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古长空,一朝风月

来源:互联网 发布:淘宝店铺转让合同范本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28 04:37

禅家云, “万古长空,一朝风月”,到底所指何意?我觉得此处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层含义当然是指一朝风月,万古长“空”了。大才子苏东坡在《赤壁怀古》中曾叹曰: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稼轩居士辛弃疾亦曾发出,“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的感怀;而杨慎在《临江 仙》中更是一语道破: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看时空变迁,斗转星移;沧海桑田,物是人非。人生如梦,纵然笑傲江湖,英雄 一世,最终也不过是一抷黄土,几根白骨而已。一朝风月中的荣华,成就和美誉,终究归于永恒空寂。我们不必执着,贪恋,纠缠于一朝风月中而不能释怀,因为一 切本空。

一朝风月,万古长“空”。 中国古典文学最伟大的作品之一《红楼梦》可称得上是最好的注解了。鲁迅在评点《红楼梦》时曾说,“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 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而我则看到无常变迁。我想曹雪芹的本意大概也是如此吧。世事无常,人生如梦,《红楼梦》三个字,最耐人寻味之处便在于一 个“梦”字。繁华散尽,红楼一枕,不过一场无常之梦!“无常实在不可免,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是青春无常;人寿如朝露,去日只苦多,是生灭无 常;秋风萧瑟,草木摇落,是时序无常,总之,因缘所生法,生灭代谢,迁流不息,原是必然之理。人生的过程,更是百感忧其心,万事劳其形,笙歌沸腾处原是一 场幻境界,声稀味淡中才觅得一些真消息。”然而世人迷失沉溺其中,不能醒来。何也?因为人们始终执着有一个“我”在。

说到底,人生一切烦恼痛苦,恩怨纠葛的的根源都是因“我”而起。佛教认为人生如苦海,那么苦从何来?从执着来!“执着”从哪里来的呢?从“我”来的,我的 身体,我的财富,我的名声,我的地位,我要占有它,我要得到它。不仅俗世中人如此,连修行人也一样着了我相,念念都没有离开“我”,我修福,我供佛,我修 行,我种善根,事实上,哪里有一个“我”在呢?对于修行人来说,不能破除我执,就永远无法见到自性,修成正果。

我本非我。我是谁?谁是我?这个镜子中的我真的是我吗?这个别人眼中的我真的是我吗?这个纠缠于烦恼痛苦,七情六欲之中的我真的是我吗?说到最根本的我们 的身体,佛曰此为“我相”,我相并不是我啊。打个比方,我相只是我的房子,并非房子中的主人;我相只是灯泡,并非光明本身。前面所说的种种我相,即一切生 理我,家庭我,社会我都并非是我。那么我的思想情感,我的思维意识,即所谓的我的心,这个是我吗?也不是。这些其实只是心的假相,心之感受,并非心之本 体,是妄念而非真心。真心即是心之本体,它是灵光独耀,迥脱尘根;如如不动,一尘不染的。这个“如如不动,一尘不染”的心之本体才是真我呀。一切相均是假 象,而非真实。我们的色身,自幼至老,都在新陈代谢,它时时变迁,从一生下来的小不点,到少年,到青年,到中年,再到老年,直至死亡,是一直处在成长,衰 老的变化过程中的,一刻不曾停留。中国的文字真是很奇妙,把摄影称之为照相,照的是我们的“相”呀,不是我们的“体”。“我相”是会变化的,我们的思想, 念头,情感也是时时变迁,刻刻不停,一天到晚,什么时候停过?相随缘生,缘聚相现,缘散相灭。一如节日夜空绽放的焰火,昙花一现,转瞬既逝。相是生灭变 迁,无法把握,亦无法留住的。会有恒久不变的名相吗?老子说,“名可名,非常名”。说的即是一物多相与多名,例如一只青蛙,它未来将是蝌蚪,本来有尾巴, 成体后尾巴则会消失。这一系列的变态,就是一物多相。又如一条蚕,它本来是茧,后来是虫,最后又成为蚕蛾。这也是一物多相。世界上所有事物的存在,实质上 都是一物多相的。由于多相所以多名,例如蝌蚪,蟾蜍(有尾蛙类),青蛙(无尾蛙)等等。相会变化,但本体不变。故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但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世人不明其中道理,迷己逐物,认假为真,执迷于种种外相,境界之中而无法自拔。能够看清这一点,超脱出来者,便是一个具有人生大智慧的悟者。

庄子便看透了这一点。佛曰 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一切相均是假相。庄子亦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这里的“己”,“功”,“名”都是外相,所以说一个悟道者必然是“无我,无功,无名”,无一切执着。但我们在生活中总是念念有我,时时恃功,处处仗名。我 们总是执着,执着于我的财富,我的名声,我的地位,我的一切。所以倘若得不到,我们就会烦恼万分,郁闷失落;当一旦失去这一切,我们就会痛不欲生,生不如 死。事实上,穿透历史的风云,淌过岁月的沧桑,我们会发现人生一切荣辱穷达,得失毁誉,不过是过眼云烟;世间一切爱恨情仇,是非恩怨,到头也只是一场空。 在我们今天看来是天大的事情,日后也许只会淡淡付之一笑。曾经听过这么一则“六尺巷”的故事

清代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是安徽桐城人,张英老家的家人修治府第,因地界的问题与邻居吴宅发生了争执,两家在当地都是名门望族,谁也不甘示弱。双方发生纠纷,告到县衙。张英的家人遂驰书京都,企图借相府炙手可热的权势压倒吴家。张英见信后,立即批诗寄回。其诗曰:“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张英的家人接信后依照他的意思,在原地界上让出了三尺土地,以示不再相争。邻居看到张家这样处理此事,自觉也有不妥之处,遂仿效张家又让出了三尺土地。于 是便形成了一条六尺宽的巷道。“六尺巷”是个宣扬宽容与谦让精神的故事,一时传为美谈。而此诗的背后,其实是大学士张英对于“一朝风月,万古长空”的深刻 领悟。 

破除我执,是生活的大智慧。中国人很爱面子,平日里喜欢摆摆架子,充充好汉,倘有了些身份地位,便更是放不下身段,总是端着,拿着,比着,颜面是比天还大 的事情。当别人态度不好,或一句话不中听,马上起计较心,乃至起嗔恨心。而事实上,一个真正聪明的人总是善于自嘲,富有幽默感的。切记别太拿自己当回事! 当然要做到这点确实不容易,因为我们总是太把自己当回事,所以受不得半点委屈或羞辱。有句老话怎么说来着?士可杀而不可辱!所以在佛教“六度”修行中 ,最难做到的便是“忍辱”了。对于辱,禅师们又是如何应对的呢?昔日寒山问拾得曰:“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厌我,骗我,如何处置 乎?”拾得云:“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忍辱的工夫,就是要不但能忍,甚至连忍的念头也拿掉,心平如 水,清净自然。

白 隐禅师是一位有道高僧。他住所附近有一杂货铺 ,铺主的女儿长的非常漂亮。有一天,铺主发现自己的女儿 肚子大了起来,吃惊之余,追问孩子的父亲是谁。女孩起先不说,后来实在撑不下去,就说出了白隐的名字。铺主大怒,气冲冲的找到白隐禅师质问。白隐禅师听 后,只淡淡的说了一句:“是这样的吗?”孩子出生后,就被送到白隐禅师哪儿照料----------此时白隐禅师已经名声扫地,但他并未作任何辩解。他默 默的忍受着各种白眼非议,从邻居那里弄到了孩子所需的一切东西,悉心照料着这个幼小的生命。 
一年之后,铺主的女儿实在受不了良心的责备,终于将真相告诉父母--------孩子的父亲是村外的一个年轻人。铺主得知真相后大吃一惊,立即找到白隐禅 师,向他表示深深的 歉意,并将孩子领回,同时恳请禅师的宽恕。白隐禅师把孩子送还他们,又只淡淡的说了一句:“是这样的吗?” 
我每次读到这则禅宗故事时都深受感动, 古人云,当可怨,可怒,可辩,可诉,可喜,可愕之际,其气甚平,此乃多大涵养!智者曰:“冤不怒,誉不喜,超然物外!两次‘是这样的吗 ’意味深长 ,非大境界人不能言。”

说到执着, 除了“我执”外,还有“法执”。如果说我执难破,法执就更是难除了。我们这个世界之大,国家或地区之间,民族,宗教,信仰之间,是如此的不同。每个人的成 长经历,思想个性,信仰追求不尽相同,也就是说每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是不尽相同的,因而导致这个世界充满了矛盾,纷争和博弈。人们总以为自己是 正确的。所以凡是遇到与自己不同观点,看法的人,便群起而攻之,大加鞑伐。以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别人,大而言之,象美国人评击伊朗,朝鲜,古巴是流氓国家, 喜欢对别的国家指手画脚,横加干涉,喜欢把自己的那一套人权观,价值观推行到全世界,强加给别人头上;小而言之,象文人相轻,就是这样的臭毛病。所以王 朔瞧不起李敖,李敖瞧不起余秋雨,十博士联名抵制于丹,文人之间的谩骂攻击,还会少吗?还有,大凡权威或成功人士,囿于过去的成功经验,知识阅历,特别容 易形成思维定势,往往固执己见,听不进别人的建议或意见。这也是法执。所谓大道无遮拦,智者从来都是以开放的心态面对一切问题。“空”是人生的大智慧,但人们心里却总是塞满了各种东西,不知道清空自己。以致头脑,思维,情感充满种种成见,执着,偏见,心智蒙蔽,思维堵塞,见不到“道”了。

有 这么一则老生常谈的故事,一名还在求学的年轻人偶然在树林间遇到了一位智者,便要向他求教。"我们一边品茶一边慢慢说吧。"老者说到。他们刚一坐下,年轻 人便迫不及待地问起了问题。就在他正在滔滔不绝的时候,他注意到他的茶杯已经满了,老者却还浑然不觉继续倒茶,满出的茶水已经浸湿了他的衣襟。"茶杯早已 满了,为何您还继续倒茶呢?"年轻人不解的问。那位智者笑答:"你的脑子早已满了,为何你还继续提问题呢?"

道须通流。执着的状态必定是阻塞的状态,开放的状态必定是空的状态。中医讲“痛则不通,通则不痛”,这里通在其本质上是空。在心理状态中,一个人若能真的 作到空,他就不会被外界的言辞所打扰,被外部的境界所影响。一个虚心的人,一个无私的人,外界的东西都会来,外界的东西都会去,这是得道者的心态。一切随顺自然,“风来竹面,雁过长空”,事来则应,过去不留,心不为外境所动。佛家叫做如如不动。事情来了,则自如应接,妥善处置;事情过去了,心中不留任何痕迹,决不执著,贪求,耿耿于怀或烦恼丛生


世人往往执着于事物的外在形象而看不到空的实质,但对于智者而言,他们的慧眼总能识破洞察其中玄机。现代科学已经证实,“有”在本质上是由虚空构成的。我 们脚下的地球从表面看是充实的,但如果除去那些构成地球的分子与原子的空隙,它的直径只有100米,而非1300万米。方迪说,“正因为人体是由虚空构成 的,我才能够在火化之后,被装进一个火柴盒里。”老子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里无即是指空,有来源于空,但空不是指“没有”,着个世界上不 存在“没有”,空即是有,它只是万事万物存在的另一种形态而已。空与有是两端,有是显态,空是隐态。《心经》云:“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 色。受想行识, 亦复如是。”空是存在的根本特征,存在是由空组成的。如果不能认识到这点,一个人就不能充分觉悟。对此,禅师们又是如何理解的呢?

善导一日与仰山玩月,仰山问:“这个月尖时圆相向什么处去?”善导说:“尖时圆相隐,圆时尖相在。”认为尖时圆相隐潜地存在,圆时尖相仍在圆中,尚是就知见而言。

后来云岩说:“尖时圆相在,圆时尖相无。” 认为尖时虽不见圆相,而圆相不失;而月圆之时,尖相尚未形成。这仍是就知见而言。两位禅师的解释虽然不同,但都胶着于形象。

后来道吾禅师说:“尖时亦不尖,圆时亦不圆!”这就超越了形象。因为尖圆的相状,只是相互对待而言。如果在尖时心中没有圆相与它对待,又何以知其为尖为 圆?尖圆皆无自性,绝去相待,则尖无尖相,圆无圆相。这才是禅悟的境界。

一轮圆月,但以佛眼观之,诸法无常,诸相非相,圆缺只是相对的概念,圆缺均幻,悲喜皆空。

佛曰万法惟空,生活的智慧必须以破除障碍为前提,要放下一切牵挂执着,明了解脱和空。然而说到一切皆空,是不是容易被认定为一无所有呢?

大珠禅师的弟子在听完他对解脱和空的解释之后说:“我知道了,空的要义就是毕竟一无所有。”

大珠禅师说:“毕竟是你自己,不是毕竟一无所有。”这位弟子恍然大悟,高兴的离去。从大珠禅师的话语中,我们知道空和解脱,是要归到实实在在的自己,而不是把自己的本质和真我也否定掉。

万古长空,一朝风月。如果说其第一层含义所指为 “空”,那么第二层含义则是说“有”,此处之有,乃是“真空妙有”。从修行的角度而言,把心里头的一切障碍,烦恼,欲望等加以清除,这个功夫就是"真空 ",然后依据自己本然的天性,自在地生活,好好地实现自我,那就是"妙有".故宋朝的善能禅师说:不可以一朝风月,昧却万古长空;不可以万古长空,不明一朝风月。杨慎词云:“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此处其实亦有两层意思,空与不空。是非成败转头,此谓之空也。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此谓之不空也。不空的是什么?是你的“真如本性”,是那个“真我”,是你洗尽一切浮华之后生命的本质。佛法讲空,四大皆空,但若执着空,是顽空,枯空,死空。从中复有,是空中妙有。

我们说要破除一切执着,因为凡是执着便是以偏概全,便不能智慧圆满。以偏概全的毛病在不同的人身上体现是各不相同的,明星大腕以名气衡量一切,达官权贵以 权力衡量一切,有钱人以金钱多少来衡量人,有知识的人以学问高低来衡量人,漂亮女孩以容貌美丑来衡量人,但只要是用外在物作为标准衡量,世界必定是偏向, 不全面,不完整的。当有一天,我们认识到诸相皆空,抛弃外在的东西,回过头来进入内在时,他的“骑驴觅驴”的毛病便好了。但这时最怕染上的便是“骑驴不肯 下”,当你证到“空”的境界以后,你会有一种生命觉醒,身心顿悟的大喜悦,但如果贪恋执着于这种境界,那就是“骑驴不肯下”。

文慧禅师得道后上堂讲法,一僧问:“如何是禅?”

文慧禅师答道:“入笼入槛”。

僧拍手称赞。

文慧禅师又道:“跳得出是好手”。

僧犹豫未答。

文慧禅师大声道:“了”。

对于真悟者而言,禅法虽然高妙,习禅则如入槛笼。修禅者虽脱尘世之绊,又着禅法之缚。惟有某一日从禅之虚象中跳出,身上了无禅家痕迹,方是真正“了”断。

万古长空,一朝风月。静以纵观,省察当前。“万古长空”把时空拉得很长很远,“一朝风月”则把时空凝聚到眼前当下。 “一朝风月”即是当下,即是一时,此“一时”也,凝聚过去,现在,未来于当下的刹那。佛在《金刚经》上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末来心不可得”, 因为这不是事实真相,事实真相是“一时”,而不是“三时”。我们都生活在三时中,有过去、现在、未来的分别和概念,而不生活在一时里。一是如如不动,是不 二法门,是觉,二就迷了,现在我们还来个三。如果真能证得“一时”,那么对于时间就自在了。但就这么一个问题,竟然难倒了一位大禅师。

唐 朝有一位德山宣鉴禅师,在北方研究《金刚经》,下了很深的功夫,注解出一部《青龙疏抄》,天下丛林都公认他是第一流的法师,人称“周金刚”。他听说南方提 倡“顿悟成佛”,很不以为然,就带着《青龙疏抄》南下,准备破除六祖顿悟的禅法。德山一路晓行夜宿,辛苦跋涉,一日在路上走累了,看见路边有个卖饼的小 店,他腹中饥饿,想买几块点心充饥。店里的老婆婆看见德山进来,就笑着迎接:“法师你肩上挑的是什么呀?”“这个,是我注解《金刚经》的书。”德山禅师 道。老婆婆说:“我读《金刚经》,正有一句不懂,想请师父为我解答,师父如答得上来,便实施与点心。若答不出来,且别处去,不给点心。”德山大笑:“请说 来听听!”老婆婆于是问道:“《金刚经》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请问师父:您现在要吃点心,您点的是哪种心啊?”德山顿时愕然, 不知如何回答。

三心一体,当下即是。在禅宗里,心的一刻就是永恒,永恒也只在一念之间。佛教轮回观认为,人的生命不只是限于现在这一生,还有前生和后生。然而在禅宗那 里,三世的观念已被超越。李商隐《题僧壁》:“若信贝多真实语,三生同听一楼钟。”过去、现在、未来三世,都凝聚成当下的刹那,不可分辨,也毋庸去分别。 在这一瞬间,超越了一切时空、因果。

万古长空,一朝风月。在现实生活中,一朝风月之“有”须落实于当下一刻之中。

有和尚问崇慧禅师:“达摩未到中国之前,中国有没有佛法?”禅师答:“没来之前的事暂且搁著, 你自己的事怎么样了?”和尚不解,崇慧禅师又说: “万古长空, 一朝风月。” 对修行人来说, 不要管它万古长空, 只管一朝风月就可以了。

崇慧禅师答以 “万古长空, 一朝风月”, 是点明对方不管目前、现在、 当下, 却想到那么长的时间、 那么大的空间, 完全不切实际。 一朝风月是万古长空中的一点一段, 但若无这一点一段, 就没有著力处。 若要体会万古长空, 必须从你自己认识起 , 你自己是什么? 真正破除了我执,把自己放下了,才能发现万古长空。 看你现在是万古长空呢 ? 还是一朝风月?如果你现在是一朝风月,也就是说, 你努力于现在, 就不会想到要问这个问题。 如果你现在是万古长空, 也就是功夫作好 了, 即与万古长空合而为一, 也不必问这个问题。

所以你的问题是多余的,不应该问的。就算我告诉你达摩来之前中国有禅法或没有禅法, 跟你也完全没有关联。这句话对于我们来讲也是一样的,我们常讲「现实、现实」, 现在目前才是最实在的,离开现在目前,不论讲什么都不切实际!

戈国龙说,我们的头脑总是在回顾过去,在构思将来,却很少安心于现在。但对于悟道者而言,生活于现在是唯一真正的生活!过去已经消失,我们所有的只是记 忆;未来还没有来到,我们有的只是想象。而我们活在现在,活在当下,我们就是生活在永恒之中。因为现在不属于时间,我们面临的只能是永恒的“当下”。当下 不是一个固定的时段,而是永恒的瞬间。时间只是人们头脑分别的产物,一旦我们生活于现在,头脑就消失了,时间性也不复存在了。时间是人的现象,无时间是开 悟的境界。无时间并不是在说任何外在客观性的消失,它只意味这时间第一次以无分别的整体在觉悟者身上显现!人第一次破除了对日常生活时间的执着,第一次生 活于永恒之中。

故曰:万古长空,一朝风月;一朝风月,万古长空。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