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之禅

来源:互联网 发布:月光软件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6 06:50

如果说"四人帮"的《设计模式》是设计模式领域的"圣经",那么之后出版的各种关于设计模式的书都可称之为"圣经"的"注释版"或"圣经的故事"。本书是得道者对"圣经"的"禅悟",它既不像"圣经"那样因为惜字如金、字字珠玑而深奥、晦涩和难懂,又比"圣经"的"注释版"更深刻和全面、更通俗和生动、更接近开发者遇到的实践场景,更具指导性。本书兼收并蓄、博采众长,也许是设计模式领域里的下一个里程碑之作。

全书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从原理的角度阐述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6大原则;第二部生动地讲解和剖析了23种常见的设计模式,并进行了扩展,通俗易懂,趣味性极强而又紧扣模式的核心;第三部分对各种相关联的设计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比较,旨在阐明各种设计模式比较理想的应用场景和它们之间的区别;第四部分探讨了设计模式的混编,讲解了如何在实际开发中将各种设计模式混合起来使用,以发挥设计模式的最大效用。最后,本书还附有一份设计模式彩图,可以裁剪,便于参考。

禅宗曰:"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禅的境界本不该用文字来描述,言语也道不明白,但为了传道,悟道者仍要藉言语来说明。

何为禅?一种境界,一种体验,一种精神领域的最高修为。何为设计模式?对面向对象思想的深刻理解,对软件设计方法和编码经验的完美总结。

本书是创造者的心路历程,是实践者的智慧结晶,是得道者的禅悟。它通过幽默风趣的故事和通俗易懂的讲述方式,引导你悟透设计模式的真谛。

如果你在思考下面这些问题,也许本书就是你想要的!

1. 业务分析如此细致,架构设计如此健壮、可靠和稳定,但为何仍然无法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而且生命周期只有短短几年?

2. 为何你的团队协作了多年却始终无法沉淀出可复用的组件或构件?依赖和解耦的标准是什么?如何才能做到既不相互"刺伤",又能相互"温暖"?

3. 架构设计时,如何才能实现高可扩展性和易维护性?如何避免维护成本大于开发成本的悲哀现状?

4. 交易型的系统如何大规模地借用设计模式的思想,以实现高性能、高可靠性的建设目标?

5. 架构设计时,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一个请求者和多个处理者,同时要求二者之间解耦,以便处理者可以动态地扩展",这该如何处理?

6. 如果遇到过这样场景:"多个对象依赖一个对象,该对象状态改变时所有的依赖者都要相应地获得通知,并且要求对象间松散耦合",这该如何处理?

7. 万物皆对象,不可能把每一个对象都分解到原子级别,如何适度地细化对象的颗粒度?怎样界定对象的粒度大小?

8. 同为创建类模式,工厂方法模式和建造者模式都可以创建对象,它们之间有何区别?适用的场景又有何不同?

9. 状态模式和策略模式的通用类图如此相似,在实际的应用场景中如何区分它们?

10. 如何使命令模式和责任链模式完美搭配并建立一个高可扩展性的系统架构,以解决客户端和处理者都参数化的场景?

11. 观察者模式和责任链模式真的没有可比性吗?它们的主要区别何在?实际应用中如何使用?

12. 组合模式只能用来表示部分和整体的关系吗?其扩展出的规格模式是如何实现的?透明的组合模式和安全的组合模式有何区别?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