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ql语句基础要点(以sql server 2008 为例)

来源:互联网 发布:北美免费海关数据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05:50

注:
这是本人在学习sql语句时所记得的个人笔记



分离数据库:
在要分离的数据库上左击,选择“任务”—》“分离”


修改数据库名:
exec sp_renamedb 原数据库名称,想要改成的数据库名称
exec 是执行的意思;
sp_renamedb 是一个函数;
或:
alter database 原数据库名 modify name 要改的数据库名


删除数据库:
drop database 数据库名称
删除多个数据库:
drop database 数据库名称1,2


创建数据库:
create database mydatabase
on
(//创建数据库的数据库文件
name=mydatabase_data,
filename=’d:\sqlserve\mydatabase_data.mdf’
size=6,
maxsize=20,//最大尺寸
filegrowth=10%
)
log on
(//创建数据库的日志文件
name=mydatabase_log,
filename=’d:\sqllserve\mydatabase_log.ldf’/不用和数据库文件放在同一目录/
size=2,
maxsize=10,
filegrowth=10%
)
创建数据表:
use 数据库名称
create table 要创建的数据表名称

各个表内的属性和它们的数值类型,


浏览数据表的记录:
select * from 数据表名称
要查询指定属性的数据:
select 要查询的属性(多个用逗号分开)from 数据表名称
显示前多少行:
select top(行数)* from 数据表名称
增加数据库文件和日志文件:
alter database 数据库名称
add file //增加数据库文件

数据库文件的属性。。。。。

add log file//增加日志文件
(
数据库文件的属性。。。。
)
删除数据库的内部文件:
alter database 数据库名称//取得数据库权限
remove 内部文件名(不需要写后缀名)
修改数据表名称:
exec sp_rename “原表名”,”要改名”
修改数据表数据:
增加属性:
use 数据库名称
alter table 数据表名称
add 属性字段 数据类型
default 设置默认值:
default ‘默认值内容’
修改属性字段的数值类型:
use 数据库名称
alter 数据表名称
alter column 属性字段 要修改的数值类型//column 是列的意思。


删除字段:
use 数据库名称
alter 数据表名称
drop column 要删除的字段
插入记录:
use 数据库名称
insert into 数据表名称(要插入的字段) values(各字段的值(字符文本等非数值类型用单引号引起))

插入完整记录时,不用写字段。
收缩数据库:
数据库–》右击—》收缩 文件或数据库
复制数据库:
数据库—>右击—>任务
数据库快照:
创建数据库快照:
create database 数据库快照名称
on
{
数据库文件属性设置
}
。。。。。。。。
AS SNAPSHOT OF 要进行快照操作的数据库名

从快照数据库中恢复数据库文件:
restore database 原数据库名
from database_SNAPSHOT=’快照数据库名’
数据表的分类:
1.系统表
2.用户表
3.分区表
4.临时表


规则:

创建规则:
create rule 规则名
as
规则条件 //句子须以@开头

for example:
@sss(数据类型名)>=20 and @sss<=120

绑定规则:
用存储过程Sp_bindrule 绑定规则
存储过程Sp_bindrule 可以绑定一个规则到表的一个列或一个用户自定义数据类型上。其语法如下:
sp_bindrule [@rulename =] ‘rule’, [@objname =] ‘object_name’ [, ‘futureonly’]
各参数说明如下: [@rulename =] ‘rule’ 指定规则名称。
[@objname =] ‘object_name’ 指定规则绑定的对象(列或用户自定义数据类型)。 ‘futureonly’
此选项仅在绑定规则到用户自定义数据类型上时才可以使用。当指定此选项时,仅以后使用此用户自定义数据类型的列会应用新规则,而当前已经使用此数据类型的列则不受影响
解除规则绑定:
sp_unbindrule 绑定的列或自定义数据类型
删除规则:
drop rule 规则名(删除规则前须解绑规则)


创建视图:
create view 视图名
as
条件

for eample:
create view V_view
as
select a.班级,a.年龄,b.姓名
from 表名1 a,表名2 b //定义a,b
where a.所属班级=b.班级编号
修改视图;
alter view 视图名
as
select 。。。。。
from 。。。。。
where/on 。。。。// 从新定义视图
修改视图数据:
与修改表格式相同;
索引
创建索引:
create 索引关键字 index 索引名称
on
表名/视图名(列名)
注:索引关键字包括:
[ CLUSTERED | NONCLUSTERED ]
聚集索引的区别
  聚集索引:物理存储按照索引排序
  非聚集索引:物理存储不按照索引排序(多列须创建该索引)
优势与缺点:
聚集索引:插入数据时速度要慢(时间花费在“物理存储的排序”上,也就是首先要找到位置然后插入),查询数据比非聚集数据的速度快
删除索引:
drop index 表名.索引名
架构
创建架构:
可视化操作;
安全性—》架构

create schema 架构名 authorization 数据库名(角色名)
select语句
select语句:
select 列
【into 表名 //把查询的信息插入到其他表中】
from 表名
【where 查询条件】 //例如:性别=‘男’
group by
having
【order by 】 //排序

SQL SELECT DISTINCT:

返回字段中所有非重复项,如:性别中有几十个汉族和几

十个回族,则返回汉族和回族
for example:
select distinct 列 from 。。。。。

where 查询条件

多条件要使用and/or/like 等关键字

like实例:
属性名 like 字段1 可以添加通配符来辅助搜索 //li
ke表示属性中包含字段1的
所用项。
通配符的使用;
表示可以是任何字段。
for example:
商丘 表示商丘某某
商丘 表示某某商丘
商丘* 表示某某商丘某某
排序order by:
order by 属性名 asc/desc (可多个) //默认升序(asc) 降序(desc)
for example:
order by 属性名1 asc,属性名2 desc
avg(属性名) 为该属性的所有值求平均数。
分组:
select 课程标号,avg(分数)from 成绩表 where 考试标号=‘00010’ group by 课程标号
//该sql语句的意思的是:从成绩表中选取考试编号为00010的数据,然后按照课程编号进行分组,统计各组的平均分。
如果修改为这样的语句:
group by rollup/cube(课程编号)
//表示统计完各组的平均数后,再加一行统计总的平均数。
rollup 表示统计的量不集中,各自在分统计的后面列出。
cube 表示统计的量集中,都在最后面后面列出。
函数:
//select max(属性名) from 。。。。
max() 最高数
min() 最小值
sum() 和
top 数字 //前几个数据
having子句(只有句子中包含group by 时才可使用):
为各组的统计数据提供筛选;
select 课程标号,avg(分数)from 成绩表 where 考试标号=‘00010’ group by 课程标号 havig avg(分数)>=90
//从成绩表中选取考试编号为00010的数据,然后按照课程编号进行分组,统计各组的平均分大于90的组。
插入数据insert 语句:

insert 。。。select语句:
insert 数据表【(列名)】 select 属性名 from 数据表 where。。。 。。。
select。。。into语句:
select 列名 into 新数据表名 from 数据表 where。。。

临时表:
表名前加#或##
update语句:
update 【top】表名 set 属性名=‘值’(可多个) where。。。
forexample:
update 学生信息 set 姓名=‘李军’,学号=‘000123’ where 姓名=‘李明’
//更新学生信息表中李明的姓名为李军,学号为000123;
update。。set。。from语句:
delete语句:
deletd from 数据表
top语句:
top number/number percent * from 。。。

声明变量:
declare 变量名 数据类型名
set 变量名=某某
select (变量名) percent * from 。。。
基本连接
基本规则:

  • select 子句列表中,每个目标列前都要加上基表名称 //表名。列名
  • from子句应包括所有使用的基表 //可以使用字母代替
  • where子句应定义一个同等连接

内连接:
select 列名
from 表名 join 表名 【on 等值连接条件 //与where功能相似】 //join表示两基表进行了内连接
where 。。
order by 。。。

内连接与基本连接功能相同,但表现形式不同
外连接:
有主表与从表之分,用主表去匹配从表,主表中没用匹配的行依然返回,从表的值用空值表示。


在外连接中,限制条件在on/where 有区别
在where中控制基表 (较多使用), on不控制基表

左外连接:
left join
join左边的为主表

右外连接:
right join
join右边的为主表


全连接:
full join
没有主表与次表之分,两表相互匹配,没有的都用null填充
交叉连接:
不带where子句,返回笛卡尔积
select 列名
from table1 cross join table2
自连接:
在一个表中连接
select lists
from 表1 字母,表1 字母
where 限制条件
联合查询:
select lists
from 。。
where
union 【all //显示省略的数据】
select 。。
from。。。
where。。
子查询:
在()中,
select 。。。
from 。。
where 姓名=(select 姓名 from 。。。)
exists关键字查询:
select 。。。
from 。。。
where exists

在if也可以
if exists 。。。
except差查询:
select 。。from,,。。。
except
select 。。from 。。。
//两个查询结果做差计算,去除前查询中存在的后查询中的内容并返回结果。


交查询:
两表中的交叉结果,两个查询语句中间添加intersect关键字。
xml查询:
sqlcmd工具:
sqlcmd -s 服务器名 //连接服务器,返回1为连接成功。
use 数据库名
go
支持t-sql语句。
sqlcmd -? //查询连接用法
声明变量:
declare @变量名 数据类型
set @变量名=。。//对变量进行赋值(使用select @变量名 from 。。 语句也可以)。
/ //除法运算,如果两个运算符皆为整数,结果为整数。
& 位与 //两个值皆为一时,结果为1.否则为0。
| 位或//有一个1时,为1.只有皆为0时,才为零。
ˆ 位异或//当两个值皆为1或0时,结果为0;否则为1;
其他运算符:
<> 不等于
!= 不等于
!> 不大于
!< 不小于
begin。。 end语句:
begin
若干语句
end
//作用相当于大括号。

if。。else语句:
if 。。else if 。。。else if。。。else。。。
//支持嵌套使用
case语句:
case 判断句(列名)
when 情况1 then 反馈1
when 情况2 then 反馈2
else 其它反馈
end

for example:
select * 列名=
case
。。。
end
//把反馈的内容赋予列名内容。
while语句:
while 判断句
begin
若干语句
end
waitfor语句(时间间隔):
waitfor
delay 时间值 //‘00:00:00’小时,分,秒 延迟值。
【time 时间【到时间执行】 定时值】
goto语句:
标签:
(标签名:)
goto 标签名
try。。。catch
添加字段:
alter table 表名 add 字段名 类型
删除字段:
alter table 表名 drop column 字段名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