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0到1(上)

来源:互联网 发布:郑州大学软件学院 一本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5/16 15:44

最近一年半,始终处于内部创业的情况中,干过几次从0到1的事情,职能也从面向技术转型成为面向业务。回顾起来,一个项目失败,一个项目算是初步成功,目前正在进行第三个项目。其中有诸多感受,时而感觉充满坎坷,时而感觉充满希望,这更多的是一种内心的历练。时至今日,再遇到问题时,不会盲目的乐观,也不会放大问题,始终保持一个积极的心态,相信问题一定能够被解决,我们只需要找到方法,或者是找到“找到方法”的方法。

处于技术角色,往往是面对一个稳定的业务,或者是一个确定的需求,做出设计。而处于业务角色,一切都是不确定的。首要的问题是做什么,而后才是怎么做。业务上涉及的人员角色复杂,所有角色必须紧密配合,在所有的环节上都做对,才有可能成功。从业务角度看,我认为主要分为“做事”和“团队”两个要点。这一篇先讲做事。


做事

  • 市场调研,比任何都重要

首先要澄清一个概念。
在业务上,我们说的产品其实是指商业逻辑,包括产品设计、技术支撑、销售方案、运营策略、合作方式等。 传统意义上说的产品往往指的是产品设计,其实只是业务中的一环。

当决策做一个新产品的时候,要基于充分的市场调查和分析,对于 ToB 的产品尤为如此。调查和分析,不能只看表面的产品,而是要深入了解其内在的商业逻辑,否则会被坑的很惨。 有时候,调研不充分,导致在产品开发完成后的推广阶段,才发现竞品真实的商业逻辑(盈利方式)和表面看起来的形式大相径庭。这里面有几种可能:
1. 原先预想的市场根本就不存在
2. 真实的商业逻辑所需要的资源、技术并非是公司所具备的。
3. 真实的商业逻辑所能带来的收益和预计的大相径庭,对公司的主要业务目标没有任何帮助

这时候很可能会被迫终止项目,不仅浪费了大量资源,损失了发展更重要的产品的机会,也会使团队士气遭到打击。

举几个例子。

淘宝开店是零成本吗?显然不是。电商虽然节省了店铺租金,大幅降低了仓促成本,但如此低的门槛,导致了大量从业人员进入,那么势必导致营销成本的大幅增长。实际上,电商的商业逻辑和传统卖场没有区别,只是渠道载体发生了变化。

任何商品都可以通过电商销售吗?对消费者来说,电商主打的是性价比,即质量不变价格更低,或者价格不变质量提升。非性价比的产品,就不一定适合电商渠道,比如奢侈品。奢侈品从来追求的就不是性价比,当一个商品大多数人都有能力购买的时候,就一定不是奢侈品了。所以奢侈品的厂商一定会严格控制商品的售价,电商公司往往只能做线上为线下导流的工作。

DSP可以当软件卖吗?传统意义上DSP卖的是营销服务,利用自有数据和渠道,为广告主达成营销目标。但实际上,往往广告主自身的数据对精准营销更有价值。然而目前国内的市场环境是没有充分的法律保障,营销公司和广告主之间的互信不够,广告主往往不愿意共享数据,这样就催生了一种DSP当软件卖的独特形态。后续会有专门的一篇文章讲这个事情。


  • 避免依赖外部资源

当开展一个新的业务时,最好的选择是小团队,尽可能避免对外部资源的依赖,所有项目成员必须只为该项目负责。

新业务最重要的是快:快速开发,快速验证,快速调整。快速验证商业模式,有阶段性的成果,增强团队的信心,也方便于争取外部资源。 小团队可以适应快速变化,几乎没有管理成本,快速决策,快速调整,试错成本更低。

对于一个新业务来说,调集资源是非常困难的。新产品意味着风险,而人往往都会主动规避风险。当一个人同时参与几个项目的时候,一定会将精力倾向于最稳固、风险最小的项目。没有天然就能成功的业务,业务都是靠人做起来的。成功的商业模式都是经过市场的磨砺后被打磨出来的,而并非是某个传奇人物突发奇想出来的。变化是必然的,靠的只有人。百分之百的投入尚且不一定能够成功,很难想象,如果项目成员不全力的投入,如何能从0到1做成一件事情。 与其在资源整合上浪费时间,不如完善内部资源。


  • 对结果负责

一个简单的道理,项目负责人对结果负责。这意味着项目负责人必须清楚项目中的任何问题,并且能够解决。

前期的市场分析来自别人,如果在推广的时候才发现信息有误,对不起,也是你的责任,因为你选择了相信,而没有自己调查。

团队人员能力不足,是你的责任,因为在项目启动的时候你没有做合理的评估。

客户的诉求发生变化,无法满足,也是你的责任,你要负责对市场做出预估,也需要对产品做出及时的调整

业务的成败是衡量能力的唯一标准。事后的拆分责任,除了成为以后项目垫脚石之外,对结果没有任何影响。我们分析这些问题,是为了不再重演,能够在问题发生前就解决,而不是事后的扯皮。因为再会推卸责任的人,也无法改变失败的事实,而我们所追求的,唯有最后的成功。 失败的结果最后一定是会被整个团队承担,任何人都得不到好处。


  • 目标和专注

业务的初期,一定要明确目标,是利润,还是用户量,还是品牌?同样的一个产品,不同的目标有不同的运营策略、销售策略。事有轻重缓急(老外称为“四象限法则”),不同的目标也会在产品设计和技术实现上有不同的选择方案。简而言之,就是在不同的阶段做不同的事情,要安排好先后顺序。

保持专注,切忌上来就想做一个大而全的产品。业务的发展是一个不断试错并纠正的过程,做的越多可能错的越多,一定要在上一步已经经过市场验证的基础上再走下一步,才会走得更加稳健。另外,速度快决定了团队规模必须要小,小团队决定了必须要专注。找到核心问题,优先解决,不要被次要问题分散精力。

另外,在业务初期,不要在非关键要务上投入太多时间。在初期最重要的是深入了解市场需求,密切跟进市场对产品的反馈,并快速做出调整。运营和产品是关键要务,至于法务合同、财务流程、销售和运营流程都可以慢慢完善,要不然就会有一种“房子和车都选好了,就等晚上彩票的结果了”这样本末倒置的感觉。


未完待续,请关注下一篇“团队”。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