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基础知识

来源:互联网 发布:犀牛地方门户源码官网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6 02:53
===================linux基础指令========================================cat    -b 显示行号  相等于 nlmore       按b向上翻页    按q退出     按空格一页一页翻,    按回车一行一行翻less    pagedown  向下翻页    pageup 向上    ? 查找字符串 例子:? casehead    -n  指定行数tail===================用户和用户组的管理========================================用户的添加删除和修改useradd useradd -c "zhangsan"  zhangsan      这样还不可以使用,必须给密码passwd zhangsan      提示输入新密码和重复确认userdel zhangsan    删除用户groupadd gp1    添加用户组gpasswd gp1     设置密码groupdel gp1    删除用户newgrp root    切换用户组 切换需要填写密码切换前的效果drwxr-xr-x.  2 add4   add4   4096 Apr 26 13:08 abc2切换后的效果drwxr-xr-x.  2 add4   root2  4096 Apr 26 13:08 abc2切换用户su root 需要输入密码cat /etc/group    查看用户组将用户添加到用户组[root@instance-1oca05tj /]# usermod -g gpall add5查看当前用户所在用户组[root@instance-1oca05tj /]# groups add5add5 : gpall  /etc/passwd文件是用户管理工作涉及的最重要的一个文件。但是很多现在很多把密码加密存放这/etc/shadow批量添加用户useradd aa1,aa2,aa3但是需要也每个用户添加密码修改/etc/passwd另一种方法user001::600:100:user:/home/user001:/bin/bashuser002::601:100:user:/home/user002:/bin/bashuser003::602:100:user:/home/user003:/bin/bashuser004::603:100:user:/home/user004:/bin/bashuser005::604:100:user:/home/user005:/bin/bashuser006::605:100:user:/home/user006:/bin/bash==========例子=========================在/etc/shadow 存放加密后的账户add1:!!:16917:0:99999:7:::add2::16917:0:99999:7:::add3:!!:16917:0:99999:7:::add4:$6$LLOLDTDH$LXoQmjNypxJ.SgmWblaaQ6WQyisd/r9tKiinzj7DZvr/EUOTfMpfBNvfgwPpKSDJ09olYdVG6yYldUod/k31n/:16917:0:99999:7:::add5:$6$Gn42rZjh$xHxmBAxrhkotNQm9cYQIRMVisKRWW2j0ArLeR92Yj/TNr4b1xd/2vM7Vt46Wpoi/DLKbyf0O8y/NuOMotpqoO/:16917:0:99999:7:::在/etc/passwd 存放账户add1:x:1001:1001::/home/add1:/bin/bashadd2:x:1002:1002::/home/add2:/bin/bashadd3:x:1003:1003::/home/add3:/bin/bashadd4:x:1004:1005::/home/add4:/bin/bashadd5:x:1005:1008::/home/add5:/bin/bash批量修改密码稍微麻烦==================其他指令=======================命令w    按照标题显示:当前时间、机器运行时间、登录用户数量、系统负载信息。who     查看在线用户[root@instance-1oca05tj /]# w 13:22:53 up 10 days, 15:50,  7 users,  load average: 0.00, 0.01, 0.05USER     TTY      FROM             LOGIN@   IDLE   JCPU   PCPU WHATroot     tty1                      15Apr16  8days  0.12s  0.11s -bashroot     pts/0    120.36.84.225    12:27   17:17   0.11s  0.11s -bashadd4     pts/1    120.36.84.225    13:02   14:21   0.02s  0.01s bashroot     pts/2    120.36.84.225    13:04   15:17   0.01s  0.01s -bashadd4     pts/3    120.36.84.225    13:15    1:41   0.03s  0.10s sshd: add4 [priroot     pts/4    120.36.84.225    13:21    5.00s  0.03s  0.01s wadd5     pts/5    120.36.84.225    13:22    3.00s  0.00s  0.00s -bash[root@instance-1oca05tj /]# whoroot     tty1         2016-04-15 21:39root     pts/0        2016-04-26 12:27 (120.36.84.225)add4     pts/1        2016-04-26 13:02 (120.36.84.225)root     pts/2        2016-04-26 13:04 (120.36.84.225)add4     pts/3        2016-04-26 13:15 (120.36.84.225)root     pts/4        2016-04-26 13:21 (120.36.84.225)add5     pts/5        2016-04-26 13:22 (120.36.84.225)============================磁盘使用=============================df命令-a :列出所有的文件系统,包括系统特有的 /proc 等文件系统;-k :以 KBytes 的容量显示各文件系统;-m :以 MBytes 的容量显示各文件系统;-h :以人们较易阅读的 GBytes, MBytes, KBytes 等格式自行显示;-H :以 M=1000K 取代 M=1024K 的进位方式;-T :显示文件系统类型, 连同该 partition 的 filesystem 名称 (例如 ext3) 也列出;-i :不用硬盘容量,而以 inode 的数量来显示[root@instance-1oca05tj etc]# df Filesystem     1K-blocks    Used Available Use% Mounted on/dev/vda1       20509428 1882124  17719776  10% /devtmpfs          499644       0    499644   0% /devtmpfs             508452       0    508452   0% /dev/shmtmpfs             508452   25956    482496   6% /runtmpfs             508452       0    508452   0% /sys/fs/cgrouptmpfs             101692       0    101692   0% /run/user/0tmpfs             101692       0    101692   0% /run/user/1004tmpfs             101692       0    101692   0% /run/user/1005du命令  了解即可也是查看使用空间的,但是与df命令不同的是Linux du命令是对文件和目录磁盘使用的空间的查看,-a :列出所有的文件与目录容量,因为默认仅统计目录底下的文件量而已。-h :以人们较易读的容量格式 (G/M) 显示;-s :列出总量而已,而不列出每个各别的目录占用容量;-S :不包括子目录下的总计,与 -s 有点差别。-k :以 KBytes 列出容量显示;-m :以 MBytes 列出容量显示;fdiskfdisk 是 Linux 的磁盘分区表操作工具。-l :输出后面接的装置所有的分区内容。若仅有 fdisk -l 时, 则系统将会把整个系统内能够搜寻到的装置的分区均列出来。[root@instance-1oca05tj etc]# fdisk -lDisk /dev/vda: 21.5 GB, 21474836480 bytes, 41943040 sectorsUnits = sectors of 1 * 512 = 512 bytesSector size (logical/physical): 512 bytes / 512 bytesI/O size (minimum/optimal): 512 bytes / 512 bytesDisk label type: dosDisk identifier: 0x000566ed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dev/vda1   *        2048    41941319    20969636   83  Linux格式化磁盘mkfs [-t 文件系统格式] 装置文件名选项与参数:-t :可以接文件系统格式,例如 ext3, ext2, vfat 等(系统有支持才会生效)fsck  磁盘检验磁盘挂载与卸除Linux 的磁盘挂载使用 mount 命令,卸载使用 umount 命令。[root@www ~]# mount /dev/hdc6 /mnt/hdc6[root@www ~]# dfumount [-fn] 装置文件名或挂载点vi编辑器按下 i 进入编辑模式,开始编辑文字 :wq 储存后离开 vi===================vi编辑器使用================================移动光标的方法h 或 向左箭头键(←)    光标向左移动一个字符j 或 向下箭头键(↓)    光标向下移动一个字符k 或 向上箭头键(↑)    光标向上移动一个字符l 或 向右箭头键(→)    光标向右移动一个字符如果你将右手放在键盘上的话,你会发现 hjkl 是排列在一起的,因此可以使用这四个按钮来移动光标。 如果想要进行多次移动的话,例如向下移动 30 行,可以使用 "30j" 或 "30↓" 的组合按键, 亦即加上想要进行的次数(数字)后,按下动作即可![Ctrl] + [f]    屏幕『向下』移动一页,相当于 [Page Down]按键 (常用)[Ctrl] + [b]    屏幕『向上』移动一页,相当于 [Page Up] 按键 (常用)[Ctrl] + [d]    屏幕『向下』移动半页[Ctrl] + [u]    屏幕『向上』移动半页+   光标移动到非空格符的下一列-   光标移动到非空格符的上一列n<space>    那个 n 表示『数字』,例如 20 。按下数字后再按空格键,光标会向右移动这一行的 n 个字符。例如 20<space> 则光标会向后面移动 20 个字符距离。0 或功能键[Home]    这是数字『 0 』:移动到这一行的最前面字符处 (常用)$ 或功能键[End]    移动到这一行的最后面字符处(常用)H   光标移动到这个屏幕的最上方那一行的第一个字符M   光标移动到这个屏幕的中央那一行的第一个字符L   光标移动到这个屏幕的最下方那一行的第一个字符G   移动到这个档案的最后一行(常用)nG  n 为数字。移动到这个档案的第 n 行。例如 20G 则会移动到这个档案的第 20 行(可配合 :set nu)gg  移动到这个档案的第一行,相当于 1G 啊! (常用)n<Enter>    n 为数字。光标向下移动 n 行(常用)搜寻与取代/word   向光标之下寻找一个名称为 word 的字符串。例如要在档案内搜寻 vbird 这个字符串,就输入 /vbird 即可! (常用)?word   向光标之上寻找一个字符串名称为 word 的字符串。n   这个 n 是英文按键。代表重复前一个搜寻的动作。举例来说, 如果刚刚我们执行 /vbird 去向下搜寻 vbird 这个字符串,则按下 n 后,会向下继续搜寻下一个名称为 vbird 的字符串。如果是执行 ?vbird 的话,那么按下 n 则会向上继续搜寻名称为 vbird 的字符串!N   这个 N 是英文按键。与 n 刚好相反,为『反向』进行前一个搜寻动作。 例如 /vbird 后,按下 N 则表示『向上』搜寻 vbird 。使用 /word 配合 n 及 N 是非常有帮助的!可以让你重复的找到一些你搜寻的关键词!:n1,n2s/word1/word2/g   n1 与 n2 为数字。在第 n1 与 n2 行之间寻找 word1 这个字符串,并将该字符串取代为 word2 !举例来说,在 100 到 200 行之间搜寻 vbird 并取代为 VBIRD 则:『:100,200s/vbird/VBIRD/g』。(常用):1,$s/word1/word2/g    从第一行到最后一行寻找 word1 字符串,并将该字符串取代为 word2 !(常用):1,$s/word1/word2/gc   从第一行到最后一行寻找 word1 字符串,并将该字符串取代为 word2 !且在取代前显示提示字符给用户确认 (confirm) 是否需要取代!(常用)删除、复制与贴上x, X    在一行字当中,x 为向后删除一个字符 (相当于 [del] 按键), X 为向前删除一个字符(相当于 [backspace] 亦即是退格键) (常用)nx  n 为数字,连续向后删除 n 个字符。举例来说,我要连续删除 10 个字符, 『10x』。dd  删除游标所在的那一整行(常用)ndd n 为数字。删除光标所在的向下 n 列,例如 20dd 则是删除 20 列 (常用)d1G 删除光标所在到第一行的所有数据dG  删除光标所在到最后一行的所有数据d$ 删除游标所在处,到该行的最后一个字符d0  那个是数字的 0 ,删除游标所在处,到该行的最前面一个字符yy  复制游标所在的那一行(常用)nyy n 为数字。复制光标所在的向下 n 列,例如 20yy 则是复制 20 列(常用)y1G 复制游标所在列到第一列的所有数据yG  复制游标所在列到最后一列的所有数据y0  复制光标所在的那个字符到该行行首的所有数据y$ 复制光标所在的那个字符到该行行尾的所有数据p, P    p 为将已复制的数据在光标下一行贴上,P 则为贴在游标上一行! 举例来说,我目前光标在第 20 行,且已经复制了 10 行数据。则按下 p 后, 那 10 行数据会贴在原本的 20 行之后,亦即由 21 行开始贴。但如果是按下 P 呢? 那么原本的第 20 行会被推到变成 30 行。 (常用)J   将光标所在列与下一列的数据结合成同一列c   重复删除多个数据,例如向下删除 10 行,[ 10cj ]u   复原前一个动作。(常用)[Ctrl]+r    重做上一个动作。(常用)这个 u 与 [Ctrl]+r 是很常用的指令!一个是复原,另一个则是重做一次~ 利用这两个功能按键,你的编辑,嘿嘿!很快乐的啦!.   不要怀疑!这就是小数点!意思是重复前一个动作的意思。 如果你想要重复删除、重复贴上等等动作,按下小数点『.』就好了! (常用)第二部份:一般模式切换到编辑模式的可用的按钮说明进入插入或取代的编辑模式i, I    进入插入模式(Insert mode):i 为『从目前光标所在处插入』, I 为『在目前所在行的第一个非空格符处开始插入』。 (常用)a, A    进入插入模式(Insert mode):a 为『从目前光标所在的下一个字符处开始插入』, A 为『从光标所在行的最后一个字符处开始插入』。(常用)o, O    进入插入模式(Insert mode):这是英文字母 o 的大小写。o 为『在目前光标所在的下一行处插入新的一行』; O 为在目前光标所在处的上一行插入新的一行!(常用)r, R    进入取代模式(Replace mode):r 只会取代光标所在的那一个字符一次;R会一直取代光标所在的文字,直到按下 ESC 为止;(常用)上面这些按键中,在 vi 画面的左下角处会出现『--INSERT--』或『--REPLACE--』的字样。 由名称就知道该动作了吧!!特别注意的是,我们上面也提过了,你想要在档案里面输入字符时, 一定要在左下角处看到 INSERT 或 REPLACE 才能输入喔![Esc]   退出编辑模式,回到一般模式中(常用)第三部份:一般模式切换到指令列模式的可用的按钮说明指令列的储存、离开等指令:w  将编辑的数据写入硬盘档案中(常用):w! 若文件属性为『只读』时,强制写入该档案。不过,到底能不能写入, 还是跟你对该档案的档案权限有关啊!:q  离开 vi (常用):q! 若曾修改过档案,又不想储存,使用 ! 为强制离开不储存档案。注意一下啊,那个惊叹号 (!) 在 vi 当中,常常具有『强制』的意思~:wq 储存后离开,若为 :wq! 则为强制储存后离开 (常用)ZZ  这是大写的 Z 喔!若档案没有更动,则不储存离开,若档案已经被更动过,则储存后离开!:w [filename]   将编辑的数据储存成另一个档案(类似另存新档):r [filename]   在编辑的数据中,读入另一个档案的数据。亦即将 『filename』 这个档案内容加到游标所在行后面:n1,n2 w [filename] 将 n1 到 n2 的内容储存成 filename 这个档案。:! command  暂时离开 vi 到指令列模式下执行 command 的显示结果!例如『:! ls /home』即可在 vi 当中察看 /home 底下以 ls 输出的档案信息!===================vi编辑器结束================================yum前端软件包管理  基于rpm  以自动处理依赖性关系废话不多说,直接开始使用它yum install <package_name>yum remove @kde-desktop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