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整理

来源:互联网 发布:安卓改定位软件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19:13

1.分层与对应的协议

看下面图就一切了然了。
最下面的一层是网络层,包括IP,ICMP,ARP等等。
第二层是传输层,包括TCP,UDP
第三层是应用层,包括BGP,FTP,TELNET等等(MTME是通用因特网邮件扩充,是在电子邮件协议SMTP的基础上提出的。也是应用层协议)。

2.网络中的时间计算

RTT(Round-Trip Time): 往返时延:在计算机网络中它是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表示从发送端发送数据开始,到发送端收到来自接收端的确认(接收端收到数据后便立即发送确认),总共经历的时延。
网络延迟是指各式各样的数据在 网络介质 中通过 网络协议 (如TCP/IP)进行传输,  传输介质 中传输所用的时间,即从 报文 开始进入网络到它开始离开网络之间的时间。


3.网络七层


物理层:通过媒介传输比特,确定机械及电气规范(比特Bit)

数据链路层:将比特组装成帧和点到点的传递(帧Frame)

网络层:负责数据包从源到宿的传递和网际互连(包PackeT)

传输层:提供端到端的可靠报文传递和错误恢复(段Segment)

会话层:建立、管理和终止会话(会话协议数据单元SPDU)

表示层:对数据进行翻译、加密和压缩(表示协议数据单元PPDU)

应用层:允许访问OSI环境的手段(应用协议数据单元APDU)


4.在网络7层协议中,如果想使用UDP协议达到TCP协议的效果,可以在哪层做文章?

因为UDP要达到TCP的功能就必须实现拥塞控制的功能,而且是在路由之间实现,这个在底层明显是做不到拥塞控制的,在应用层也是做不到的,因为应用层之间和应用程序挂钩,一般只能操控主机的程序,而表示层是处理所有与数据表示及运输有关的问题,包括转换、加密和压缩,在传输层是不可能的,因为你已经使用了UDP协议,无法在本层转换它,只有在会话层.
        会话层(SESSION LAYER)允许不同机器上的用户之间建立会话关系。会话层循序进行类似的 传输层 的普通数据的传送,在某些场合还提供了一些有用的增强型服务。允许用户利用一次会话在远端的分时系统上登陆,或者在两台机器间传递文件。 会话层提供的服务之一是管理对话控制。会话层允许信息同时双向传输,或任一时刻只能单向传输。如果属于后者,类似于物理信道上的半双工模式,会话层将记录此时该轮到哪一方


5.网络端传输采用大端模式(小端->小小,低地址在低位)

X86 系列 CPU都是 little-endian 的,所以int 型变量值为 0x78563412, 网络发送数据时,采用大段,先发送高位再发送低位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