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并发容器(一) CocurrentHashMap的应用及实现

来源:互联网 发布:网络协议的四层模型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30 17:55

CocurrentHashMap的优势

首先常用三种HashMap包括HashMap,HashTable和CocurrentHashMap:

  • HashMap在并发编程过程中使用可能导致死循环,因为插入过程不是原子操作,每个HashEntry是一个链表节点,很可能在插入的过程中,已经设置了后节点,实际还未插入,最终反而插入在后节点之后,造成链中出现环,破坏了链表的性质,失去了尾节点,出现死循环。
  • HashTable因为内部是采用synchronized来保证线程安全的,但在线程竞争激烈的情况下HashTable的效率下降得很快因为synchronized关键字会造成代码块或方法成为为临界区(对同一个对象加互斥锁),当一个线程访问临界区的代码时,其他线程也访问同一临界区时,会进入阻塞或轮询状态。究其原因,实际上是有获取锁意向的线程的数目增加,但是锁还是只有单个,导致大量的线程处于轮询或阻塞,导致同一时间段有效执行的线程的增量远不及线程总体增量。
    • 在查询时,尤其能够体现出CocurrentHashMap在效率上的优势,HashTable使用Sychronized关键字,会导致同时只能有一个查询在执行,而Cocurrent则不采取加锁的方法,而是采用volatile关键字,虽然也会牺牲效率,但是由于Sychronized,于该文末尾继续讨论。
  • CocurrentHashMap利用锁分段技术增加了锁的数目,从而使争夺同一把锁的线程的数目得到控制。
    • 锁分段技术就是对数据集进行分段,每段竞争一把锁,不同数据段的数据不存在锁竞争,从而有效提高 高并发访问效率
    • CocurrentHashMap在get方法是无需加锁的,因为用到的共享变量都采用volatile关键字修饰,巴证共享变量在线程之间的可见性(每次读取都先同步缓存和内存,直接从内存中获取值,虽然不是原子操作,但根据JAVA内存模型的happen before原则,对volatile字段的写入操作先于读操作,能够保证不会脏读),volatile为了让变量提供线程之间的内存可见性,会禁止程序执行结果的重排序(导致缓存优化的效果降低)

CocurrentHashMap的结构

  • CocurrentHashMap是由Segment数组HashEntry数组组成。
  • Segment是重入锁(ReentrantLock),作为一个数据段竞争锁,每个HashEntry一个链表结构的元素,利用Hash算法得到索引确定归属的数据段,也就是对应到在修改时需要竞争获取的锁。

segments数组的初始化

  • 首先简单描述一下源代码中变量的含义:
变量名称 描述 cocurrencyLevel 能够满足的并发访问数量,即最多同时可以有多少线程同时访问一个CocurrencyHashMap对象(个人的理解) ssize segments数组的长度(因为要利用位运算和hash算法获取索引,故必须是2n),而且在确定长度时能够保证复杂度在O(logn2) segmentShift 散列后的32中的高位表示segments的索引,代表作无符号右移的偏移量 segmentMask 对应与segment的ssize-1,有效的二进制位都为1,可以通过与散列后的数值与运算得到segment的索引 threshold 一个segment的容量 initialCapacity CocurrentHashMap的初始化容量 cap 一个segment中HashEntry数组的长度 loadFactor 负载因子,我理解的是负载因子越大会导致出现冲突的概率增大,设置的过小又会浪费空间,所以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考虑空间和时间上的平衡
  • 首先计算出segment数组的长度ssize,并且计算出与ssize关联的segmentShift和segmentMask
if ( cocurrencyLevel > MAX_SEGMENTS )    cocurrencyLevel = MAX_SEGMENTS;//如果cocurrencyLevel大于上限,那么取值为上限,//上限定义为65535,决定了重入锁的segments的数目int sshift = 0;int ssize = 1;//找到大于等于concurrencyLevel的最小的2^n作为segments的大小while ( ssize < concurrencyLevel ){    ++sshift;//记录偏移量,为了以后通过与运算获取segment的索引    ssize <<=1;}segmentShift = 32 - sshift;//说明只有高sshift位作为segment的索引segmentMask = ssize - 1;//能直接通过与运算获取segment的索引this.segments = Segment.newArray(ssize);//静态工厂方法构造ssize大小的segment数组
  • 初始化每个segment,因为已经知道segment数组的规模,将ConcurrentHashMap的逻辑上持有的HashEntry均分到每个Segment上,因为是散列,所以要loadFactor来定义负载率,来保证segment适时的拓充,来避免散列表和数据规模相近时,冲突加重的风险。
if ( initialCapacity > MAXIMUM_CAPACITY )    initialCapacity = MAXIMUM_CAPACITY;int c = initCapacity / ssize;//整个cocurrentHashMap的容量由所有的segment均摊if ( c * ssize < initCapacity )    ++c;int cap = 1;//segment中的hashEntry数组的长度while ( cap < c )    cap <<= 1;//设置loadFactor,保证散列的高效性的同时也保证空间浪费相对有限for ( int i = 0 ; i < this.segments.length ; i++ )    this.segments[i] =  new Segments<K,V>(cap , loadFactor);//最终计算出segment的容量threshold=(int)cap*loadFactor;
  • 定位segment,定位segment尤其重要,如果太多元素集中在少数几个segment中会导致CocurrentHashMap的效率得不到优化,因为同一个segment中的修改还是要竞争锁,所以选择合适的hash算法尽可能地将元素分到不同的segment中是目标。
    • CocurrentHashMap采用的是对元素的HashCode进行再Hash来减少冲突
    • CocurrentHashMap采用的是根据Wang/JenkinsHash改进的hash算法,该算法具有雪崩性(参数一位数字变化,结果都有半数左右(二进制位)发生变化)
final Segment<K,V> segmentFor ( int hash ){    //首先根据segmentShift无符号右移,得到表示segment所以的高位,    //然后与掩码逻辑与得到segment的索引,定位到segment    return segments[(hash>>>segmentShift)&segmentMask];}

CocurrentHashMap的操作

  • Segment的get操作是不需要加锁的。因为volatile修饰的变量保证了线程之间的可见性
  • Segment的put操作是需要加锁的,在插入时会先判断Segment里的HashEntry数组是否会超过容量(threshold),如果超过需要对数组扩容,翻一倍。然后在新的数组中重新hash,为了高效,CocurrentHashMap只会对需要扩容的单个Segment进行扩容
  • CocurrentHashMap获取size的时候要统计Segments中的HashEntry的和,如果不对他们都加锁的话,无法避免数据的修改造成的错误,但是如果都加锁的话,效率又很低。所以CoccurentHashMap在实现的时候,巧妙地利用了在累加过程中发生变化的几率很小的客观条件,在获取count时,不加锁的计算两次,如果两次不相同,在采用加锁的计算方法。采用了一个高效率的剪枝防止很大概率地减少了不必要额加锁。

一点理解

synchronized(其实感觉是可以被重入锁和Condition完全取代的)和volatile的取舍:

  • 首先的区别就在于是否是原子操作,也就是单一的不可分割的操作,在多线程中,原子操作能够保证不受到其他线程的影响
  • synchonized就实现了原子性操作,不同的线程互斥地进入临界代码区,而且是内存可见的,也就是每个线程进入临界区时,都是从内存中获取的值,不会因为缓存而出现脏读。
  • volatile实现了内存可见性,会将修改的值直接写入内容,并且注销掉之前对于该变量的缓存,而且禁止了指令的排序。但是它不是原子操作!!

参考书目

  • Java多线程编程实战指南
  • Java并发编程的艺术
  • Java多线程编程核心技术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