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垃圾回收机制分析

来源:互联网 发布:怎么设置软件锁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7 00:50

java垃圾回收机制分析

一、JAVA GC介绍
垃圾收集器(Garbage Collection,GC),内存释放就是通过GC完成的,不需要程序员手动去调用方法去启动GC,虽然可以通过调用System.gc()来启动,但是这个不能保证一定会发生垃圾回收,由于不同的jvm有着不同的GC策略,它只能回收无用并且不再被其它对象引用的那些对象所占用的空间。

二、JAVA GC相关知识
垃圾回收是释放内存,所以我们先了解下内存分配。
首先内存区域可分为:

l 寄存器:JVM内部虚拟寄存器,存取速度非常快,程序不可控制。 l
栈:保存局部变量的值,包括:1.用来保存基本数据类型的值;2.保存类的实例,即堆区对象的引用(指针)。也可以用来保存加载方法时的帧。 l
堆:用来存放动态产生的数据,比如new出来的对象和数组。注意创建出来的对象只包含属于各自的成员变量,并不包括成员方法。因为同一个类的对象拥有各自的成员变量,存储在各自的堆中,但是他们共享该类的方法,并不是每创建一个对象就把成员方法复制一次。
l
常量池:JVM为每个已加载的类型维护一个常量池,常量池就是这个类型用到的常量的一个有序集合。包括直接常量(基本类型,String)和对其他类型、方法、字段的符号引用(1)。池中的数据和数组一样通过索引访问。由于常量池包含了一个类型所有的对其他类型、方法、字段的符号引用,所以常量池在Java的动态链接中起了核心作用。常量池存在于堆中。

而我们讨论较多的是堆 栈,上面已经分析了这两部分存储内容,那么到底垃圾回收是回收那部分啦?
答案是堆中的对象占用的空间,栈中所占用的空间会在程序不再该变量的作用范围后就自动释放。而堆中的话,需要判断是否有其他的引用变量对该对象引用,然后在jvm发起垃圾回收时才会去进行内存释放。

说到堆栈,可能还有一个问题需要注意下就是我们==和equals的区别
对于存储在栈内的基本数据类型来说,可能这两个没什么区别
而对于储存在堆内的数据对象来说,==表示的是两个对象的引用地址和内容都相等,equals只是内容相等。另外对象的引用地址和hashcode的关系,他们不是一个东西,还是从的是通过将该对象的内部地址转换成一个整数来实现的,所有对象都有一个hashCode()的方法,HashCode 的用途是为了方便快速地查找对象

既然了解垃圾回收回收那部分存储对象,然后我们来了解下垃圾回收的策略
垃圾收集的目的在于清除不再使用的对象
首先垃圾回收机制是怎么确定不再使用的对象的啦?
1、引用计数
引用计数存储对特定对象的所有引用数,也就是说,当应用程序创建引用以及引用超出范围时,jvm必须适当增减引用数。当某对象的引用数为0时,便可以进行垃圾收集。
2、对象引用遍历
早期的jvm使用引用计数,现在大多数jvm采用对象引用遍历。对象引用遍历从一组对象开始,沿着整个对象图上的每条链接,递归确定可到达(reachable)的对象。如果某对象不能从这些根对象的一个(至少一个)到达,则将它作为垃圾收集。在对象遍历阶段,gc必须记住哪些对象可以到达,以便删除不可到达的对象,这称为标记(marking)对象,也称root set,如同树形图元素一样,但是这种情况也存在漏洞,就是两个对象相互引用,这样就不会被垃圾回收扫描到,对于这样的内存泄露怎么处理?我的建议是在编码阶段进行弱引用处理,因为在高版本的jdk中,弱引用是不稳定的,随时都可能被垃圾回收,这也是为什么使用弱引用的时候需要判断引用对象是否为空。

gc需要停止其他的活动活动。这种方法意味着所有与应用程序相关的工作停止,只有gc运行。结果,在响应期间增减了许多混杂请求。另外,更复杂的gc不断增加或同时运行以减少或者清除应用程序的中断。有的gc使用单线程完成这项工作,有的则采用多线程以增加效率,所以我们如果在短时间内出现大量对象如图片等,可能出现内存抖动

下面介绍几种垃圾回收机制:
1.标记-清除收集器
这种收集器首先遍历对象图并标记可到达的对象,然后扫描堆栈以寻找未标记对象并释放它们的内存。这种收集器一般使用单线程工作并停止其他操作。
2.标记-压缩收集器
有时也叫标记-清除-压缩收集器,与标记-清除收集器有相同的标记阶段。在第二阶段,则把标记对象复制到堆栈的新域中以便压缩堆栈。这种收集器也停止其他操作。
3.复制收集器
这种收集器将堆栈分为两个域,常称为半空间。每次仅使用一半的空间,jvm生成的新对象则放在另一半空间中。gc运行时,它把可到达对象复制到另一半空间,从而压缩了堆栈。这种方法适用于短生存期的对象,持续复制长生存期的对象则导致效率降低。
4.增量收集器
增量收集器把堆栈分为多个域,每次仅从一个域收集垃圾。这会造成较小的应用程序中断。
5.分代收集器
这种收集器把堆栈分为两个或多个域,用以存放不同寿命的对象。jvm生成的新对象一般放在其中的某个域中。过一段时间,继续存在的对象将获得使用期并转入更长寿命的域中。分代收集器对不同的域使用不同的算法以优化性能。
6.并发收集器
并发收集器与应用程序同时运行。这些收集器在某点上(比如压缩时)一般都不得不停止其他操作以完成特定的任务,但是因为其他应用程序可进行其他的后台操作,所以中断其他处理的实际时间大大降低。


以上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或错误,希望阅读的朋友们能及时指出,让我及时修改,避免误了之后的朋友!谢谢!

1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