复杂系统的5个属性

来源:互联网 发布:历年网络购物用户规模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6 22:49

层次结构:


复杂系统往往是由层次结构的形式存在,如果人有表层-肌肉-内脏一样。由一些相关的子系统构成,这些子系统往往

又有它们自己的子系统,如此下去,直到最底层的基本组件。


相对本原:


复杂系统基础组件的本质,选择哪些作为系统的基础组件比较随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观察者的判断。对于一个观察

者是基础组件,可能对于另外的观察者而言就是一个很高的抽象层次。例如:对于一只狗,圈养者可能关注于狗的吃

穿,样貌。而对于动物学家,他们可能关注的就是狗的内部构成。它的血液,骨骼……


分离关注:


组件内的联系通常比组件间的联系更强,实际上将组件中高频率的动作(涉及组件的内部结构)和第频率的动作(涉

及组件间的相互作用)分离开来。组件内部作用和组件间作用的差异让我们在系统的不同部分之间实现“分离关注”,

让我们可以以相对隔离的方式来研究每一个部分。


共同模式:


许多复杂系统都是以一种经济的表达方式来实现的,层次结构通常只是由少数不同类型的子系统按照不同的组合和安

排方式构成的。或许看了这段话不明白什么意思,实际上,它是说我们系统开发都是不断累积的,不同的系统中间一

定有共同的东西,当前系统就有可能有前面系统的模式。换言之,复杂系统具有共同的模式。这些模式可能涉及小组

件的复用,如:人和宠物都有血管存在。


稳定的中间形式:


一般来说,复杂的系统是不断随着时间而演变,如果存在稳定的中间形式,那么从简单系统到复杂系统的演变将更

快。复杂的系统毫无例外都是从能工作的简单系统演变而来的,从头设计的复杂系统根本不能工作,也不能通过打补

丁的方式使其工作。必须从头开始,从能工作的简单系统开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存在稳定的中间形式,将会大大

提升演变效率。(今天的复杂来源于昨日的简单的累积)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