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数据库知识点

来源:互联网 发布:win10安装ubuntu子系统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2 09:24

数据结构篇
一、基本概念
1.数据是信息的载体,是计算机程序加工的“原料”。数据不仅包括整数、实数、字符串,还包括图像和声音。
2.数据元素是数据的基本单位,数据元素也称元素、节点、顶点、记录。一个数据元素可以由若干数据项(也可以成为字段、域、属性)组成。
3.数据项是具有独立含义的最小标识单位。
4.数据结构指的是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即数据的组织形式。
5.数据结构一般包括数据的逻辑结构、数据的存储结构和数据的运算,这三方面是一个整体,独立地去理解一个方面,而不注意它们指尖的联系是不可取的。
6.数据的存储结构可以用顺序、链接、索引和散列存储方法得到
7.数据类型是指一个值得集合以及在这些值上定义的一组操作的总称。按“值”是否可分解。可将数据类型分为两类:原子类型和结构类型。
8.时间代价就是当问题的规模以某种单位由1增至n时,解决该问题的算法运行时所消耗的时间,也以某种单位由f(1)增至f(n),则该算法的时间代价为f(n).
9.空间代价就是当问题的规模以某种单位由1增至n时,解决该问题的算法运行时所消耗的空间,也以 某种单位由g(1)增至g(n),则称该算法的空间代价为g(n)。
二、线性表
1.线性表是由n个数据元素(节点)a1,a2……an组成的有限序列。
带头节点的单链循环链表中国,判断空链表的条件是head==head->next
仅设尾指针的单循环链表,判断空链表的条件为rear==rear->next
2.双向链表既可以用来表示线性结构,也可以用来表示非线性结构,其每个结点包括三个域;一个数据域和两个指针域,一个指向它的前驱,另一个指向它的后继。在双向链表中,若d是指向表中任一结点的指针,则有link(rlink(d))=rlink(link(d))=d.
3.栈是一种插入、删除只能在表的一端进行的线性表。在栈中,允许插入和删除的一端叫栈顶,不允许插入和删除的一端叫栈底。满足先进后出(Filo)的原则。
4.队列在两个方向都有限制,插入只能在表的一端进行(只入不出),而删除只能在表的另一端进行(只出不进),允许插入的一端叫队尾(rear);允许删除的一端称队头(front),队列的操作原则是先进先出(Fifo);
5.串(字符串)是一种特殊的线性表,它的字符序列有零个或多个字符组成。
三、多维数组、稀疏矩阵和广义表
1.数组是类型相同的数据元素构成的有序集合。行优先:先行后列,先存储号较小的元素,行号相同者先存储列号较小的元素。计算二维数组的地址:Loc(i,j)=loc(0,0)+(行标*i+j)xL
稀疏矩阵可用一个三元组(i,j,value)表示,将这些三元组按某种次序排成一个线性表。
四、树形结构
1.树是一类非线性结构。树的表现形式还有嵌套集合的形式、广义表的形式和凹入表示法的形式。树的结点包含一个数据元素及若干指向其子树的分支。结点拥有的子树称为结点的度。度为0的结点称为叶子或终端结点,度不为0的结点称为非终端结点或分支结点。树内各结点的度的最大值称为树的度。结点的子树的根称为结点的孩子,相应地,该结点称为孩子的双亲。树种结点的最大层次称为树的深度,从一结点到叶结点的最长路径称为该结点的高度。
2.森林是m颗互不相交的树的集合。(对树中每个结点而言,其子树的集合即为森林)
3.二叉树又是一种树形结构,它的特点是每个结点至多只有两棵子树(即二叉树中不存在度大于2 的结点),并且其子树有左右之分,次序不能随意颠倒。
二叉树的性质:
在二叉树的第i层至多有

数据库篇
一、基本概念
信息是现实世界实物的存在方式或运动状态的反映。
数据是描述现实世界事物的符号记录,是指物理符号记录下来的可以鉴别的信息。数据是信息的载体;信息是数据的内涵,是数据语言解释。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包括数据定义功能、数据库操纵功能、数据保护功能、数据库维护功能和数据字典,DBMS
对数据库的保护主要保护主要包括数据安全性控制、数据完整性控制、数据并发控制和数据库的恢复。
数据库系统(DBS)一般由数据库、硬件、软件、和用户构成、
数据库系统通常采用三级结构:模式、外模式(子模式)和内模式,在这三级模式之间提供了两级映像;外模式/模式映像和模式/内模式映像。模式的一个具体值称为模式的一个实例,同一个模式可以模式可以有很多实例。模式是相对稳定的,而实例是相对的变动的。
2.数据模型
根据模型应用的不同目的,可以分为概念模型和结构模型。概念模型是按用户的观点对数据和信息建模,结构模型是按计算机系统的观点对数据建模。数据建模的三要素;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数据完整性约束条件。数据结构用于描述数据库系统的静态特性,数据操作用于描述数据库系统的动态特性。数据的完整性是指数据的正确性、有效性和相容性。
概念模型——E-R图,E-R图的基本语义单位是实体与联系。
实体: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分的事物
属性:实体所具有的某一特性。一个实体可由若干个属性来刻画。
主键:唯一标识实体的属性
联系:组成实体的各个属性之间联系
常用的数据结构模型: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记录是表中的行,属性时表中的列)和面向对象模型
三、关系数据库
关系数据模型由关系数据结构、关系操作集合和关系完整性约束
关系模型有三类完整性约束: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定义的完整性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