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文明的继承和交溶

来源:互联网 发布:qq炫舞mac版下载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5/01 10:57

印度文明的继承和交溶  

多年以来,我心中反复思考这样一个重大问题:有人(如余秋雨先生)不厌其烦地再三说,“印度文明湮灭了!”并且形容“印度是褐色的,又脏又乱……”。果真如此吗?

印度美女

争论的缘起

我讨论“四大文明古国”的几篇文章发表后,许多媒体、报刊纷纷转载或评论,社会上和学术界的反响都比较强烈,引起争鸣,方兴未艾 …… 这是大好事。这说明学术界之“雅”跟民间之“俗”进行了讨论型的接轨和沟通。

近日,评论家雷达在新书发布会上痛批余秋雨。《人民日报》记者说:自己在去印度之前特地看了余秋雨在《千年一叹》中写的文章,但自己到了印度后才发现根本就不是余在书中所描述的那样。余秋雨笔下所说的印度脏乱以及司机的胡乱开车都是“胡说”!

前几年中新社曾报道:余秋雨说“几个与中华文明一起繁荣,甚至更早成熟的古老文明如印度文明早就湮没了!”……

那么印度文明到底怎么样?是否如余秋雨笔下所说的又脏、又乱、黑糊糊的呢?是否湮没了呢?

今天此文专门讨论:印度文明湮灭了吗?还是一直传承了下来?

这也是一个必须辨证和普及的历史知识。

 

(一)5千年印度历史鸟瞰

我从3大要素:印度人种与宗教的承继性、语言文字的承继性、传统文化艺术的承继性,来初步(简略地)阐述印度文明的承继性;可说上下5千多年,一直延续至今。

考古证实:公元前3300年以来,印度河流域进入文明时代(晚于埃及、早于希腊和中国);公元前1700年代则为后哈拉巴时期和前吠陀时期,先后出现了南亚洲最早的文明,统称印度文明。   

现代史学界公认:文明的要素为(1)成熟的文字体系和文献记载,(2)冶金业及相应的技术,(3)城市建筑和相应的设施,(4)行政管理体系,等等。一般说来,文字和文献的出现,是文明的首要因素。

印度文明是远东最古的文明,从年代、发展、成就、影响等方面看来,印度文明是迄今未湮灭而且仍有生命力的世界文明之源泉。事实表明:印度文明在年代上确实要早于华夏文明、在对世界的影响和成就贡献上,确实可以跟华夏文明相比美。

历史上,法显和玄奘等对于印度文明的引进介绍,促进了中印文化交流……

我们应该从中国——印度文明史的比较研究中,吸取经验教训。前人的历史乃是后人的镜子——借鉴,文明史的研究应该成为我们如今发展中华文明的借鉴。

 

迄今的印度文明史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印度河流域文明(公元前3300 —前1700年)

(2)后哈拉巴时期(公元前1700 — 前1300年)

(3)史诗与吠陀时期(公元前1500 —前500年)

其中重叠了列国时期(公元前700 —前300年)

(4)摩揭陀王国时期(公元前684 —前26年)

         其中,南陀王朝  公元前424–321年

               孔雀王朝  公元前321–184 年

(5)中王国时期(公元前32 —公元1279年)

               貴霜王朝- 公元60–240年

               笈多王朝- 公元240–550年

               戒日王- 公元612–647年

(6)苏丹时期(公元979 — 1596年)

               德里苏丹- 公元1206–1526年

               德干苏丹- 公元1490–1596年

(7)莫卧儿帝国时期(公元1526–1707年)

(8)英属时期(公元1757–1947年)

(9)印度共和国(1947年以后 —)

 

 

印度历史上只有三个帝国(孔雀帝国、貴霜帝国、莫卧儿帝国)的统治覆盖了次大陆半数以上的土地,其它王朝都只能称为地方性政权。即使这三大帝国,也从未完全统一过南亚次大陆,仍有诸多小王国未归入帝国版图。

号称统一了全印度的孔雀王朝,实际上也只不过是以宗主权加在原来的统治机构之上而已。阿育王从来没有自称过"印度之王",而只称自己为"摩揭陀王",并把其广大的领土称作"征服之地"。

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和长期分裂的历史,使印度很难形成大一统的民族国家。直到英国人确立殖民地前夕,次大陆上只有许 多小王国分立。因此,统一的"民族"、"国家"之类的概念,在印度出现比在欧洲出现晚得多。"印度"(India印度)一词来自古语"Sindhu"(中 国古代译作"身毒"),意即河流,尤指印度河,没有"国家"的意思。波斯人、希腊人以及罗马人称印度河流域的土地为"Hind"或"India印度",但 印度人直到穆斯林侵入前一直没使用这个词。穆斯林称他们征服的次大陆为"印度斯坦"。古代印度人使用“婆罗多的土地”来称呼他们居住的地方 (“Bharat”是印度神话中的一位雅利安王,因此这个词的含义更多的是文化上的而不是政治上的)。今日印度宪法使用两个词来定义其国家,一个是 "India印度",一个是"Bharat",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印度历史上的一些王国或地区的名字,通常是用当地居住民族的名称的复数形式命名, 而不是以自然景观命名。(如古代的阿利迦、羯陵伽、潘查拉等,都是民族的名字。这种情况今日依然。今日印度的许多地名,如古吉拉特、泰米尔纳德、喀拉拉、 孟加拉、那迦兰等,实际上都代表着一个占多数的民族群体、一种方言、一种宗教信仰)。而超越宗教、超越地域和种族的“国家、民族”意识,向来为印度人所缺 乏。

]

 

历史学家有这样的结论:印度的国家虽然分裂甚至灭亡而印度教不会亡,印度教不亡印度民族和印度文明就不会亡!

印度的政治-社会状况与中国相反。中国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一般是长期的帝国统一,间隔短暂的分裂。而印度则是短暂的统一和长期的分裂。

邻近黄河-长江文明的印度河-恒河文明,与它西边的诸文明,有明显的割不断的联系。而与中国先秦时代的联系,目前尚未见证据。古印度称中国为Cina(即“秦”的译音),后演变为西方人所称的China。这不会早于公元前4—3世纪。

印度文明是尊崇信仰的;华夏文明不同,是最缺乏宗教信仰的。

跟华夏文明不同,印度文明尽管独具特色,但又与西方文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20世纪内史无前例地统一了印度全境的伟人甘地,与其说是一个政治家毋宁说是一个“圣者”。古印度本身没有对外使用武力侵略,它的文明却在亚洲广大地区产生广泛深远的影响。宗教上的巨大凝聚力和影响力是印度屡被征服却未被同化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值得印度人引以自豪的。

 

神要看在眼里,放在心里,在家里也要供奉,这位就是印度教的主神——湿婆神。_印度,神无处不在_乐途旅游网

印度教的主神——湿婆

 

(二)印度文明的承继性

印度历史犹如长河,它的大部分时段里,水流湍急而混乱,只在少数几个时段水面平静而宽阔。印度历史上长期处于分裂状态,这是印度的重要特点。粗略地说,印度历史统一与分裂的时间之比大体是三比七。

印度远古的文明,是1922年才被考古学家发现的。由于它的遗址主要集中在印度河流域,故称为"印度河文明";又因这类遗址首先是在哈拉巴(harappa)地区发掘出来的,故又称为"哈拉巴文化";年代约为公元前3300年至前1750年。

印度河文明处于古印度青铜时代,它代表某种城市文明。从已发掘的遗址来看,城市规划和建筑具有很高的水平。如摩亨佐 ·达罗(mohenjo-daro)城,面积达260公顷, 人口在4万以上,全城划分为12个街区,有整齐宽阔的街道和良好的排水系统,有的住宅精美宽敞。他们与苏美尔城市做贸易,也和中亚部落做贸易。还发现2千 多个带有文字的印章,但是其上的文字至今尚未解读成功。这一文明延续了几百年之后逐渐衰落,于公元前18—前14世纪突然消失,原因不明。

 


印度史诗《摩诃波罗多

 

这时,从北方入侵的游牧民族雅利安人,在印度创立了更为持久的文明。雅利安人于公元前2000年左右出现于印度西北 部,逐渐向南、向东扩张。到公元前6世纪初,在印度境内形成了16个国家。经过长期的兼并战争,到公元前4世纪,在东北部的恒河流域建立起以摩揭陀为中心 的王国。

印度河流域在公元前518年被波斯帝国大流士一世占领,成为它的一个行省,并且是波斯帝国人口最多、最富裕的行省。波斯人统治印度西北部近两个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后期,一度被希腊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征服。

旃陀罗笈多领导了反马其顿起义,驱逐了希腊侵略者后统一了北印度,不久又推翻了南陀王朝,建立起古印度最强盛的孔雀 帝国;到第三代阿育王统治时期(公元前269—232年),进入繁盛时代。经过多年征战,帝国版图扩展到除印度半岛最南端以外的整个南亚次大陆。这庞大的 帝国依靠军事征服建立起来,阿育王死后不久便陷入分裂。公元前187年,孔雀王朝末代国王被推翻。此后,外族(大夏的希腊人、塞种人、安息人、大月氏人) 不断地纷纷侵入。

公元1世纪,大月氏人的贵霜王奠定了帝国的基础。到第三代王迦腻色迦(78—102年)时,贵霜帝国进入盛期,都城在富楼沙(今巴基斯坦的白沙瓦),地跨中、南亚,与罗马帝国、安息帝国、东汉帝国并列为当时世界的四大帝国。

此后笈多王朝兴起(公元240–550年)但统治领域缩小。 7世纪的印度分裂而混乱,除了卡瑙季(曲女城)的统治者戒日王在北印度建立过短暂的霸权之外,没有一个王公拥有广大的权力。

笈多王朝時期的释尊初转法轮雕像

 

7世纪中叶拉其普特人在北印度兴起。直到12世纪末,几乎所有的北印度政权都是拉其普特人建立的;他们常被认为是印度教的保卫者。9—11世纪在南印度出现了几个强大的王国,如朱罗和潘地亚;朱罗国力相当强大,以至侵入印度尼西亚诸岛屿。

8世纪初阿拉伯人征服了印度西北部的信德,揭开了穆斯林入侵印度的序幕。11世纪,中亚的突厥人实行了伊斯兰对印度 的征服。乌德-丁•艾伯克于1206年以苏丹头衔统治北印度穆斯林地区,定都德里。此后直到莫卧儿帝国建立,北印度的历史即为德里苏丹国的历史。许多苏丹 执行宽松的宗教政策,除了征收人头税之外,并不对非穆斯林居民进行迫害。

16世纪之后,在莫卧儿王朝统治中期,印度国力臻于鼎盛。

19世纪中叶,英国完成对印度的征服,近百年间印度各地各族陆续沦为殖民地。1947年8月15日,印度获得独立。古老文明获得新生。

 

(三)印度人种和宗教的承继性

印度文明首先是宗教信仰凝聚的文明,是多族、多宗的混合文明。本土的达罗毗荼人基于“生殖崇拜”的农耕文化,跟从北 方移民而来的雅利安人基于“自然崇拜”的游牧文化,长期交溶汇合,形成了印度文明的主流。后来,印度的主流宗教──印度教、佛教、耆那教文化,又同外来的 伊斯兰教等异质文化相互影响,使印度文明呈现多元同一的特征。尽管印度历史上外族入侵频繁,小国林立,长期分裂,但印度文明仍具有印度本土传统精神上的连 续性和同一性。

 

印度文明的多样性,跟古代雅利安入侵有关,也跟地理环境有关。古印度从未形成统一的中央集权制,而是大小王国林立。印度人种是大杂烩,具有多族性。但大致可分为本土的达罗毗荼后裔,和从北方迁移而来的雅利安人后裔,以及各种血缘混合的后裔。

种姓制度,在吠陀早期就已形成,它影响印度社会几千年。种姓制度即瓦尔纳(Varna),梵文“Varna”即肤 色。入侵的雅利安人有强烈的种族优越感,而鄙视当地的黑皮肤土著,称为达塞人即奴隶。由此形成世袭的“四大种姓”制度:最高贵的是“婆罗门”即僧侣,从事 文化教育和祭祀活动;其次是“刹帝利”即武士,从事行政管理和打仗;第三是“吠舍”即平民、地主和商人;第四是“首陀罗”即达塞人,从事耕种和各种手工业 劳动,地位低下。各种姓之间互不通婚。随时代推移,首陀罗之下又分出“贱民”,即不可接触者,从事卑贱职业如刽子手、掘墓人、清道夫等。后来,这一种族上 的划分与现实发生距离。印度共和国成立后,采取一系列新措施进行改革。

 


美艳的印度女子 

 

古印度的宗教信仰,复杂而又同一。古代与种姓制度关系密切的婆罗门教,定型于公元前7世纪,源于雅利安人的吠陀教。圣典是《吠陀经本集》,基本教义集中反映在《奥义书》中。

公元前6世纪,古代印度婆罗门教还派生出了佛教,又先后传入东南亚、中国、朝鲜、日本。

公元3至6世纪的笈多王朝,是古印度文明的黄金时代,科学、文学、艺术等许多领域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婆罗门教在这一时期经过改革,演化为印度教,又称为新婆罗门教。印度教的重要特征是派别林立而又具有同一的基础。

阿育王石柱四面祥狮雕像(原件)

 

如今,印度斯坦人是印度人口最多的民族,主要分布在北方邦、中央邦、拉贾斯坦邦、哈里亚纳邦以及比哈尔邦西部,属于混血人种。印度绝大多数人信印度教,少数人有其他信仰(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和耆那教等),血缘多属欧罗巴人种。

印度经典《吠陀》和《往事书》有许多地方版本,为印度多数人所了解。古老的信仰能给次大陆各地人民以慰藉。无论在喜 马拉雅山的雪山之巅,还是在克里希纳河与科佛里河三角洲,遍布着供奉湿婆和毗湿奴的庙宇。就是那些在信仰上不崇拜这些神祗的宗教团体也不能不置身于印度教 环境中。

两大史诗——《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翻译成许多地方语言广为流传,由这两部史诗改编的故事、戏剧普及民间, 起着统一印度文明的重大作用。"在操泰米尔语和卡纳拉语的地方的宫廷里,古代史诗《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就像在西旁遮普或恒河流域的知识界中一样被 虔诚地研读。"印度教文化不仅影响了所有的印度教徙,甚至也影响了外来的基督教徙和伊斯兰教徙。

 

 

宗教信仰的同一作用还表现在民族认同上。在印度,宗教信仰不仅是生活方式,也是一种民族认同。印度人曾经容忍许多外 来统治者君临其上,很大的原因是他们不大在意什么人来统治他们——无论是本地人或异邦人。对他们而言,要紧的是信仰而非政治;是灵魂而非躯体;是无数的来 生而非暂驻的今生。外来民族可以占领国土、掠夺财富、焚烧庙宇、屠戳人民,却无法改变印度人的信仰。

总之,印度人作为同一文明(主要是宗教文明)的种族,她的血脉相承,绵延不息地存在了4500年以上。

因此,如果说“印度湮灭了”,不符合人类学和宗教学的史实,没有根据。

(四)语言文字的承继性

远古印度所使用的最早的文字,依照近代从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巴(Harappa)及莫汗佐达罗(Mohenjo - daro)等地出土的材料看来,当为某种尚未辩识的象形文字。但起源究属何系统,尚无定论。

而古印度的梵文字跟腓尼基文字(现代欧洲文字的远祖)同属闪族文字系统,已为近代历史和语言学界公认。根据考古发现 和文献资料证实:公元前2千纪,大批使用古梵语的“印度雅利安”(Indo-Aryans)人群,从中亚草原地带迁移居印度河流域等地;“雅利安”出自梵 文“arya”,意即贵族。从种族来说,这些人属印欧语系,但是受印度河文明的影响,最终本土化了。

 

 

古印度的标准语文是梵语、梵文(sanskrit,源自samskrta)。原是西北印度上层人士通用的语文,又称为雅语。它相对于民间通常使用的俗语(Prakrit)而言。

广义的梵语包括 3种:吠陀梵语、史诗梵语和古典梵语,而狭义的梵语只指古典梵语。

世界所有的古代语文中,梵语文献的数量和内容异常丰富,也许可以跟汉语文相比,而超过希腊语文和拉丁语文。广义的梵 语文献包括:印度古代婆罗门教的圣典——四吠陀:《梨俱吠陀》、《娑摩吠陀》、《夜柔吠陀》和《阿达婆吠陀》, 以及大量的梵书、经书、奥义书等;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以及大量古事记。此外,它还包括大量的语法书、寓言故事集,以及医学、自然科 学、文艺理论等著作;用古典梵语(也就是狭义的梵语)写成的印度古典文学作品,更是文采斐然,影响深远。其中佛教的“大乘”经典部分便是用梵语讲授,用梵 文记录。原始佛教的经典,原来用俗语写成,后来才逐渐梵文化,形成一种特殊的佛教梵文或混合梵文。

 

 

因此,在世界文明史上,梵文在印度文明中的地位,如同希腊文、拉丁文在希腊罗马欧洲文明中的地位,以及汉语文在华夏文明史中的地位。

公元14世纪以后,近代印度的各种方言逐步发展起来,加上伊斯兰教传入印度,梵语乃逐渐以古典语的地位,作为“雅语”而存在。而作为“俗语”的民间口语又称婆罗克利特语,是各地方言的总称。它们跟梵语不同,各自具有鲜明的地方特征。

古印度还有一种巴利语(Pali),它是从公元前6世纪由吠陀语发展而来,也属印欧语系印度雅利安语支。它是一种书面语言,见于佛教经典,后来随着佛教的传播而流传到缅甸、泰国、斯里兰卡等国。

公元6到12世纪,北印度流行一种方言阿婆布朗语(Apabhrans),是日常交际和文学语言,到公元10世纪时普及为整个北印度日用语言,印地语由它发展而来。

苏丹时代产生了乌尔都语,基本上是印地语跟波斯语的混合体。

大部分印度斯坦人操印地语,少数人说乌尔都语(用阿拉伯字母书写),但相互可以听懂,均属于印欧语系印度语族。

如今印地语是全国的唯一官方语言,但不同的邦和地区还有其他16种不同的半官方语言(也可认为是方言),包括:印度-雅利安语支10 种方言:马拉地语、乌尔都语、古吉拉特语、奥里亚语、旁遮普语、阿萨姆语、克什米尔语、信德语、尼泊尔语、梵文;达罗毗荼语系5 种方言:马拉雅拉姆语、泰米尔语、泰卢固语、卡纳达语、孔卡尼语;汉藏语系一种语言:曼尼普尔语。

如此多种多样的方言,带有共同点或亲缘关系,并没有影响印度文明的同一性。

因此,如果说“印度文明湮灭了”,不符合历史语言学和比较文字学的史实,没有根据。


 

印度是个舞蹈的国度。早在4000年前的吠陀时期,经典之作《梨俱吠陀》中就有关于舞蹈的记载,印度史诗《罗 摩衍那》中有关舞蹈的描写就更多了。2000多年前婆罗多牟尼用梵文写就的《舞论》是世界上最早关于舞蹈的论著,“湿婆之舞”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古典舞蹈 之一。印度舞蹈进化到现在,已多达180种形式。由于更接近现代生活的审美情趣,卡塔克舞越来越被印度国内外舞蹈爱好者所接受和传播。 

印度的民间舞几乎都是土生土长,舞蹈同他们与生俱来,因此无须刻意模仿和学 习。不仅人人都会跳舞,而且跳起舞来十分自信,没有扭捏作态和矫揉造作。许多印度人日常生活中就穿民族服装,用不着太多的打扮和化装,跳起舞来显得朴实自 然。也许正是这些特点,才使我们对印度舞蹈感到由衷地赞赏和钦敬

(五)传统文化艺术的承继性

印度古代文明最显著的特色是跟宗教性相关的传统艺术性。几千年来,宗教构成印度人的精神 生活中心。印度教、佛教和伊斯兰教在印度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构成印度文明的三大板块:印度教在建筑和雕塑方面,佛教在建筑、雕塑和绘画方面,伊斯兰教在建 筑和绘画方面,都分别创造了众多传世的艺术珍品。

 

 

印度文明在文学、艺术、哲学和自然科学等方面对人类作出了独创性的贡献。文学方面,创造了不朽的史诗《摩诃婆国多》 和《罗摩衍那》以及《吠陀》经典;哲学方面,产生了《奥义书》,和"因明学"(相当于如今的逻辑学);艺术方面,印度的歌舞、戏剧、雕塑、绘画,精品举不 胜举、在全世界首屈一指;数学方面,最杰出的贡献是发明了世界通行的计数法,创造了包括“0”在内的10个数字符号(所谓阿拉伯数字实际上起源于印度,只 是通过阿拉伯人传播到西方而已)促进了近世代数和计算数学的发展。 

中古初期,印度文化中心在北方摩揭陀国的那烂陀寺院与南方的建支学院。据唐玄奘记载,那烂陀寺院有学生上万名;6世纪印度数学家定圆周率为3.1416,在6—7世纪出了医学家婆拜多和萨婆伽罗。哲学家有商羯罗(788—820年)和罗摩奴伽(1175—1250年)

10世纪末叶,在梵文著述以外,开始出现孟加拉、马拉特、古扎拉特、泰卢古、泰米尔的方言作品。

德里苏丹时期,印度的穆斯林文化有了很大发展。伊斯兰式的宏伟建筑(如米那尔尖塔)在印度耸立起来,这一时期形成的 建筑上的“德里风格”。11—15世纪印度文学的特点是方言文学兴起,产生了阿密尔•胡斯鲁(1253—1325年)这样的伟大诗人,首先用乌尔都文写 作。蔡培尼亚(1485—1533年)用孟加拉文写圣歌;15世纪诞生了奥里萨语文学。

16世纪莫卧儿帝国以后,印度文化进入了新阶段,就是印度传统与中亚、波斯艺术相结合,举世闻名的泰姬玛哈尔陵墓,可作代表。

 

 

诗人图尔西达斯用印地语改写了长诗《罗摩衍那》,17世纪盲诗人苏尔达斯用印地语写成诗集《苏尔诗海》;阿克巴宫廷 歌唱家覃深创作的优美歌曲,一直流传至今……即使在沦为英国殖民地的百年间,印度仍然产生了许多优秀的诗歌、戏剧和文艺创作,本土文化不仅没有中断,而且 更加发扬光大,如伟大诗人泰戈尔的作品,使他成为东方第一位荣获诺贝尔奖的文学大师。

 

因此,如果说“印度文明湮灭了”,不符合文化艺术发展的史实,没有根据。 

有人会说:印度还是被土耳其人的帝国灭亡了呀!那么印度文明也就湮灭了!

可以反问:中国曾被蒙古游牧民族灭亡了,后来又被满清灭亡了,难道华夏文明也就湮灭了吗?!没有。有人会反驳:在元朝、清朝,中国种族没有消灭、汉字和中国文艺没有消灭,所以华夏文明没有湮灭!

那么也可以反驳:在莫卧儿帝国和英国殖民地,印度的宗教信仰和种族并没有消灭、印度语言文字和印度文艺并没有消灭,所以印度文明也根本没有湮灭!

如果有谁不顾事实、无根据地胡说“印度文明湮没了”,说得严重些,乃是对于印度人民极不尊重的歪曲和侮辱。敬请三思、反省!

 

印度美女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