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信号传输标准 BT656

来源:互联网 发布:带着淘宝穿异界txt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7 03:02

凡是做模拟信号采集的,很少不涉及BT.656标准的,因为常见的模拟视频信号采集芯片都支持输出BT.656的数字信号,那么,BT.656到底是何种格式呢?
      

本文将主要介绍 标准的 8bit BT656(4:2:2)YCbCr SDTV(标清) 数字视频信号格式,主要针对刚刚入门模拟视频采集的初学者入门之用。

1. 帧的概念(Frame)

一个视频序列是由N个帧组成的,采集图像的时候一般有2种扫描方式,一种是逐行扫描(progressive scanning),一种是隔行扫描(interlaced scanning)。对于隔行扫描,每一帧一般有2个场(field),一个叫顶场(top field),一个叫底场(bottom field)。假设一帧图像是720行,那么,顶场就包含其中所有的偶数行,而底场则包含其中所有的奇数行。


2. 场的概念(field)   


注意,上面提到顶场和底场,用的是“包含”二字,而不是说完全由后者组成,因为在BT.656标准中,一个场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


场 = 垂直消隐顶场(First Vertical Blanking) + 有效数据行(Active Video) +垂直消隐底场(Second Vertical Blanking)


对于顶场,有效数据行就是一帧图像的所有偶数行,而底场,有效数据行就是一帧图像的所有奇数行。顶场和底场的空白行的个数也有所不同,那么,对于一个标准的 8bit BT656(4:2:2)SDTV(标清)的视频而言,对于一帧图像,其格式定义如下:


    

由上图可以知道,对于PAL制式,每一帧有625行,其中,顶场有效数据288行,底场有效数据也是288行,其余行即为垂直消隐信号。为什么是288行?因为PAL制式的SDTV或者D1的分辨率为 720*576,即一帧有576行,故一场为288行。

    

由上图我们还可以知道,顶场有效数据的起始行为第23行,底场有效数据的起始行为第335行。

    

另外,上图中的 F 标记奇偶场,V标记 是否为垂直消隐信号。


3. 每一行的组成(Lines)

    

下面说明每一行的组成,一行是由4个部分组成:

    

行 = 结束码(EAV) + 水平消隐(Horizontal Vertical Blanking) + 起始码(SAV) + 有效数据(Active Video)

    

典型的一行数据组成如下图所示:


    

起始码(SAV)和结束码(EAV),它是标志着一行的开始结束的重要标记,也包含了其他的一些重要的信息,后面将会讲到。

    

为什么水平消隐 是280字节,这个我暂时还没搞清楚,不知道是不是标准定义的。

    

为什么一行中的有效数据是 1440 字节? 因为PAL制式的SDTV或者D1的分辨率为 720*576,即一行有720个有效点,由于采集的是彩***像,那么一行就是由亮度信息(Y)和色差信息(CbCr)组成的,由于是 YCbCr422格式,故一行中有720列Y,720列CbCr,这样,一行的有效字节数就自然为 720 x 2 = 1440 字节了。


4. EAV和SAV

   

EAV和SAV都是4个字节(Bytes),由上面的图可以知道,SAV后面跟着的就是有效的视频数据了。那么,EAV和SAV的格式是怎么样的呢?

    

EAV和SAV的4个字节的格式规定如下(下面以16进制表示):

    

FF 00 00 XY

    

其中,前三个字节为固定的,必须是FF 00 00,而第4个字节(XY)是根据场、消隐信息而定的,其8个bit含义如下: 1 F V H  P3 P2 P1 P0

    

其中,F:标记场信息,传输顶场时为0,传输底场时为1

    

V:标记消隐信息,传输消隐数据时为1,传输有效视频数据时为0

    

H:标记EAV还是SAV,SAV为0,EAV为1

    

而 P0~P3为保护比特,其值取决于F、H、V,起到校验的作用,计算方法如下:


5. 总结

    

这篇文章仅仅讲了BT.656格式中最基本的一些概念,权当入门,许多视频采集芯片都会涉及这方面的知识。如有疑问,欢迎留言讨论。最后,感谢《A Brief Introduction to Digital Video》这篇英文文章对BT.656的介绍,写得很不错,我基本上根据它了解BT656和写这篇文章的,有兴趣的童鞋可以看看。


有任何疑问或者建议欢迎留言或者来信lujun.hust@gmail.com交流,或者关注我的新浪微博 @卢_俊 或者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Jhuster)获取最新的文章和资讯。

以上出自:http://ticktick.blog.51cto.com/823160/553535


 常用数字视频标准

BT656

    首先要理解模拟PAL/NTSC的视频信号的波形:



    要进行视频的数字传输,首先我们要将模拟视频信号数字化,获得每个像素的YUV值,一般采用YUV422格式,仅仅传输图像数据还不行,还要传输行同步、场同步、奇偶场信号、以及每行图像什么时候开始的,什么时候结束的。这样在接收端才能正确接收和理解数据,并获得视频的重现。

     SAV(有效视频开始)和EAV(有效视频结束)码,反映了模拟视频的同步信号。由前导符FF、00、00开始,这三个字节的前导符在视频数据中是不可能存在的,XY为状态字,每一位定义如下:



         有时我们会看到BT.601,其与656的差别不过是数据流中缺少了同步信息,所以,必须另外有HS、VS、FIED、DE等同步信息才能完整传输数字视频。

         大部分情况我们使用8bit的BT656,标准本身是支持10bit的。

         BT656主要是针对PAL/NTSC等标清视频。时钟频率是27MHz。注意采样频率灰度为12.5MHz,色度为6.25MHz。

         随着高清视频的发展的需要,又推出了BT1120标准,它与BT656是类似的,只不过时钟频率更高了,以适合高清视频的传输。



以上出自:http://blog.csdn.net/shanghaiqianlun/article/details/26484771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