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之文档与图的联系

来源:互联网 发布:图像复原的数据集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3 06:43

开发文档的预期读者是写这些文档的意义所在,在软件的生存期中共有11份开发文档。

每份文档的预期读者:

可行性研究报告---系统管理人员(即你的老板,要说服你的老板同意开发这款软件);

项目开发计划---系统分析人员、系统开发人员(系统分析人员即管理人员要编写项目开发计划,之后拿给系统开发人员做参考)

软件需求说明书---开发人员、用户代表(用户提出需求后,开发人员根据这些需求进行开发)

概要设计说明书、详细设计说明书---项目设计人员和项目编码人员(前期工作做好之后,进入设计阶段)

数据库设计说明书---数据库设计师、数据库管理员(开发数据库)

数据要求说明书---数据库设计人员、系统测试人员(数据库中数据类型是系统测试人员测试的重点)

测试计划---系统编程人员、系统测试人员(系统测试人员对系统编程人员所编软件进行测试)

测试分析报告---软件开发人员(测试完成之后,由系统测试人员进行编写测试分析报告,交付软件开发人员进行修改)

项目开发总结报告---软件的开发管理人员(所有工作完成之后,撰写总结报告,交付老板,进行反馈)

用户操作手册---软件的使用用户(就是我们平常买东西里面所带的用户手册,里面详细编写了每个功能以及使用的每个步骤)

开发进度月报---每个分进度的负责人员。


每份文档中都有相对应的图:

可行性研究报告:在对现有系统的分析中:数据流图。数据流图在这篇博客中总结过:

软件工程整体总结

项目开发计划:进度中使用甘特图。甘特图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项目(活动),项目表示在整个期间上计划和实际的活动完成情况。它是一种动态的图。下面是我在网上找的一张甘特图,比较清晰的反应了甘特图的优点,非常直观。


概要设计说明书:处理流程图。这个比较简单,因为我们很早之前就接触过,使用图形表示逻辑思路的一种很好的方法,正所谓千言万语不如一张图。在软工视频中我们了解到程序流程图

程序流程图也称为程序框图,程序流程图使用五种基本控制结构:



详细设计说明书:在说明程序应具有的功能中用到了:IPO图,即输入--处理--输出图。  在流程逻辑中使用流程图以及判定表进行辅助说明。

这是一张IPO图


判定表:用于表示程序的静态逻辑,在判定表中的条件部分给出所有的两分支判断的列表,动作部分给出相应的处理。要求把程序流程图中的多分支判断都改为两分支判断。

数据库设计说明书:实体--关系图(E-R图)

E-R方法是“实体--联系方法”的简称。它是描述现实世界概念结构的有效方法。是表示概念模型的一种方式,用矩形表示实体型,矩形框内写明实体名;用椭圆表示实体的属性,并用无向边将其与相应的实体型连接起来;用菱形表示实体型之间的联系,在菱形框内写明联系名,并用无向边分别与有关实体型连接起来,同时在无向边旁标上联系的类型。这是我在网上找的一张E-R图,很清晰的展示了E-R图里面的框架。


1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