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核心编程学习笔记-2016-08-06-01-装饰器

来源:互联网 发布:宁波网络公关方案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2 20:09

装饰器

语法:

@decorator(dec_opt_args)def func2Bdecorated(func_opt_args):    :
其等价于

def func2Bdecorated(func_opt_args):    :func2Bdecorated = decorator(dec_opt_args)(func2Bdecorated)
有点抽象,装饰器本质上是一个函数,只不过这个函数比较特殊。它以一个函数对象为参数,并且返回值也是函数对象。

装饰器分为无参数和有参数两种情形。

无参数情况最简单。如下:

@gdef f():    pass
显然其等价于

def f():    passf = g(f)
这有点类似于数学上的复合函数。(g * f) (x) = g(f(x))

针对有参数的装饰器,也很好理解。如下:

@g(a)def f():    pass

g(a)是一个函数,它的返回值是一个装饰器(本质上是函数对象),而这一装饰器以函数对象f为参数。所以等价于

def f():     passf = g(a)(f)
至于书中提到的面向方面编程和装饰器的相关用途,本人小白一枚,不了解,以后再说吧。

最后是书中例子。

#-*-coding: utf-8-*-from time import ctime, sleep# 定义装饰器,以函数对象为参数,显示何时调用函数的时戳的装饰器def tsfunc(func):    def wrappedFunc(): # 内部函数,该函数增加了时戳,以及调用外部函数的参数,即func。这就是闭包?        print "[%s] %s() called" % (ctime(), func.__name__)        return func()    return wrappedFunc # 返回闭包?@tsfuncdef foo():    passfoo() # 函数foo()立刻被调用sleep(4) # 等待4sfor i in range(2): # 再调用两次    sleep(1) # 每次调用前等待1s,即第5(= 4 + 1)s后被调用,和第6s被调用    foo()
闭包什么的纯属瞎猜。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