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原语的定义及解释理解

来源:互联网 发布:涂鸦制作软件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00:10
PV原语的含义
  
   P操作和V操作是不可中断的程序段,称为原语.PV原语及信号量的概念都是由荷兰科学家E.W.Dijkstra提出的.信号量sem是一整数,sem大于等于零时代表可供并发进程使用的资源实体数,但sem小于零时则表示正在等待使用临界区的进程数.
   P原语操作的动作是:
  (1) sem减1;
  (2) 若sem减1后仍大于或等于零,则进程继续执行;
  (3) 若sem减1后小于零,则该进程被阻塞后进入与该信号相对应的队列中,然后转进程调度.
   V原语操作的动作是:
  (1) sem加1;
  (2) 若相加结果大于零,则进程继续执行;
  (3) 若相加结果小于或等于零,则从该信号的等待队列中唤醒一等待进程,然后再返回原进程继续执行或转进程调度.

   PV操作对于每一个进程来说,都只能进行一次,而且必须成对使用.在PV原语执行期间不允许有中断的发生.


具体理解:

       在计算机操作系统中,PV操作是进程管理中的难点。P,V原语中P是荷兰语的Passeren,相当于英文的pass, V是荷兰语的Verhoog,相当于英文中的increment

首先应弄清PV操作的含义:PV操作由P操作原语和V操作原语组成(原语是不可中断的过程),对信号量进行操作,具体定义如下:

    PS):①将信号量S的值减1,即S=S-1

           ②如果S>=0,则该进程继续执行;否则该进程置为等待状态,排入等待队列。

    VS):①将信号量S的值加1,即S=S+1

           ②如果S>0,则该进程继续执行;否则释放队列中第一个等待信号量的进程。

PV操作的意义:我们用信号量及PV操作来实现进程的同步和互斥。PV操作属于进程的低级通信。

什么是信号量?信号量(semaphore)的数据结构为一个值和一个指针,指针指向等待该信号量的下一个进程。信号量的值与相应资源的使用情况有关。当它的值大于0时,表示当前可用资源的数量;当它的值小于0时,其绝对值表示等待使用该资源的进程个数。注意,信号量的值仅能由PV操作来改变。

     一般来说,信号量S>=0时,S表示可用资源的数量执行一次P操作意味着请求分配一个单位资源,因此S的值减1;当S<0时,表示已经没有可用资源,请求者必须等待别的进程释放该类资源,它才能运行下去。而执行一个V操作意味着释放一个单位资源,因此S的值加1;若S£0,表示有某些进程正在等待该资源,因此要唤醒一个等待状态的进程,使之运行下去。

 

    利用信号量和PV操作实现进程互斥的一般模型是:

进程P1              进程P2           ……          进程Pn

……                  ……                           ……

PS);              PS);                         PS);

临界区;             临界区;                        临界区;

VS);              VS);                        VS);

……                  ……            ……           ……

 

    其中信号量S用于互斥,初值为1

    使用PV操作实现进程互斥时应该注意的是:

    1)每个程序中用户实现互斥的PV操作必须成对出现,先做P操作,进临界区,后做V操作,出临界区。若有多个分支,要认真检查其成对性。

    2PV操作应分别紧靠临界区的头尾部,临界区的代码应尽可能短,不能有死循环。

   3互斥信号量的初值一般为1

 

    利用信号量和PV操作实现进程同步

PV操作是典型的同步机制之一。用一个信号量与一个消息联系起来,当信号量的值为0时,表示期望的消息尚未产生;当信号量的值非0时,表示期望的消息已经存在。PV操作实现进程同步时,调用P操作测试消息是否到达,调用V操作发送消息。

    使用PV操作实现进程同步时应该注意的是:

 

    1)分析进程间的制约关系,确定信号量种类。在保持进程间有正确的同步关系情况下,哪个进程先执行,哪些进程后执行,彼此间通过什么资源(信号量)进行协调,从而明确要设置哪些信号量。

    2)信号量的初值与相应资源的数量有关,也与PV操作在程序代码中出现的位置有关。

    3)同一信号量的PV操作要成对出现,但它们分别在不同的进程代码中。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