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L解析方法总结(无代码)

来源:互联网 发布:河北三金网络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1 02:38
XML在不同的语言里解析方式都是一样的,只不过实现的语法不同而已。基本的解析方式有两种,一种叫SAX,另一种叫DOM。SAX是基于事件流的解析,DOM是基于XML文档树结构的解析。
1.DOM生成和解析XML文档
为 XML 文档的已解析版本定义了一组接口。解析器读入整个文档,然后构建一个驻留内存的树结构,然后代码就可以使用 DOM 接口来操作这个树结构。优点:整个文档树在内存中,便于操作;支持删


除、修改、重新排列等多种功能;缺点:将整个文档调入内存(包括无用的节点),浪费时间和空间;使用场合:一旦解析了文档还需多次访问这些数据;硬件资源充足(内存、CPU)。 
在内存中创建一个DOM树,该结构通常需要加载整个文档然后才能做工作。由于它是基于信息层次的,因而DOM被认为是基于树或基于对象的,树在内存中是持久的,因此可以修改它以便应用程序能对


数据和结构作出更改能随机访问文件内容,也可以修改原文件内容.
 2.SAX生成和解析XML文档
为解决DOM的问题,出现了SAX。SAX ,事件驱动。当解析器发现元素开始、元素结束、文本、文档的开始或结束等时,发送事件,程序员编写响应这些事件的代码,保存数据。优点:不用事先调入


整个文档,占用资源少;SAX解析器代码比DOM解析器代码小,适于Applet,下载。缺点:不是持久的;事件过后,若没保存数据,那么数据就丢了;无状态性;从事件中只能得到文本,但不知该文本


属于哪个元素;使用场合:Applet;只需XML文档的少量内容,很少回头访问;机器内存少;
SAX处理的优点非常类似于流媒体的优点。分析能够立即开始,而不是等待所有的数据被处理。SAX解析器采用了基于事件的模型,它在解析XML文档的时候可以触发一系列的事件,当发现给定的tag


的时候,它可以激活一个回调方法,告诉该方法制定的标签已经找到。而且,由于应用程序只是在读取数据时检查数据,因此不需要将数据存储在内存中。这对于大型文档来说是个巨大的优点线性解析,


不能随机访问,也无法修改原文件
3.JDOM解析 JDOM的目的是成为Java特定文档模型,它简化与XML的交互并且比使用DOM实现更快.JDOM仅使用具体类而不使用接口。这在某些方面简化了API,但是也限制了灵活性。第二,API大量


使用了Collections类,简化了那些已经熟悉这些类的Java开发者的使用。
4.DOM4j解析 DOM4J使用接口和抽象基本类方法。DOM4J大量使用了API中的Collections类,但是在许多情况下,它还提供一些替代方法以允许更好的性能或更直接的编码方法。dom4j解析xml的
解析步骤:
1.获得Document对象
2.获得元素的Element对象
3.通过Element对象的getTextTrim()方法获得元素值,然后校验
4.通过取到的元素的值操作数据库
5.保存系统交互的日志
6.获得函数返回值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