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的逻辑结构和数据的物理结构

来源:互联网 发布:南宁知远科技有限公司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3 16:18

数据结构包括数据的逻辑结构和数据的物理结构。

                                                                     版权归为数据结构标准教程 书籍

1.逻辑结构

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称为数据的逻辑结构。数据的逻辑结构可以看作是从具体问题抽象出来的数学模型,它与数据的存储无关。从数学的角度观察,逻辑结构可形式化定义为(D,R),D是数据元素的集合,R是D上关系的有限数据元素的集合。如文章http://blog.csdn.net/zjsjknd/article/details/7202658 图1-1(b)线性结构,设4个数据元素之间分别为A、B、C和D。那么,描述的数据结构可以定义为:D={A,B,C,D},R={AB,BC,CD}.

2.物理结构

数据结构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又称映像)称为数据的物理结构,或称存储结构。它所研究的是数据结构在计算机中的实现方法,包括数据结构中元素的表示及元素间关系的表示。

如线性结构,既要存储数据元素A,B,C,D又要存储他们之间的关系AB,BC,CD那么,是用一片连续的内存单元来存放这些记录(如用数组表示),还是随机存放各结点数据再用指针进行链接呢?这就是物理结构的问题。根据分析该结构是线性关系,故采用数组来存储。


数据的存储结构可采用顺序存储或链式存储的方法。


顺序存储方法是把逻辑上相邻的元素存储在物理位置相邻的存储单元中,由此得到的存储表示称为顺序存储结构。顺序存储结构是一种最基本的存储表示方法,通常借助于程序设计语言中的数组来实现。

链式存储方法是对逻辑上相邻的元素不要求其物理位置相邻,元素间的逻辑关系通过附设的指针字段来表示,由此得到的存储表示称为链式存储结构。链式存储结构通常借助于程序设计语言中的指针类型来实现。


除了通常采用的顺序存储方法和链式存储方法外,有时为了查找的方便还采用索引存储方法和散列存储方法。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