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你是谁?你从哪来?你到哪去? -交给学习来解答

来源:互联网 发布:笛子软件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5/10 19:42

从自我认知着手,不断学习、不断追寻着这些问题的答案——你是谁?你从哪来?你到哪去?

某些人坚信唯心,于是陷入深深的思索;某些人践行实践出真知,于是边做边琢磨;某些人装着这些问题,却放下了,放在一边等待,无论是等别人解决还是等自己哪天豁然开朗,于是专注于自己手边的活,心无旁骛。

以自我为中心。我们总会觉得这是别人的缺点,而达尔文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却给这个正确的观点以充分的论证。什么是自私?这里附上百科定义:

百度百科:狭义上的自私:“自私”的概念通常包含于“自我中心”里。广义上的自私:基于个人利益需求做出的行为及反应。两者最大的差别在于,自私是指个体面临自己利益与对方冲突时,会不计对方损失,以满足自己利益为主;此外,自私者在进行自私行为的同时,通常能察觉自己的行为可能损及别人的利益,仍按照自己利益不择手段。

维基百科:Selfishness is being concerned, sometimes excessively or exclusively, for oneself or one’s own advantage, pleasure, or welfare, regardless of others.

然而,怕并非所有人都赞同这番定义。比如理查德·道金斯的《自私的基因》给这两个定义大大的扇了一耳光。

成功基因的一个突出特性就是其无情的自私性。

——理查德·道金斯《自私的基因》

明显的利他行为实际上是伪装起来的自私行为

——理查德·道斯金《自私的基因》

现在你还会觉得自私是心里骂某个人最好的借口吗?但凡是承载基因的正常生物,都会有好好活下去的欲望吧!可是在信息日益繁杂的今天,对于我们而言,怎么好好活下去?新闻里,365天没有一天是世界和平的,总有争端打破平静。我们为知晓到的不幸的人和事惋惜,却也在羡慕着朋友圈里的某某某活得滋润又幸福。信息充斥我们的眼球,这么大的数据量,大脑还记得基因存在的目的么?又如何从大量数据中筛选出所需的信息?现在的我们总是在看到某个标题,匆匆浏览一遍后,觉得某一天会用到,于是收藏。学习党变成了收藏党,却再也记不清自己收藏了什么!就这样一天一天的消耗自己的生命。

不断学习是解决任何问题的根本途径,是绝对的自私也是最无私的行为。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自私利己的角度来看,是为了——在校内可以拿各种奖学金,拥有各种荣誉;在校外可以受领导青睐,受社会青睐,高薪、荣耀。说最无私是因为个人的进步慢慢促成社会的进步,能力多大,责任多大,会的越多,能帮助别人的越多,能促进社会更大的发展,为全人类谋福利。但,问题来了,有多少人在学习上遇到了问题?有多少孩子把学习当做一件苦差事在完成?

不知为何学,怎么学,会让我们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这是最应该解决的问题。斋藤孝,一位56岁的教授,毕业于东京大学。在如何学习这个问题上进行了一番研究,给出了一些有参考意义的答案。并著有一本名为《学会学习》的书。 全书是显而易见的三段式,一段:斋藤孝先生自己的经历体会;二段:大师级人物学习方法的总结(共16式);三段:“斋藤孝”速效学习法。书倒不分绝对的好坏,不过本书中有几个点倒很值得拿出来分享。

1)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在选择学习方式这件事上一定要自私,一定要选择对自己胃口的。这样才能自主学习,才有机会坚持下去,才有可能学有所获。

学习本来是对未知事物的求知欲、好奇心,是一种由内而外自发形成的欲求。换句话说,就是一种受“学习欲望”驱使的行为。

越是强迫自己就越容易心生厌恶,与其这样,还不如找一个自己不怎么排斥的学习方法,消除延误与抵触情绪。

选择参考书和练习册就好比是相亲,必须不断尝试才能找到与你最般配的那一个。

2)有舍有得

收藏党就是什么都想要,总觉得什么都有可能用得上。利用我们的这个特点,各大商家纷纷出招。现在无论是打开网页还是逛街,满屏广告——“free”、“折扣”无不吸引着我们。总觉得趁现在划算买下来总有一天用得上。殊不知,消费的三大原则——喜欢、需要、负担得起,被我们抛在哪里?学习也一样,东一榔头,西一棒头,到头来,时间费了,东西却没学到手,事后捶胸顿足,岂不悲哀?日常生活需要断舍离,学习也需要。

因为我们把掌握未知事物当成学习,所以总是煞费苦心企图填补自己的不足。但有时我们也要客观地作出判断,看清是否有学习的必要。歌德就精通多门语言,但他也只用德语写作。

不是让你放弃你不擅长的,而是要你学会取舍,明确做什么不做什么。

3)积极的面对挫折

寻找适合自己学习方法的过程就如同探求宝藏一样,漫长又充满艰险!毕竟,好事多磨。爱迪生为找见适合做灯泡的材质失败了一千多次,还记得他在面对别人讥讽时是如何应对的吗?“不,我没有失败,我的成就是发现一千五百多种材料不适合做电灯的灯丝。”,《艾伦·图灵传》改编的传记电影《模仿游戏》中,图灵为设计一台能随时破译密码的机器顶住了多少压力,经受了多少挫折?索尼的第一个产品死电饭锅,当时卖出去还不足百台;卓别林的表演当时受到主管们的反对,因为他们认为对人们而言这表演太难理解;达尔文曾经放弃了医学事业选择做一名牧师;还有林肯……此类例子不枚胜举,无一不体现了挫折的积极意义。

事后试着仔细回想一下自己是如何突破难关的,其中就有帮助你走向成长、走向成熟的秘密。

失败了的方法中,一定有能帮助你认清自我的地方。

最最重要的一点是:勤奋!因为过于重要而广为人知,这里不多加介绍。需要补充的一点是,我们如何才能勤奋?如何才能将不断学习变成习惯?

序号 方法 原创者 概述 适合人群 1 目标管理 德鲁克 拟好行动计划 有干劲却成长缓慢 2 积极求教 本田宗一郎 不耻下问 想摆脱学历自卑 3 外界屏蔽 斯蒂芬金 迅速集中注意力 爱找借口 4 个人主义 夏目漱石 客观分析反省自身 过于认真,郁郁寡欢 5 限定法 歌德 专注 不知道目标 6 相互学习 吉田松阴 飞耳长木 一个人提不起干劲 7 切磋学习 福泽谕吉 竞争和羁绊 爱找借口 8 古典学习 涩泽荣一 经典古籍 缺少精神支柱 9 对镜观察 香奈儿 打破常规审视自己 叛逆心强 10 外语背诵 木田元 记忆 记忆力好 11 断绝妄想 坂口安吾 翻字典 内心焦虑 12 追求冒险 谢里曼 着迷 放弃过梦想 13 激情点燃 佐伯祐三 接受刺激不惧批评 无法突破 14 张弛有度 爱因斯坦 音乐调节 陷入专业领域 15 图书馆抄阅 南方熊楠 阅读抄写 独自学习注意力不集中 16 体能强化 村上春树 体能支撑脑能 久坐不起脑力工作者

这是我最欣赏的部分,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大海捞针会让我们望而却步,但不断尝试已归纳的方法,更快更有效且易于实施。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