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 持久化

来源:互联网 发布:守望先锋性能数据rtt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7 07:01

       Redis 和Memcache都是内存服务器, 区别在于Redis的数据可以做持久化,

Redis 的持久化目前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基于磁盘快照RDB文件(RDB 就是REDIS的快照数据文件,根据快照文件就可以快速还原数据),

另一种是基于command_log的AOF(AOF 是不断 追加redis的更新操作到文件中).

         RDB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 他会调用fork 函数产生一个子进程,子进程会把数据写入RDB文件,然后子进程把就新的RDB文件替换原先旧的RDB文件,实现数据快照的更新, 恢复的时候用快照恢复到某个点就可以了.他相对与AOF的持久化优点是能够快速恢复数据,缺点是可能会丢失部分数据.不是很可靠.

 RDB 配置在redis.conf 里面是默认设置了的


save  的含义是在一段时间内 如果有N个key值发生了改变, 则触发保存快照机制


RDB存储的文件名称以及路径的配置



当然也可以手动进行快照的保存, 命令为  BGSAVE , 然后通过LASTSAVE 可以查看快照保存是否成功.


         AOF的工作原理是每次进行更新REDIS的时候都会同步追加该动作到操作日志里面,然后当redis重启的时候, 这些命令会被重新执行一次, 以达到数据恢复的目的,AOF相对于RDB的操作会相对更可靠一点, 因为RDB间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快照的保存, 如果机器在间断的时间内宕机的话 ,可能会丢失部分数据.


AOF 的配置



日志重写配置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