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的惰性

来源:互联网 发布:java中的package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5/01 19:17

大脑的惰性

举几个例子:
(1)题目:
杰克正看着安妮,而安妮正看着乔治。杰克已婚,乔治未婚。请问是否有一位已婚人士正在看着一位未婚人士?
A、是
B、不是
C、无法确定
你选择哪个?

(2)大学时体育课
上课前,我们在观众台上玩,当时我们在闲聊
说:谁敢跳下去,当时我们站在第5级台阶上,我觉得我不能跳下去,太高了.
但是当看到室友跳下去之后,我也敢跳下去了

(3)还有一个赛跑事件,记不太清了,大意是:
刚开始人们都不相信4分钟能跑xx米(具体多少真不记得了),没有人能达到.
直到有一个人达到之后,后续就有很多人达到了.

一件事情,你看第一个人做成了,你就觉得自己也可以做成。否则就不相信自己可以做到。
比如之前我试图解开羊毛大衣的扣子时,总是解不开,我就有点泄气。
后来解开一颗后,其他的很快就搞定了

点评:
(a)人类大脑所遵循的准则是:能不用,则不用,该用脑时也不用。
(b)能用现成的老观念就用现成的,不会关心老观念是否适用于当时的情景
所以人们对从小被灌输的观念全盘接受,遇到什么事情,直接拿来使用,就像鲁迅先生说的”拿来主义”
其实拿来主义,并不是有多不好
而是我们的大脑,非常懒,不会管拿来的东西好不好用,还有没有更好用的,而只是要求能用就行.

能做到”深谋远虑”很难,因为我们的大脑就不是这样设计的,它被设计得足够懒惰.
我以前有个同事,刚工作时我们住在一起,
他就是能坐着就绝不站着,能躺着就绝不坐着.

后情感合理化

当我们做错事时,我们就会为自己找各种借口,
用这些借口让自己相信自己做错事是有原因的,与自己无关.
目的就是减少内心的内疚和对自己的自责.

我们买了什么东西,比如手机或者电脑
后来发现,其实这不是自己想要的,
但是马上自我安慰:
还是很有用的,可以听歌,免得自己再买一个MP3;
或者:要是真不喜欢,还可以送给爸妈

女生身上经常体现”后情感合理化”的影子
比如:
女生和一个男人上床了(不管具体什么原因)
过后,女生会想:我肯定是喜欢他的,要不然不会跟他上床.

后情感合理化的核心目的:
让自己的决定和行为看起来很合理,让自己能够在表面上认可自己.

但是大脑也有一个优点:从特例中总结出一般性的规则或原则.
然后又通过自己总结的通用的规则原则,来解决具体的问题.

有些规则是从书里或别人口中获取的,我们按照这个规则去实践的时候,如果遇到了挫折,我们很容易就陷入一个武断的结论:这个规则是错误的.
因为我们的大脑是懒惰的,它不会去怀疑:是不是因为我没有用好这个规则,或者使用的场景不对呢?
不会,大脑懒得去这样分析,因为下个武断的结论更容易.

参考:http://www.jianshu.com/p/fdbaf8ced079

大脑总是有侥幸心理

前几天晚上加班回家,在路上看到送外卖的被小汽车撞了。
我也发现送外卖的开车都很急,因为他们赶时间,时间赶得紧那么就送得多,送得多就赚得多。
但是有一个矛盾:车开得太急,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开得不急,又赚的少

但是这些送外卖的依然会开得很急,心想:还是多赚钱来得实际,只要我注意一点就不会发生交&通事故.

之前优化一处代码,简单的测试了下service,测试通过.
然后就觉得没问题了.而且相信不会有问题,如果要把服务跑起来测试,觉得是浪费时间,不值得.
结果果然出问题了,如果我把服务跑起来,测试,就会发现bug,但是我偷懒了,或者说我的大脑偷懒了.

大脑有一种完美主义

我们总是等待最好的时机,等待最好的人
只有最好的时机,我们才会放开手脚地大干一场

只有最好的人,我们才会全心全意地付出,否则我们不会投入全部的情感
但是永远没有刚刚好,所以不要等到时机成熟,因为永远等不到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