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析构函数 和 纯虚析构函数

来源:互联网 发布:tensorflow mnist 例子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20:58

开始学C++了,所以又重拾以前学习过的相关概念…

析构函数是当一个对象的生命周期结束时,会自动执行析构函数。

析构函数的定义:

#ifndef __A_H__#define  __A_H__class A{public:    A(void);    A(int a, int b);    ~A(void);  //析构函数private:    int a;    int b;    int c;};#endif

虚析构函数与纯虚析构函数的定义(假定类名为A):

#ifndef __A_H__#define  __A_H__class A{public:    A(void);    A(int a, int b);    virtual ~A(void);  //虚析构函数private:    int a;    int b;    int c;};#endif

#ifndef __A_H__#define  __A_H__class A{public:    A(void);    A(int a, int b);    virtual ~A(void) = 0;  //纯虚析构函数};#endif

其中定义了纯虚函数后,类A就成为了“抽象类”,它是不能有实例对象的。否则会报错:

“A”: 不能实例化抽象类

由于下列成员:

“A::~A(void)”: 是抽象的

一个类维护一个虚函数相关的表--vtable(__vfptr指向它),函数声明前面包含关键字“virtual”的函数,就会创建一个指向该函数的指针(函数指针)被存入vtable中。

虚函数表的作用是用来实现多态,但同时也带来了执行效率和额外内存空间的增加。

 

再来看虚析构函数,它所存在的意义:基类的指针指向派生类对象,用基类的指针删除派生类对象。

#include <iostream>using namespace std;class A{public:    A()    {        cout <<"A..."<<endl;    }    ~A()    {        cout <<"~A..."<<endl;        }};class B :public A{public :    B()    {        cout <<"B..."<<endl;    }    ~B()    {        cout <<"~B..."<<endl;            }    };int main(){    A *a = new B();    delete a;    return 0 ;}

输出:

A…

B…

~A…

派生类的析构函数未被调用,为什么呢?

派生类继承自基类,那么基类就只会存在于派生类中,直到派生类调用析构函数后。

假定:基类的析构函数调用比派生类要早,会造成的一种情况就是类成员不存在了,而类本身却还在,但是类存在的情况下,类成员应该还存在。所以这就矛盾了,所以派生类的析构函数会先被调用,基类的析构函数再被调用。

修改一下代码:

#include <iostream>using namespace std;class A{public:    A()    {        cout <<"A..."<<endl;    }    virtual ~A()    {        cout <<"~A..."<<endl;        }};class B :public A{public :    B()    {        cout <<"B..."<<endl;    }    ~B()    {        cout <<"~B..."<<endl;            }    };int main(){    A *a = new B();    delete a;    return 0 ;}

输出:

A…

B…

~B…

~A…

仅仅只是在基类的析构函数前面加了一个“virtual”,使它成为“虚析构函数”了,这就是“虚析构函数”存在的意义 :)

 

析构函数的作用并不是删除对象,而是撤销对象占用内存之前完成的一些清理工作…

//=========================================

总结:如果某个类不包含虚函数,那一般是表示它将不作为一个基类来使用。当一个类不准备作为基类使用时,就不要定义虚析构函数了,因为它会增加一个虚函数表,使得对象的体积翻倍,还有可能降低其可移值性。

所以基本的一条是:无故的声明虚析构函数和永远不去声明一样是错误的。

当且仅当类里包含至少一个虚函数的时候,才去声明虚析构函数。

抽象类是准备被用做基类的,基类必须要有一个虚析构函数,纯虚函数会产生抽象类,所以在想要成为抽象类的类里声明一个纯虚析构函数。

 

定义一个函数为虚函数,不代表该函数未被实现,只是为了来实现多态。

定义一个函数为纯虚函数,才表示函数未被实现 ,定义它是为了实现一个接口,起一个规范作用。继承抽象类的派生类要实现这个函数…

 

看下面的代码,如何输出:

//A.h#ifndef __A_H__#define  __A_H__class A{public:    A(void);    A(int a, int b);    virtual ~A(void);   virtual void numAdd() = 0;   virtual void f();   void ff();private:    int a;    int b;    int c;};#endif

//A.cpp#include "A.h"#include <iostream>using namespace std;A::A(void){}A::A(int a, int b){    this->a = a;    this->b = b;    cout<<"a:"<<a<<" b:"<<b<<endl;}A::~A(void){    cout<<"~A"<<endl;}void A::f(){    cout<<"A::f()"<<endl;}void A::ff(){    cout<<"A::ff()"<<endl;}

//B.h#ifndef __B_H__#define  __B_H__#include "a.h"class B :public A{public:    B(void);    ~B(void);    virtual void numAdd();    void f();    virtual void ff();};#endif

//B.cpp#include "B.h"#include <iostream>using namespace std;B::B(void){}B::~B(void){    cout<<"~B"<<endl;}void B::numAdd(){}void B::f(){    cout<<"B::f()"<<endl;}void B::ff(){    cout<<"B:ff()"<<endl;}

main函数的定义:

//main()B b;A * a = &b;a->f();a->ff();return 0;

输出什么?

B::f()

A::ff()

//定义指向基类对象的指针a,当调用f()方法时,因为f为虚函数,所以调用了派生类的f(),输出B::f();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