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育遐思——大学是个“厂”

来源:互联网 发布:vscode 修改字体颜色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29 04:55

大学教育遐思

大学教育实际上与制造业生产制造非常相似。

Step By Step

大学培养教育出各个专业的毕业生,实际上是工厂生产各种各样的原件。比如文科生是原件A,理科生是原件B
对大学来说,它其实是把学生一视同仁为主,稍微附带一点点的个性化教育。即便有些大学提出了重视个性化教育,也是因为存在相当批量的人属于这一类别之内,而且他们有一定的发展前景。否则,那些个性化的教育学校、老师也会无暇顾及。
大学教育其实很难培养天才和怪才;同样的,它也很难培养蠢才或者后进生。它只能按照大部分人的情况,提供一个大体上大家还可以接受的教育。

一视同仁

假设大学教育把每个人看成一样的。也就是说,大家都是一模一样的原件。例如,本科生就是一个固定型号的螺丝或者固定型号的 USB 接口。那有些同学因为各种原因可以做到超级计算机上的接口,做到大富豪或者国家主席身边的零件,还有些同学做的山寨手机的配件……对大学来说,它其实起到的作用很小,它并不关心你能不能变成那个牛逼的零件,它只是一视同仁,按部就班的生产这些最基本的零件出来。
于是,一所好的大学,可以因为它里面有几款拳头产品,它的品质、品牌值得信赖。而一所差的学校,可能因为它大部分产品没什么好的出路。

类比企业转型

传统的工厂,专门生产产品部件。现代的企业,它们生产出来牛逼的产品,但其实它可能并没有自己的工厂。它的所有零部件都是其他专门生产的公司产出的,而它却打出了自己的品牌、自己的服务。
那么与现代企业相对应的未来的大学应该是什么样呢? Minerva 给出了一些启示和前景。Minerva Project 创始人Ben Nelson介绍,Minerva大学是“一所没有墙的世界大学”。学生的第一年在美国旧金山度过;之后的每一个学期将依次前往世界上的六个大都市——包括德国柏林、阿根廷布宜诺斯艾丽斯、印度孟买、中国香港、英国伦敦和美国纽约——像当地人一样居住、生活和学习。通过充分利用当地的社会资源,获得深度的全球体验……
新型大学应该是没有校园的,或者说全世界都是它的校园。像外包给各个加工工厂一样,新的大学需要给学生培养很多很多的能力。这些能力重要性有大有小,能力的层面也有高有低。需要把学生送到全世界最对口的地方培养最对口的能力。因此,至少 Minerva 从这些点看来,它还是在生产产品,只不过现在的产品,比以往的产品具有更强的竞争优势,也更适应市场需要。
当然,因为 Minerva 还在探索阶段,它可能会变成其他模式或者做的更好,现在只是以这种形式拿出来举例而已。
从这种形式看起来,大学发展下去还是一个生产产品的场所,它依然做不到因材施教,而是根据时代发展需要、市场需要,培养更对口的产品,更加多功能的原件。而且,Minerva 在全球六个地方培养,这六个地方并不能代表全世界某个方面最强。也就是说,它生产出的产品也许很棒,但它也只是生产了一个新的很棒的产品。

棱角磨不?

生产产品是大学能做的,因材施教对教师的要求太高,基本上等机器人普及了可以试试,现在做不到。
但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为了社会发展、为了自己生存,我们需要变成一定程度的产品,这本无可厚非。但对于每个人各自菱角、各自闪光点的部分,遇到好老师、好环境,他们会点亮这一点;遇不到而且自己被外界环境所羁绊,那么就只能暗自埋没。
我特别好奇摩西老母80多岁忽然画画一举成名,这件事是怎么办到的。因为她年轻时就完全不能做个优秀的艺术家,一定要等到那么一把年纪了,才能忽然就一飞冲天,成为举世瞩目的大艺术家吗?也许是因为,她的棱角一直被埋没着,一直没有时间精力、没有机会去打开。还有更多更多的人,就直接像沙子一样被埋没了,不过没人 care。

职业教育、在线自救雄起

在中国,职校、体校、艺校……一些专门的学校,通常都被贴上了坏学生、乌烟瘴气、乱、差等标签。实际上,职业教育、职业培养没什么丢人的。专门学习汽车修理,然后是汽车修理方面的行家,学一个手艺,在4S店好好修车,赚个几十万元,我觉得这也是很不错的一条路啊~~做体育运动员、健身教练、演员、导演、歌手……这些都很好啊,靠自己的能力养活自己,过体面的生活。
实际上,企业里大部分人的工作,完全不需要学个大学,只需要去职业技术学校,甚至只需要企业专门培训几个月,就可以上岗工作了。
又有人说,大学教育是要打下扎实、广泛的基础,为以后几十年人生规划做准备。放 P 放的真响。现在大学生那么那么多人,上课直接就昏昏欲睡,这荒废的时间精力、荒废的青春人生,就是所谓的基础吗?你要真的打基础、开眼界,就是多上一些导论课“采风”,然后选其中自己感兴趣的,继续深入学习。所以在线课程、直接买书、网上学习小组…有很多很多新的形式可以做这些。世界最顶尖的老师、专家,世界上两极分化最严重、上课人数最多的学习伙伴,你完全没必要在大学里跟一群大家都不想学的人去学一门大家都不感兴趣的课。在线教育很大的问题就是学习效果难以监测,人跟人之间也没有面对面的接触交流,从线上建立联系,然后再回到线下,其实是更好的一种交友方式、交流方式。当然许多东西都是双刃剑,可以好好用,但也会产生更多难以想象的巨大灾难。可是,作为个体而言,你自己好好用就行了,别人用来做坏事或者有坏心思,你好好使用这些工具提升自己了就行。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至少在国内,人们很难改变对职业教育的固有印象。而实际上,职业教育教的一技之长,是让你在社会上能靠自己双手赚钱养家糊口的本钱,这是基本生存的教育。至于基础性的,宽泛的教育,交给在线学习网站和自己的自我学习,提升自我成长的能力,这也足够。

大学何用?

如此一来,大学的地位非常尴尬。一大批不是那么厉害的老师,上着一群没人愿意听、没人愿意上的课。除了走个流程,真好像失去存在的意义了。当然,还是有一少部分真正的好老师,也在认认真真上着有趣、有料、有效果的好课。不过,这对这么多嗷嗷待哺的、充满朝气的年轻人来说,不够吃啊、饿啊。
大学除了教书育人之外,还有肩负社会责任、市场发展导向、人类未来发展和探索等很多作用。实际上,教书育人这最基本的工作,做的非常不到位。国外的话,给学生沉重的学习负担,让他们做很多作业、阅读大量文献、写很多代码,这实际上不是教育的成功,反而是教育的耻辱。而国内的大学教育,则松松垮垮,浪费了学生几年的青春。
我觉得大学教育更多的应该提供一些问题、资源、方向,让学生自己选自己感兴趣的方面,然后自己去深挖、去解决。当企业有一些问题解决不了来找大学合作,或者大学发现了一些企业不愿解决、无暇顾及的问题时,学生可以依据自己能力和兴趣,找一些简单的、复杂的问题,通过自己努力或者组队或者讨论,解决这些问题。大学是一个技能训练场。如果学生能解决这些问题,他们会有成就感,并且继续努力下去。如果学生被问题玩虐,他们会寻找其他出路,或者被淘汰、或者选择了职业教育或者找其他他们能解决的问题,自我调整、自我尝试。
有许多事情是政府部门管不到,企业不愿意去做,或者他们做不好的事。比如公益事业、比如行业规范,大学在这些事情上可以充当中间人的角色,或者改造社会的主力军。比如,城市建设中有许许多多的问题,靠政府专门一个部门去解决城市规划,解决交通问题、医患问题、解决住房问题……简直是天方夜谭。这些权力要下放,下放给普通老百姓?下放给无关的企业?还是下放给生生不息的大学年轻人?
大学,是改造人类社会,让社会像更美好方向发展的主力军。不是因为大学,而是因为大学生,20-30岁的年轻人。虽然技术一直在进步,但人类社会不算一直在进步。比如,出现一战、二战,虽然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经历的错误,但这种错误的代价如此沉重,它本不必通过这样的形式,才能让人类社会、人类文明进步。这是人类群体性的极端化的趋势。大学,本应该阻止这些发生,引导人类社会往更好方向发展。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