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Linux系统的目录结构

来源:互联网 发布:python编程思想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6 20:19

Linux系统的目录结构

  1. Linux的根目录(最顶层的目录)
    windows系统有根目录:c盘的根目录就是c:\
    d盘的根目录就是d:\
    每个盘(分区)都有自己的根目录

    Linux系统,
    也支持多个分区
    Linux的分区和目录是没有关系!

    Linux的目录结构:
    只有1个根 /
    根目录下有:
    /root 是管理员的家目录
    /home 普通用户的家目录
    /home/zhang_fei 就是zhang_fei的家目录
    /etc 保存配置文件
    /usr 用来保存用户安装的程序
    UNIX的发展历史:
    最找的UNIX只有/目录
    再后来UNIX的系统越来越大,一个磁盘装不下去了。
    就使用第2块磁盘,就使用/usr来挂载第2个磁盘
    所以,/usr目录下有很多子目录和根目录下的相同。
    /dev 用来存放设备文件
    /var 用来存放内容经常变化的文件
    比如日志文件, /var/log/messages
    /tmp 用来存放临时文件
    /bin 用来存放系统的二进制命令的
    /mnt 用来挂载可移动的存储设备

     目录层次标准FHS 误解:/usr目录"放在/目录内"      不是容器的关系

    Linux的目录结构,是一个与分区无关的”目录结构”

  2. Linux系统的目录和分区的关系
    目录, 是固定的,逻辑意义上的,和分区没有直接的关系

    1块磁盘(硬盘),可以划分为多个分区
    分区是物理意义的,是实际存在的。
    安装系统时,必须把某个分区挂载到根目录
    分区可以挂载在任意一个目录上,这个目录就称为挂载点。

  3. 相对路径和绝对路径

    绝对路径:从/(根目录)开始的路径
    相对路径:相对与“当前目录”
    注意:当前目录是可变的!
    当前目录用 . 表示

         从当前目录开始的,就是相对路径     ./data/test/log     data/test/log     以上两种方式等效。     ../test/data     ..表示当前目录的上一级目录
  4. 常用的配置文件
    /etc/sysconfig/network-sripts/ifcfg-eth0
    网卡eth0的配置文件

    /etc/resolv.conf
    指定DNS服务器的IP地址

    /etc/hosts
    设置域名(主机名)和ip的对应关系。

    /etc/fstab
    使用mount -a挂载所有文件系统时的配置文件

    /etc/rc.local
    开机自动启动的程序
    可以把需要开机自动启动的命令添加到该文件。

    /etc/inittab
    主机启动以后,init进程(Linux系统的第一个进程)把系统设置为哪种运行级别
    运行级别(0-6)
    0: 关机

    1. 单用户模式
    2. 多用户模式,但是NFS无效
    3. 多用户模式,具有网络功能的
    4. 未使用
    5. X11(多用户图形模式)
      6:重启

    /etc/profile
    定义系统的全局的环境变量

    /etc/group
    存放用户组的信息

    /etc/passwd
    存放用户名的相关信息

    /etc/shadow
    存放用户密码

    /etc/syslog.conf
    CentOS5.x中,日志的配置文件

    /etc/rsyslog.conf
    CentOS6.x中,日志的配置文件

  5. 定时任务
    补充:
    程序和进程
    程序:就是一个软件。
    进程:就是程序的一次执行过程。

    进程ID: 每个进程都有自己唯一的标识。

    查看进程: ps -ef

    进程的存在方式:前台, 后台。
    即进程可以在前台运行,也可以在后台运行。
    后台进程,一般都一直运行,直到关机,又称为“守护进程”

    定时任务, 就是一个守护进程。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