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15

来源:互联网 发布:飞控pid算法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0 18:48

1.组播是允许一个或多个发送者(组播源)发送单一数据包到多个接受者(一次的,同时的)的网络技术。组播源把数据包发送到特定组播组,而只有属于该组播组

的地址才能接收到数据包。组播可以大大节省宽带,因为无论有多少个目标地址,在整个网络任何一条线路上只传送单一数据包。

2.实现IP组播的其中两个前提条件:1.有一套IP地址分配策略,并能将第三层IP组播地址映射为第二层MAC地址。2. 支持IP组播的应用软件。

3.对于不支持IP组播传输的中间路由器采用IP隧道技术作为过渡方案。

4.IP编址方案设计师指出,A类网络地址的第一个字节第一位必须为0,这就意味着A类地址的第一个字节的取值为0~127(闭区间)。第一个字节为网络地址,其他

三个字节为节点地址。

5.B类网络地址的第一个字节的第一位必须为1,且第二位必须为0. 10000000=128 10 111111=191. 前两个字节为网络地址,其余的两个字节为节点地址。

6.C类地址110. 110 00000 =192 110 11111 =223. 前三个字节为网络部分,只余下一个字节用于表示节点地址。network.network.network.node

7.D类(1110:224-239)用做组播地址,而E类:11110:240-255)用于科学用途。

8.将D类地址划分为1.局部链路组播地址:224.0.0.0-224.0.0.255,用于局域网,路由器不转发属于此范围的IP包。2.预留组播地址:224.0.1.0-238.255.255.255

,用于全球范围或网络地址。3.管理权限地址:239.0.0.0-239.255.255.255,组织内部使用,用于限制组播范围。

9.由于网桥能够存储数据帧,网桥能够连接10BASE-T与100BASE-TX等传输速率完全不同的数据链路,并不限制连接网段的个数。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