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论重解

来源:互联网 发布:java 执行jar包 参数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08:39

从博弈论的角度重新解读“华容道”:

       小学课本对“空城计”的描述,让人们产生这样一种认识:诸葛亮利用司马懿的多疑摆出空城计,结果司马懿果真上当。然而从博弈论的角度思考并非如此。从《三国演义》中描述我们可以看到司马懿的儿子已经指出有可能是诸葛亮在使空城计,而以司马懿的军事才能,就算不能断定是否有埋伏,只稍派出小股部队略加试探便知真假,何以仓皇撤军?唯一合乎逻辑的解释就是司马懿并不想彻底的除掉诸葛亮。为什么呢?因为司马懿并非曹氏心腹之臣,他在朝中一直受曹真等人的排挤,曾经被贬为平民。只因诸葛亮伐魏无人可挡,最后曹操不得不请司马懿出山。可以说正是因为诸葛亮的存在,才使得曹魏对司马懿有所依赖。司马懿可能也很清楚,在自己未能掌握军国大全的时候,一旦诸葛亮倒下,也就是自己被逐出朝廷甚至遭迫害的开始。于是司马懿在空城计面前退却了。



从博弈论的角度重新解读“空城计”:

      当诸葛亮派关羽在华容道埋伏时,刘备就提出了质疑:“吾弟义气深重,若曹操果然投华容道去时,只恐端的放了。”而孔明回答道:“亮夜观乾象,曹贼未合身亡。留这人情,教云长做了,亦是美事。”后来关羽果然以义气为重在华容道上放走了曹操。 人们对此扼腕叹息,认为关公因私废公,错失了杀掉曹操的大好机会。但是我们以博弈论的观点分析一下当时的形式:当时刘备兵微将寡,占有江夏弹丸之地,就算华容道上杀了曹操,也根本无力一统天下;而江东孙权在赤壁之战中获胜,实力更大,除掉曹操,孙权的下一个目标无疑就是刘备。而以刘备当时的实力,必然不是孙权的对手。如果放曹操还生,他由于赤壁新败,元气大伤,定要好好修整,伺机报复;孙权虽胜也因忌惮,必然加紧防范,不敢妄动。这样两大诸侯相互牵制,刘备集团便可乘隙虎踞荆襄,进兵西川,取益州,夺汉中,三分天下。因此,“夜观乾象”不过是虚妄之词,为了自身的安危而有意放曹操一条生路才是诸葛亮和刘备在这个博弈汇总的最优 策略。

1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