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tful 操作

来源:互联网 发布:linux 登录日志查询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7 23:03

Rest模式有四种操作,

POST /uri 创建DELETE /uri/xxx 删除PUT /uri/xxx 更新GET /uri/xxx 查看
OPTIONS1、获取服务器支持的HTTP请求方法;也是黑客经常使用的方法。2、用来检查服务器的性能。例如:AJAX进行跨域请求时的预检,需要向另外一个域名的资源发送一个HTTP OPTIONS请求头,用以判断实际发送的请求是否安全。HEAD 查看HEAD 请求允许客户端仅向服务器请求某个资源的响应头, 而不要真正的下载该资源本身,相对于GET速度要快

GET操作是安全的。所谓安全是指不管进行多少次操作,资源的状态都不会改变。比如我用GET浏览文章,不管浏览多少次,那篇文章还在那,没有变化。当然,你可能说每浏览一次文章,文章的浏览数就加一,这不也改变了资源的状态么?这并不矛盾,因为这个改变不是GET操作引起的,而是用户自己设定的服务端逻辑造成的。

PUT,DELETE操作是幂等的。所谓幂等是指不管进行多少次操作,结果都一样。比如我用PUT修改一篇文章,然后在做同样的操作,每次操作后的结果并没有不同,DELETE也是一样。顺便说一句,因为GET操作是安全的,所以它自然也是幂等的。

POST操作既不是安全的,也不是幂等的,比如常见的POST重复加载问题:当我们多次发出同样的POST请求后,其结果是创建出了若干的资源。

安全和幂等的意义在于:当操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时,我们可以不停的重试,而不会对资源产生副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POST操作往往是有害的,但很多时候我们还是不得不使用它。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就是,创建操作可以使用POST,也可以使用PUT,区别在于POST 是作用在一个集合资源之上的(/uri),而PUT操作是作用在一个具体资源之上的(/uri/xxx),再通俗点说,如果URL可以在客户端确定,那么就使用PUT,如果是在服务端确定,那么就使用POST,比如说很多资源使用数据库自增主键作为标识信息,而创建的资源的标识信息到底是什么只能由服务端提供,这个时候就必须使用POST。

关于GET POST 的混淆

先说相同点,只有了解了相同点之后才能理解为什么会发生混淆。两者都能向服务器发送数据,提交的“内容”[注1]的格式相同,都是var_1=value_1&var_2=value_2&….get 和 post 区别如字面,一个是get(获取),一个是post(发送)。get用来告诉服务器需要获取哪些内容(uri+query),向静态页面(uri)请求则直接返回文件内容给浏览器,向一个动态页面请求时可以提供查询参数(query)以获得相应内容。post用来向服务器提交内容,主要是为了提交,而不是为了请求内容,就是说post的初衷并不要求服务器返回内容[注2],只是提交内容让服务器处理(主要是存储或者处理之后再存储)。
get提交的数据是放在url里,目的是灵活的向服务其提交检索请求,可以在地址栏随时修改数据以变更需要获取的内容,比如直接修改分页的编号就跳到另外一个分页了(当然也可能是 404)。post提交的数据放在http请求的正文里,目的在于提交数据并用于服务器端的存储,而不允许用户过多的更改相应数据(主要是相对于在url 修改要麻烦很多,url的修改只要点击地址栏输入字符就可以了),除非是专门跑来编辑数据的。

注意:post和get的安全性在传输的层面上区别不大,但是采用url提交数据的get方式容易被人肉眼看到,或者出现在历史纪录里,还是可能被肉眼看到,都是一些本地的问题。

请求方法比较

1、GET、EAD是获取某资源,是安全的,等幂的,所有UA、Server能够缓存相关信息。
2、GET、HEAD提交信息时,将数据放入到URL中,协议虽为限制其长度,不过一般不超过2K。
3、POST 是对相关资源进行添加操作,是不安全,不等幂的,Server不能缓存相关信息。
4、POST 提交信息是数据放在HTTP实体中,长度受Server配置的限制。
5、在通信中GET的安全性较低,POST的安全性较高。

HTTP请求方法对照表
Restful 常用Api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