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的概述

来源:互联网 发布:java怎么保留三位小数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3 09:07

这篇文章主要是对操作系统概述知识点的记录(复习期末考啊~~~~),同时希望以后用到的时候方便查阅。操作系统的概述主要会从以下几个知识点来简单的说一下,错误之处还请指教:


  • 操作系统的概念
  • 操作系统的历史
  • 操作系统的特性
  • 操作系统的分类
  • 操作系统的硬件环境
  • 操作系统的界面形式
  • 操作系统的运行机理

操作系统的概念

  • 操作系统的地位
  • 操作系统的作用
  • 操作系统的定义

    操作系统的地位:操作系统是一个运行于系统硬件层之上,其他系统软件层之下的一个系统软件(注意:操作系统还是属于软件范畴)。操作系统是与计算机硬件关系最为密切的一个系统软件,是对硬件部分的第一次扩充。

    操作系统的作用:操作系统主要有两大作用,第一是管理系统中的各种资源(CPU、内存、设备、文件),操作系统是资源仲裁者,它负责在资源的各个程序间调度,保证系统中的各个资源得以充分利用;第二是为用户提供友好的界面(API、GUI、行式命令)。

    操作系统的定义:操作系统的定义只有非形式化的定义:地位+作用。即:操作系统是一个运行于系统硬件层之上,其他系统软件层之下的一个系统软件,使得管理系统中的各种软件和硬件资源得以充分利用。


操作系统的历史

  • 操作系统的产生
  • 操作系统的完善
  • 操作系统的发展

    操作系统的产生:手工操作阶段->批处理阶段->执行处理阶段

    手工操作阶段(20世纪40年代),缺点:用户在其处理的整个过程中独享系统中的全部资源,手工操作所需的时间很长。
    在此阶段取得的主要成就是:汇编语言和汇编系统的出现。

    批处理阶段(20世纪50年代):是为了克服手工操作阶段的缺点,摆脱人为干预,实现自动化。
       - 联机批处理
            优点:实现了作业之间转化的自动化,大大缩短了手动操作的时间。
            缺点:在批处理中作业由读卡机到磁带机的传输需要有处理机完成,由于设备的传输速度远远小于处理机的熟读,所以传输过程中浪费了很多的时间。
        - 脱机批处理
            为了克服联机批处理的缺点。思想是:把输入输出操作交给一个功能单纯的卫星机去做,使主机从繁琐耗时的输入输出中解脱出来。
    在此阶段取得的主要成就是:输入输出标准语言、高级语言编译程序、连接配置程序。
    批处理操作是操作系统的雏形。

执行系统阶段(20世纪60年代初期):
批处理阶段发展到脱机批处理还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如需要额外的卫星机、磁带机的装卸需要手动操作。
20世纪60年代初期,硬件取得了两个重要的发展:一是通道(I/O处理机)的引入,而是通道中断主机功能的出现。
执行系统是操作系统的初级阶段。

操作系统的完善:

  • 多道批处理系统(20世纪60年代初期)
    执行系统出现不久,人们发现内存中同时存在多道作业是有利的。当一道作业因为等待I/O传输完成而暂时不能运行时,操作系统可以把处理机资源分配给另一道可运行的程序。

  • 分时系统(20世纪60年代初期和中期)
    多道批处理系统否定并替代了手工操作,是一种脱机操作方式,但多道批处理系统出现不久,程序员发现任有联机操作的必要,否则无法了解作业的执行情况并对其进行动态控制。如果批处理中出现错误不能及时修改,必须等批处理执行输出后才能从输出报告中得知错误的存在,并对其修改,再次提交,也就是说脱机方式不利于程序的动态调试。

  • 实时处理系统(20世纪60年代中期)
    计算机从科学计算到商业数据处理,eg:医疗诊断、航班订票。

  • 通用操作系统(20世纪60年代后期)
    将多道批处理、分时、实时等功能结合在一起,构造除了多功能通用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的特性

  • 并发性
  • 共享性
  • 异步性
  • 虚拟性
    其中,并发性和共享性是操作系统最终要的两个特性,所有的OS都必须具备。
    并发和并行的区别:并发是宏观上的,而并行必须是微观的。

操作系统的分类

  • 多道批处理操作系统
    目标: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吞吐量,特点:多道、成批。
    输入井和输出井的主要目的有两个:协调输入输出设备速度与处理器速度之间的差异;为作业调度提供有利的条件,如果没有输入井,系统只能按自然次序处理作业,设置输入井后,系统可以根据调度的需要在输入井中选择进入内存的作业,使得内存中运行的作业搭配合理。

  • 分时操作系统(三个特性:多路性、交互性、独占性)

  • 实时操作系统(两个特性:及时性、可靠性)
        实时控制
       实时信息处理

  • 通用操作系统

  • 单用户操作系统
  • 网络操作系统
  • 分布式操作系统
    -分布式操作系统是网络操作系统的更高级形式,他保持网络操作系统的全部功能,同时具备以下新特性:统一的操作系统、资源的进一步共享、可靠性、透明性

  • 多处理器操作系统

  • 嵌入式操作系统
  • 多媒体操作系统
  • 智能卡操作系统
  • -

操作系统的硬件环境

  • 定时装置
        1.绝对时钟(不发生中断)
        2.间隔时钟(每个固定的时间,会发生一次时钟中断)

  • 系统栈

  • 特权指令与非特权指令
  • 处理器状态(管态和目态)及状态转换
  • 地址映射机构
  • 存储保护设施
  • 中断装置
  • 通道与DMA控制器

操作系统的界面形式

  • 交互终端命令
  • 图形用户界面
  • 作业控制语言
  • 系统调用命令
        系统调用命令通常可分为以下几类:
        1.与文件相关的系统调用命令,如建立文件、撤消文件、打开文件、关闭文件、读写文件;
        2.与进程相关的系统调用命令,如创建子进程、撤销子进程、跟踪子进程;
        3.与进程通信相关的系统调用命令,如发送消息、接收消息、发送信件、接收信件;
        4.与资源相关的系统调用命令,如申请资源、释放资源。
1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