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更博,160720小记

来源:互联网 发布:webshell是什么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12:04
程序设计语言中,数组元素在内存中是一个接着一个线性存放的,通过第一个元素就能访问随后的元素,这样的数组称之为"真数组"。


实现了真数组为Java语言健壮性的特点之一。


问题有两个:
1."真数组"的概念是否如上所说,那么对应的"伪数组"如何表达?
2."真数组"是Java语言健壮性的特点体现在哪?


ADT(abstract data type)数据抽象类型:一个数据模型及定义在该模型上的一组运算。
数组是一种抽象的数据类型,Java中数组是对象,它所包含的数据在内存中是连续排列的,并且你可以对数组进行一系列的操作。


关于边界检查
来自维基百科 
边界检查在程序设计中是指在使用某一个变量前,用来检查该变量是否处在一个特定范围之内的过程。最常见的是数组的下标检查,来防止下标超出数组的范围而覆盖其他的数据。
若是边界检查未能发现错误,最常见的结果是程序出现异常并终止运行,但也可能出现其他的现象。
由于每次都进行边界检查非常耗时,而且有些代码是不可能产生越界的问题的,所以这个操作并不总是需要被执行。一些现代的编译器中有被称为选择性边界检查的技术可以略去一些常见的不需要的边界检查来提高程序的性能
所以C/C++中不检查数组越界应该是为了提高效率。


Java中存在对数组下标的检查,如果数组越界将会抛出异Array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数组越界会对内存中其他的数据产生覆盖,造成程序崩溃,这样提高了程序的健壮性。




序列化和反序列化的概念


  把对象转换为字节序列的过程称为对象的序列化。
  把字节序列恢复为对象的过程称为对象的反序列化。
  对象的序列化主要有两种用途:
  1) 把对象的字节序列永久地保存到硬盘上,通常存放在一个文件中;
  2) 在网络上传送对象的字节序列。


  在很多应用中,需要对某些对象进行序列化,让它们离开内存空间,入住物理硬盘,以便长期保存。比如最常见的是Web服务器中的Session对象,当有 10万用户并发访问,就有可能出现10万个Session对象,内存可能吃不消,于是Web容器就会把一些seesion先序列化到硬盘中,等要用了,再把保存在硬盘中的对象还原到内存中。


  当两个进程在进行远程通信时,彼此可以发送各种类型的数据。无论是何种类型的数据,都会以二进制序列的形式在网络上传送。发送方需要把这个Java对象转换为字节序列,才能在网络上传送;接收方则需要把字节序列再恢复为Java对象。


JDK类库中的序列化API


  java.io.ObjectOutputStream代表对象输出流,它的writeObject(Object obj)方法可对参数指定的obj对象进行序列化,把得到的字节序列写到一个目标输出流中。
  java.io.ObjectInputStream代表对象输入流,它的readObject()方法从一个源输入流中读取字节序列,再把它们反序列化为一个对象,并将其返回。
  只有实现了Serializable和Externalizable接口的类的对象才能被序列化。Externalizable接口继承自 Serializable接口,实现Externalizable接口的类完全由自身来控制序列化的行为,而仅实现Serializable接口的类可以 采用默认的序列化方式 。
  对象序列化包括如下步骤:
  1) 创建一个对象输出流,它可以包装一个其他类型的目标输出流,如文件输出流;
  2) 通过对象输出流的writeObject()方法写对象。


  对象反序列化的步骤如下:
  1) 创建一个对象输入流,它可以包装一个其他类型的源输入流,如文件输入流;
  2) 通过对象输入流的readObject()方法读取对象。
注意 被transient修饰不被序列化
通常情况下,用transient和static修饰的变量是不能被序列化的
因为static的变量可能被改变,所以static的变量为什么不能序列化 
static final的常量可以被序列化。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