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云存储与IP SAN存储比较

来源:互联网 发布:淘宝达人直播怎么赚钱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1 17:50

[摘要] 视频云存储系统是一套针对安防监控行业应用的专业级云存储系统。采用软硬件一体化设计,结合先进的集群化技术、虚拟化技术、离散存储技术等,通过流式文件系统对系统内所有存储资源进行虚拟化和应用化整合,为用户提供高性能、高稳定、高扩展性的数据存储服务。

视频云存储系统 
1.1组网架构 
视频云存储系统是一套针对安防监控行业应用的专业级云存储系统。采用软硬件一体化设计,结合先进的集群化技术、虚拟化技术、离散存储技术等,通过流式文件系统对系统内所有存储资源进行虚拟化和应用化整合,为用户提供高性能、高稳定、高扩展性的数据存储服务。 
1.2基本组成单元 
云存储管理服务器、云存储存储节点、ivms-5120云存储软件
 
1.3核心技术
全域虚拟化技术 
Ø 将分散在单台设备上的存储资源整合成一个大的存储资源池,用户只需对总容量进行管理和维护; 
Ø 根据用户需求,将总容量分配成成一个个可自定义的录像池使用; 
Ø 录像池容量的根据需求调整,扩大缩小都可以;
离散存储技术 
Ø 流数据离散算法均衡切片,数据块分布式存储,奠定数据高效性的基础; 
Ø 降低单点故障数据的丢失概率和风险; 
Ø 以集群的响应方式,并发提供服务,如高速的并发下载;
高效集群技术 
Ø 集群内所有设备负载均衡,全面提升系统内设备利用率,均衡设备压力; 
Ø 根据前端数量变化、存储设备数量变化动态调整系统压力,保持业务的稳定; 
Ø 全集群设计,提供N+M系统级高可靠性和业务持续性,安全系数全面提升; IP SAN存储系统 
2.1 组网架构 
应用服务器通过存储区域网络SCSI协议,磁盘阵列挂载到本地。 
该组网模式下,海康威视存储系统通过标准的iSCSI协议(FCP协议)或NAS功能对外提供存储服务。存储空间直接挂载在存储服务器或应用服务器上,上层应用和原来一样直接访问存储服务器或者应用服务器。该模式适用于视频数据存储系统和业务数据存储系统。 
2.2 基本组成单元 
存储系统、存储(应用)服务器 
 
产品对比 
3.1 系统性能 
IP SAN存储 
性能体现:单设备性能;系统存在容量上限,设备增加,管理复杂,总体性能下降。 
IP SAN是设备级存储,由单个设备完成各自录像业务,系统性能主要由单台设备性能体现,性能无法得到提升,存在性能瓶颈。 
视频云存储 
性能体现:集群内多设备性能;系统无容量上限,设备增加,性能增长。 
视频云存储是系统级存储,集群内所有设备共同完成录像业务的进行,并且随着设备的增加,性能线性增长,不存在性能瓶颈。 
3.2 设备管理 
IP SAN存储 
理模式:单设备一对一管理。 
IP SAN中存储系统的服务接口是挂载磁盘阵列的应用服务器,每个应用服务器以本机IP地址与外接通信,多套应用服务器多个IP地址。 
在大规模存储项目中,采用IP SAN存储,存储设备众多,系统配置和管理会十分繁杂,海量数据的管理、设备维护等对用户来说都是一个十分棘手难题。 
视频云存储 
管理模式:系统级统一管理。 
视频云存储采用统一的云存储服务接口,对外只有一个IP地址,用户只需登录一个IP地址就能达到对视频云存储系统管理维护的目的。 
3.3 容量管理 
IP SAN存储 
管理模式:逐台设备进行容量分配; 
每套FC/IPSAN设备的容量各自进行管理和分配,规模化部署时很难最大限度地发挥出硬件设备的性能,即可能会出现某些设备压力很大,而另一些设备的使用却很低的情况。并且存储着部分数据的设备,其剩余的存储容量无法充分的利用。因此从总体上来说会降低系统的存储容量利用率。 
视频云存储 
管理模式:通过一个页面进行容量分配,将虚拟资源池的总容量可以任意分按需配,不受限制与某台设备的容量; 
视频云存储系统,对系统内的全部存储设备,进行多套的虚拟化整合。对用户而言,经过虚拟化整合后的存储资源就是一个超大容量的“磁盘”,至于“磁盘”是如何构成的则完全不需要关心。而且“磁盘”还能根据用户需求分配出大小不一、类型各异的存储资源池,充分满足用户的特定需求。 
3.4 压力调整 
IP SAN存储 
调整模式:手动调整设备负载,设备故障,录像业务中断; 
IP SAN存储每台设备上的录像业务,虽然一台台单独配置。当录像业务增加时,需人为对设备上的负载进行调整,以保证系统正常运行。如有设备故障,该台设备上的录像业务将中断。 
视频云存储 
调整模式:系统自动调整设备负载,单/多点设备故障,录像业务不中断。 
视频云存储采用系统级压力负载,录像业务由系统统一均配给系统内各台设备。当录像业务增加时,系统进行统一调整,保证各台设备负载均衡。如有设备故障,由系统进行调整,将故障设备上的录像业务均配给正常设备,保证录像业务不中断。 
3.5 数据下载 
IP SAN存储 
下载速率:从单台设备上下载数据,不支持高速下载; 
IP SAN存储,将数据保存在单台指定的设备上,下载速率由存储该数据的单台设备的性能决定; 
视频云存储 
下载速率:从多台设备上下载数据,支持高速下载。 
视频云存储,数据分散存储在集群内所有存储设备上,下载数据时,多台设备同时响应,并发提取,完成数据的高速下载。 
3.6 存储模式 
IP SAN存储 
存储特性:数据通过中间服务器转发,写入单台存储设备中; 
IP SAN存储一般不支持前端视频直写,前端摄像机中的视频数据经过流媒体服务器转发,写入单台指定的存储设备中。 
视频云存储 
存储特性:支持数据直写,分散存储在多台设备中。 
视频云存储支持前端视频直写,前端摄像机中的视频数据直接写入存储设备内,简化了存储流程,减少了设备故障点。同时采用分散存储的模式,降低了单台设备故障时,数据的丢失概率和风险, 
3.7 系统扩展性 
IP SAN存储 
扩展性:存在容量上限,扩展复杂; 
IP SAN存储在扩展中,需要逐一对设备进行配置和更改。套系统容量有上限,多套系统叠加时,系统管理会很复杂。总体上讲,IP SAN存储性不佳。 
视频云存储 
扩展性:无容量上限,扩展便利; 
视频云存储通过虚拟化技术,对系统内所有存储容量进行统一整合。扩容便利,只需将新增设备加入存储集群即可。同时通过负载均衡的动态调整能够调动所有设备的最大系统资源和处理能力,提高设备利用率。 
3.8 系统可靠性 
IP SAN存储 
可靠性:单点故障,录像业务中断 
IP SAN存储在录像时,数据流需要经过流媒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转发才能写入磁盘阵列,增加故障风险。单点故障多,一旦流媒体或者应用服务器故障将导致无法录像,同理磁盘故障录像功能也会失效。 
视频云存储 
可靠性:单/多点故障,录像业务不中断 
视频云存储系统,采用全集群化设计,管理服务器和存储设备都能做到集群容灾。一台设备坏了,集群中的其他设备能够自动调整业务,承接故障设备的工作,保证录像业务不中断。多台设备故障同样能够进行动态调整,以保证业务不中断。而且视频云存储支持前端视频流直写,数据流直接写入存储设备内,不经过管理服务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系统故障节点。 
3.9 面向应用 
IP SAN存储 
行业应用:无安防行业功能应用; 
IP SAN存储依赖文件系统,环节多、效率低,无专业应用扩展。 
视频云存储 
行业应用:集成安防行业定制化功能应用。 
视频云存储针对安防监控行业定制化开发,采用专用的流式数据结构,去掉了传统的文件系统。精简了存储流程,优化的数据块结构,提高了数据的存储效率,在安防行业有更好的适用性。 
同时,视频云存储系统,在内部集成了视频、图片的基础功能,上层平台可以通过API接口直接调用这些功能,无需平台另外开发。 
以1000路前端的数据存储为例,更详细的对比分析可参看下表: 
原文出自[安防知识网]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http://www.asmag.com.cn/tech/201512/74731.html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