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向东Java视频学习笔记【Day11-Day13 多线程】

来源:互联网 发布:2016网络棋牌赌博大案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06:44

Java_Day12 多线程01

进程:正在进行中的程序(直译).

线程:就是进程中一个负责程序执行的控制单元(执行路径)

一个进程中可以多执行路径,称之为多线程。

一个进程中至少要有一个线程。

开启多个线程是为了同时运行多部分代码。

每一个线程都有自己运行的内容。这个内容可以称为线程要执行的任务。


多线程好处:解决了多部分同时运行的问题。

多线程的弊端:线程太多回到效率的降低。

其实应用程序的执行都是cpu在做着快速的切换完成的。这个切换是随机的。

JVM启动时就启动了多个线程,至少有两个线程可以分析的出来。

1,执行main函数的线程,

该线程的任务代码都定义在main函数中。

2,负责垃圾回收的线程。

 

主线程结束了,JVM就结束了是错误的想法。还有别的线程在进行,所有的线程结束了,JVM才结束了。

 

电脑中CPU一次只能运行一个线程,但是他在多个线程中不断快速切换,让人们感觉到可以多个线程同时运行。

如何创建一个线程呢?

创建线程方式一:继承Thread类。

步骤:

1,定义一个类继承Thread类。

2,覆盖Thread类中的run方法。

3,直接创建Thread的子类对象创建线程。

4,调用start方法开启线程并调用线程的任务run方法执行。

可以通过ThreadgetName获取线程的名称Thread-编号(0开始)

(当线程对象创建时,就已经进行了编号,并且已经创建了线程,但是没有开始运行线程)

主线程的名字就是main

创建线程的目的是为了开启一条执行路径,去运行指定的代码和其他代码实现同时运行。

而运行的指定代码就是这个执行路径的任务。

jvm创建的主线程的任务都定义在了主函数中。

而自定义的线程它的任务在哪儿呢?

Thread类用于描述线程,线程是需要任务的。所以Thread类也对任务的描述。

这个任务就通过Thread类中的run方法来体现。也就是说,run方法就是封装自定义线程运行任务的函数。

run方法中定义就是线程要运行的任务代码。

开启线程是为了运行指定代码,所以只有继承Thread类,并复写run方法。

将运行的代码定义在run方法中即可。

如果25行改成d1.run(),虽然有了线程,但是JVM把他当做一个普通的run方法执行,只有一个main主线程,并没有运行多线程,改成d1.start()之后,多线程才开始运行


Thread.currentThread() --->>当前线程


本来栈内存中只有一列,多线程后,有好几列

Java_Day13 多线程02

CPU执行资格:可以被CPU处理,在处理队列中排队

CPU执行权  :正在被CPU处理


创建线程的第一种方式:继承Thread类。

 

 

<pre name="code" class="cpp">第一种方法原理:class Thread //Thread源代码内容{private Runnable r;Thread(){   //无参构造函数}Thread(Runnable r){//有参构造函数this.r  = r;}public void run(){//创建if(r!=null)r.run();}public void start(){//线程开始run();}}class SubThread extends Thread{   //第一种方法继承Threadpublic void run(){System.out.println("hahah");}}{  //main函数内容SubThread s = new SubThread();  //创建无参的thread类对象s.start();}


创建线程的第二种方式:实现Runnable接口。

1,定义类实现Runnable接口。

2,覆盖接口中的run方法,将线程的任务代码封装到run方法中。

3,通过Thread类创建线程对象,并将Runnable接口的子类对象作为Thread类的构造函数的参数进行传递。

为什么?因为线程的任务都封装在Runnable接口子类对象的run方法中。

所以要在线程对象创建时就必须明确要运行的任务。

4,调用线程对象的start方法开启线程。

package day12;class Demo2 implements Runnable //准备扩展Demo类的功能,让其中的内容可以作为线程的任务执行。// 通过接口的形式完成。{public void run() {show();}public void show() {for (int x = 0; x < 20; x++)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 x);}}}public class ThreadDemo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Demo2 d = new Demo2();Thread t1 = new Thread(d);//如果是new thread(); thread会运行他自己的线程,不是我们的d线程Thread t2 = new Thread(d);t1.start();t2.start();}}

.10第二种方法和第一种方法的原理

 

class Thread //Thread源代码内容{private Runnable r;Thread(){   //无参构造函数}Thread(Runnable r){//有参构造函数this.r  = r;}public void run(){//创建if(r!=null)r.run();}public void start(){//线程开始run();}}class ThreadImpl implements Runnable{public void run(){System.out.println("runnable run");}}{    //main主函数内容ThreadImpl i = new ThreadImpl();Thread t = new Thread(i);//有参的threadt.start();}

.11第二种方法的好处

Runnable

就是一种将线程任务进行封装

实现Runnable接口的好处:

1,将线程的任务从线程的子类中分离出来,进行了单独的封装。

按照面向对象的思想将任务的封装成对象。

2,避免了java单继承的局限性。

所以,创建线程的第二种方式较为常用。

 

第一种的局限性:

如果这个类本身是一个Zi子类,已经继承了父类Fu,再继承Thread变成多继承,这是JAVA不允许的,所以第一种方法有局限性。

 

.12买票系统

 

.13-多线程(线程安全问题的现象)

.14-多线程(线程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

 

线程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

1,多个线程在操作共享的数据。

2,操作共享数据的线程代码有多条。

当一个线程在执行操作共享数据的多条代码过程中,其他线程参与了运算。

就会导致线程安全问题的产生。

 

 

.15-多线程(同步代码块)LOCK同步锁)

解决思路;

就是将多条操作共享数据的线程代码封装起来,当有线程在执行这些代码的时候,

其他线程时不可以参与运算的。

必须要当前线程把这些代码都执行完毕后,其他线程才可以参与运算。

 

java中,用同步代码块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同步代码块的格式:

synchronized(对象)  任意一个对象,但是一定要一个

{

需要被同步的代码 ;

}

 

class Ticket implements Runnable//extends Thread{private  int num = 100;Object obj = new Object();public void run(){while(true){synchronized(obj){if(num>0){try{Thread.sleep(10);}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sale...."+num--);}}}}}

同步的好处:解决了线程的安全问题。

同步的弊端:相对降低了效率,因为同步外的线程的都会判断同步锁。

同步的前提:同步中必须有多个线程并使用同一个锁。

 

.18同步函数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add(int num)//同步函数{sum = sum + num;try{Thread.sleep(10);}catch(InterruptedException e){}System.out.println("sum="+sum);}

同步函数的锁是this

同步函数和同步代码块的区别:

同步函数的锁是固定的this

同步代码块的锁是任意的对象。

 

建议使用同步代码块。因为用this就固定了锁,没有灵活性。

 

. 20-多线程(验证静态同步函数的锁)

静态的同步函数使用的锁是  该函数所属字节码文件对象

可以用 getClass方法获取,也可以用当前  类名.class表示。

.21多线程下的单例模式

详见我的博客 http://blog.csdn.net/qq_24653023/article/details/51706972

Java_Day14 多线程03

等待/唤醒机制。

涉及的方法:

1wait():让线程处于冻结状态,被wait的线程会被存储到线程池中。

2notify():唤醒线程池中一个线程(任意).

3notifyAll():唤醒线程池中的所有线程。


这些方法都必须定义在同步中。

因为这些方法是用于操作线程状态的方法。

必须要明确到底操作的是哪个锁上的线程。


为什么操作线程的方法wait notify notifyAll定义在了Object类中?

因为这些方法是监视器的方法。监视器其实就是锁。

锁可以是任意的对象,任意的对象调用的方式一定定义在Object类中。

notify:只能唤醒一个线程,如果本方唤醒了本方,没有意义。而且while判断标记+notify会导致死锁。

notifyAll解决了本方线程一定会唤醒对方线程的问题。

1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