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算法总结(一)

来源:互联网 发布:dlp数据防泄密产品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5/16 04:37


冒泡排序:

原理:

     两两比较相邻记录的排序码,若发生逆序,则交换;有两种方式进行冒泡,一种是先把小的冒泡到前边去,另

一种是把大的元素冒泡到后边。

优化:

    若初始序列就是排序好的,对于冒泡排序任然是还要比较O(N^2)次,但无交换次数。例如有一个无序数列(2,1,3,4,5,6,7,8,9,10)从第一次循环交换后的操作,可以说都是没必要的。所以,这些操作就是我们需要优化的地方。

那么如何优化?

   通过观察可以看到,造成没必要的操作主要原因是后面8个数的顺序都已经是有序。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设置一个标记变量,标记数列中的数是否在循环结束前就已经排好序。

代码:

[cpp] view plain copy
 print?
  1. #include <stdio.h>  
  2. void swap(int *a, int *b);  
  3. int main()  
  4. {  
  5.     int    array[10] = {2, 1, 3, 4, 5, 6, 7, 8, 9, 10};  
  6.     int    i, j;  
  7.     int    flag = 1;   //设置标记变量  
  8.     for (i = 0; i < 10 && flag; i++)  
  9.     {  
  10.         flag = 0;      //只要flag在下一次外循环条件检测的时候值为0,就说明已经排好序,不用继续循环  
  11.         for (j = 9; j > i; j--)  
  12.         {  
  13.             if (array[j] < array[j-1])  
  14.             {  
  15.                 swap(&array[j], &array[j-1]);  
  16.                 flag = 1;   //如果有交换,就将标记变量赋1  
  17.             }  
  18.         }  
  19.     }  
  20.   
  21.     for (i = 0; i < 10; i++)  
  22.     {  
  23.         printf("%d\n", array[i]);  
  24.     }  
  25.     return    0;  
  26. }  
  27. void swap(int *a, int *b)  
  28. {  
  29.     int    temp;  
  30.     temp = *a;  
  31.       *a = *b;  
  32.       *b = temp;  
  33. }  
根据优化过的代码,当最好情况的时候,冒泡排序的时间复杂度是O(n)

插入排序:

原理:

    依次选择一个待排序的数据,插入到前边已经排好序的序列中。

性能:

    时间复杂度O(N^2),空间复杂度为O(1)。算法是稳定的,比较次数与交换次数都与初始序列有关。

优化:

    直接插入排序每次往前插入的时候,是按顺序一次往前找,可以在这里进行优化,往前找合适的插入位置时采用二分查找的方式,即折半插入。

    折半插入排序相对直接插入排序而言:平均性能更快,时间复杂度降至O(NlogN),排序是稳定的,但排序的比较次数与初始序列无关,总是需要foor(log(i)+1)次比较。

使用场景:   当数据基本有序时,采用插入排序可以减少数据的交换和移动次数,进而提升排序效率。

#include<stdio.h>  #include<stdlib.h>  #include<string.h>    void insert_sort(int value[], int length)  {      int i = 0;      int j = 0;      int temp;            for(i = 1; i < length; i ++)      {  if(value[i]<value[i-1])//如果发生逆序,往前插入{int temp = value[i];  int low=0;int high=i-1;int mid;while(low<=high){mid=(low+high)/2;if(temp<value[mid]){high=mid-1;}else{low=mid+1;}}for(j = i; j >= low; j--)  {  value[j] = value[j-1];  }value[low] = temp;  }    }    }    int main()  {      int value[7] = {7,9,15,25,47,26,5};      int i = 0;      int length = 7;        printf("Before:\n");        for(i = 0; i < length; i++)      {          if(i == length -1)          {              printf("%d\n", value[i]);          }          else          {              printf("%d\t", value[i]);          }      }        insert_sort(value, length);      printf("After:\n");        for(i = 0; i < length; i++)      {          if(i == length -1)          {              printf("%d\n", value[i]);          }          else          {              printf("%d\t", value[i]);          }      }        return 0;  }  

希尔排序:

原理:  插入排序的改进版,是基于插入排序的以下两点性质而提出的改进方法:

            1.插入排序对几乎已排好的数据操作时,效率很高,可以达到线性排序的效率。

            2.但插入排序在每次往前插入时只能将数据移动一位,效率比较低。

所以,希尔排序的思想就是:

            1.先是取一个合适的gap

             2.缩小间隔gap,例如去gap=ceil(gap/2),重复上述子序列划分和排序

            3.直到,最后gap=1时,将所有的元素放在同一个序列中进行插入排序为止。

性能:

       开始时,gap取值较大,子序列中的元素较少,排序速度较快,克服了直接插入排序的缺点;其次,gap值逐渐变小,虽然子序列元素逐渐变多,但大多数元素己经基本有序,所以继承了直接插入排序的优点,能以近线行的速度排好序。

void shell_sort(int value[], int length)  {      int i=0;int gap;  for(gap=length/2;gap>0;gap/=2)  {  for(i=0;i<length;i=i+gap)  {  int temp=value[i];  int j;  for(j=i;j>=gap&&temp<value[j-gap];j-=gap)  {  value[j]=value[j-gap];  }  value[j]=temp;  }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