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ass文件校验器分成四趟独立的扫描来完成校验。

来源:互联网 发布:域名绑定ip 端口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4 23:01


class文件校验器分成四趟独立的扫描来完成校验。

第一趟

在装载字节序列的时候进行,这个是校验class文件的结构的合法性,比如你使用windowns下的copy命令去合并一个.class文件和一个jpg文件的时候,在装载这个class文件的时候jvm会发现这个class文件被删改过,文件的长度也不正确,而抛出异常!
所以这次校验是发生在二进制数据上,

第二趟

扫描发生在方法区中,主要对于,语义,词法和语法的分析,也就是检查这个类是否能够顺利的编译!

第三趟

字节码校验
在这一趟的校验中涉及两个比较不好理解的概念,第一个是字节码流,第二个是栈帧.

执行字节码时,一次执行操作码,java虚拟机内构成了执行线程,而每个线程会有自己的java栈就是我们说的栈帧。每一个方法都有一个栈帧。
如果学过汇编的人理解这两个概念会容易一点
字节码流=操作码+操作数,在这里可以看做汇编里的伪指令+操作数,因为这里的操作码实际上就是给jvm识别的“汇编伪指令”,而操作数的概念和汇编里的除了数据类型,并没有多大的差异
重点来看一下栈帧,栈帧其实也很好理解,栈帧里有局部变量栈操作数栈,这两块内存就是放数据的时机不同,操作数栈就是用来存放字节码指令执行的中间结果,结果或操作数,而局部变量区,就是用来存局部变量形参等,这个很好理解
这个字节码的校验过程校验的就是字节码流的合法过程,也就是校验操作数+操作码的合法性。

而java的class文件编码我们之所以称之为字节码,是因为每调条操作指令都只占一个字节,除了两个例外情况,所有的操作码和他们的操作数按字节对齐,这使得字节流在传输的时候跟小,更有优势,这两个例外是这样一些操作码,在操作码和他们的操作数之间会天上一至三个字节,以便操作数都按字节对齐。

下面是一个图,描述了栈帧的结构

第四趟

符号引用的校验
由于大部分jvm的实现都是延迟加载或者说动态链接的,延迟加载的意思就是,jvm装载某个类A时,如果A类里有引用其他的类B,虚拟机并不会把这个被引用B类也同时装载入内存,而是等到执行到的时候才去装载。
而这个被引用的B类在引用它的类A中的表现形式主要被登记在了符号表中,而第四趟的这个过程就是当需要用到被引用类B的时候,将被引用类B在引用类A的符号引用名改为内存里的直接引用
所以第四趟发生的时间是不可预料的,而且发生在方法区中。总个这个过程称之为动态连接
可以简单的划分为两步
1.查找被引用的类(有必要的话就加载它)
2.将符号引用替换为直接引用,例如一个指向类、字段或方法的指针,下次再需要用到被引用类的时候直接运用直接引用,不需要再去装载。

这个过程其实在ClassLoader类中的loadClass中就可以发现它的痕迹。我们先贴出loadClass这个方法实现,然后简要的做一下分析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