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al关键字

来源:互联网 发布:ps软件使用视频教程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6 11:13

一.final关键字的基本用法
final可以修饰非抽象类、非抽象类的成员方法和成员变量
1.对于一个final变量,如果是基本数据类型的变量,一旦被赋值(一般在初始化时被赋值),之后就不能更改;如果是引用类型的变量,则在对其初始化之后便不能再让其指向另一个对象。

2.修饰方法:被修饰的方法不能被子类继承(因为是private方法),也就不能被重写(覆盖). (注意:父类的private成员方法是不能被子类方法覆盖的,因为所有private类型的方法会被隐式地被指定为final的)(这里说final方法能被继承和重载不确切,)
注意:这一点很容易造成混淆,因为子类中我们去覆盖一个private方法似乎是可以的
例如:

class WithFinals{    private final void f(){        System.out.println("WithFinals.f()");    }    private final void g(){        System.out.println("WithFinals.g()");    }}class OverridingPrivate extends WithFinals{    private final void f(){        System.out.println("OverridingPrivate.f()");    }    private final void g(){        System.out.println("OverridingPrivate.g()");    }}

这样写编译不报错,但这不是覆盖,这只是在子类中定义了和父类同名的方法.

3.修饰类:被修饰的类不能有子类,不能被继承, final类中的成员变量可以根据需要设为final,但是要注意final类中的所有成员方法都会被隐式地指定为final方法。

4.做参数: 当函数参数为final类型时,你可以读取使用该参数,但是无法改变该参数的值。(这一特性主要用来向匿名内部类传递数据)
例如: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new Test().f1(2);         }         public void f1(final int i) {                 //i++;    //i是final类型的,值不允许改变的.                 System.out.print(i);         } }

二.关于final关键字的一些细节
1. final变量定义的时候,可以先声明,而不给初值,这种变量也称为final空白,无论什么情况,编译器都确保空白final在使用之前必须被初始化。但是,final空白在final关键字的使用上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为此,一个类中的final数据成员就可以实现依对象而有所不同,却又保持其恒定不变的特征。
(即当用final作用于类的成员变量时,成员变量(注意是类的成员变量,局部变量只需要保证在使用之前被初始化赋值即可)必须在定义时或者构造器中或者初始化代码块中进行初始化赋值,而且final变量一旦被初始化赋值之后,就不能再被赋值了。)
例如:

public class Test3 {         private final String S = "final实例变量S";         private final int A = 100;         public final int B = 90;         public static final int C = 80;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D = 70;         public final int E; //final空白,必须在初始化对象的时候赋初值         public Test3(int x) {                 E = x;         }         /**          * @param args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est3 t = new Test3(2);                 //t.A=101;//出错,final变量的值一旦给定就无法改变                 //t.B=91; //出错,final变量的值一旦给定就无法改变                 //t.C=81; //出错,final变量的值一旦给定就无法改变                 //t.D=71; //出错,final变量的值一旦给定就无法改变                 System.out.println(t.A);                 System.out.println(t.B);                 System.out.println(t.C); //不推荐用对象方式访问静态字段                 System.out.println(t.D); //不推荐用对象方式访问静态字段                 System.out.println(Test3.C);                 System.out.println(Test3.D);                 //System.out.println(Test3.E); //出错,因为E为final空白,依据不同对象值有所不同.                 System.out.println(t.E);                 Test3 t1 = new Test3(3);                 System.out.println(t1.E); //final空白变量E依据对象的不同而不同         }         private void test() {                 System.out.println(new Test3(1).A);                 System.out.println(Test3.C);                 System.out.println(Test3.D);         }         public void test2() {                 final int a;     //final空白,在需要的时候才赋值                 final int b = 4; //局部常量--final用于局部变量的情形                 final int c;     //final空白,一直没有给赋值.                    a = 3;                 //a=4; 出错,已经赋过值了.                 //b=2; 出错,已经赋过值了.         } }

2.使用final方法的原因有两个。第一个原因是把方法锁定,以防任何继承类修改它的含义;第二个原因是效率。在早期的Java实现版本中,会将final方法转为内嵌调用。但是如果方法过于庞大,可能看不到内嵌调用带来的任何性能提升。在最近的Java版本中,不需要使用final方法进行这些优化了。
因此,如果只有在想明确禁止该方法在子类中被覆盖的情况下才将方法设置为final的。

3.下面这段代码的输出结果是什么?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ing a = "hello2";          final String b = "hello";        String d = "hello";        String c = b + 2;          String e = d + 2;        System.out.println((a == c));        System.out.println((a == e));    }}

输出结果:
True
False
结果分析:
这里面就是final变量和普通变量的区别了,当final变量是基本数据类型以及String类型时,如果在编译期间能知道它的确切值,则编译器会把它当做编译期常量使用。也就是说在用到该final变量的地方,相当于直接访问的这个常量,不需要在运行时确定。这种和C语言中的宏替换有点像。因此在上面的一段代码中,由于变量b被final修饰,因此会被当做编译器常量,所以在使用到b的地方会直接将变量b 替换为它的值。而对于变量d的访问却需要在运行时通过链接来进行。想必其中的区别大家应该明白了,不过要注意,只有在编译期间能确切知道final变量值的情况下,编译器才会进行这样的优化,比如下面的这段代码就不会进行优化: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ing a = "hello2";          final String b = getHello();        String c = b + 2;          System.out.println((a == c));    }    public static String getHello() {        return "hello";    }}

这段代码的输出结果为false。

4.被final修饰的引用变量指向的对象内容可变吗?
看下面这个例子: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final MyClass myClass = new MyClass();        System.out.println(++myClass.i);    }}class MyClass {    public int i = 0;}

这段代码可以顺利编译通过并且有输出结果,输出结果为1。这说明引用变量被final修饰之后,虽然不能再指向其他对象,但是它指向的对象的内容是可变的。

5.final和static: 很多时候会容易把static和final关键字混淆,static变量是属于类的,是类变量,只会被加载一次。,而final仍是个普通变量,属于实例变量,每创建一个对象还是会被加载一次。
例如: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MyClass myClass1 = new MyClass();        MyClass myClass2 = new MyClass();        System.out.println(myClass1.i);        System.out.println(myClass1.j);        System.out.println(myClass2.i);        System.out.println(myClass2.j);    }}class MyClass {    public final double i = Math.random();    public static double j = Math.random();}

运行这段代码就会发现,每次打印的两个j值都是一样的,而i的值却是不同的。从这里就可以知道final和static变量的区别了。

6.方法中的内部类在用到方法中的参变量时,此参变也必须声明为final才可使用,如下代码所示:

public class INClass {    void innerClass(final String str) {        class IClass {            IClass() {                System.out.println(str);            }        }        IClass ic = new IClass();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Class inc = new INClass();        inc.innerClass("Hello");    }}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