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T框架及RESTful接口设计的学习

来源:互联网 发布:mac的app store在哪里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5/19 06:48

在自学的过程中,接触到了RESTful接口设计的相关知识,想着自己对这个知识点如此陌生,赶紧搜索了一下,结果吓了一大跳。有人说:“作为一名Web开发者,如果还没听说过“REST”这个buzzword,显然已经落伍”,甚至夸张说“出了门都不好意思跟别人打招呼”。说实话,今天是第一次接触到“REST”这个名词,赶紧放下手头的活,好好学习了相关的知识。可能学不到位,暂且粗浅写写吧。
参考文章1 参考文章2 参考文章3

REST简述

  1. REST – 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表现层状态转移)的缩写。通俗来讲就是:资源在网络中以某种表现形式进行状态转移。分解开来就是:
    • Resource:资源,即数据。比如newsfeed,friends等;
    • Representatioanal:某种表现形式,比如用JSON,XML,JPEG等
    • State Transfer:状态变化。通过HTTP动词实现(GET、POST、PUT、DELETE)
  2. REST这个词,是Roy Thomas Fielding在他2000年的博士论文中提出的。(大佬级人物)
  3. 对于REST与RESTful的关系,因为REST指的是一组架构约束条件和原则,因此可以简单理解为,如果一个架构符合REST原则和约束,就称它为RESTful架构。

什么是REST和RESTful(详解)

要理解什么是REST,要理解RESTful架构,最好的方法就是去理解Representation State Transfer 这个短语到底是什么意思,它的每一个词代表了什么涵义。因此我们先来理解下面几个概念:

  • 资源(Resources) REST是“表现层状态转化”,其实它省略了主语。“表现层”其实指的是“资源”的表现层。

    那么,什么是资源呢?所谓”资源”,就是网络上的一个实体,或者说是网络上的一个具体信息。它可以是一段文本、一张图片、一首歌曲、一种服务,总之就是一个具体的实在。你可以用一个URI(统一资源定位符)指向它,每种资源对应一个特定的URI。要获取这个资源,访问它的URI就可以,因此URI就成了每一个资源的地址或独一无二的识别符。
    所谓”上网”,就是与互联网上一系列的”资源”互动,调用它的URI。

  • 表现层(Representation)
    资源是一种信息实体,它可以有多种外在表现形式。我们把“资源”具体呈现出来的形式,叫做它的“表现层(Representation)”比如,文本可以用txt格式表现,也可以用HTML格式、XML格式、JSON格式表现,甚至可以采用二进制格式;图片可以用JPG格式表现,也可以用PNG格式表现。

    URI只代表资源的实体,不代表它的形式。严格地说,有些网址最后的”.html”后缀名是不必要的,因为这个后缀名表示格式,属于”表现层”范畴,而URI应该只代表”资源”的位置。它的具体表现形式,应该在HTTP请求的头信息中用Accept和Content-Type字段指定,这两个字段才是对”表现层”的描述。

  • 状态转化(State Transfer)
    访问一个网站,就代表了客户端和服务器的一个互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势必涉及到数据和状态的变化。

    互联网通信协议HTTP协议,是一个无状态协议。这意味着所有的状态都保存在服务器端。因此,如果客户端想要操作服务器,必须通过某种手段,让服务器发生“状态转化”(State Transfer)。而这种转化是建立在表现层之上的,所以就是“表现层状态转化”。

    客户端用到的手段,只能是HTTP协议。具体来说,就是HTTP协议里面,四个表示操作方式的动词:GET、POST、PUT、DELETE。它们分别对应四种基本操作:GET用来获取资源,POST用来新建资源(也可以用于更新资源),PUT用来更新资源,DELETE用来删除资源

综合上面的解释,我们总结一下什么是RESTful架构:

  • (1)每一个URI代表一种资源
  • (2)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传递这种资源的某种表现层
  • (3)客户端通过四个HTTP动词,对服务器端的资源进行操作,实现“表现层状态转化”

下面附上一张REST架构图:
这里写图片描述

REST架构约束及优点

REST架构风格最重要的架构约束有6个:

  • 客户-服务器(Client-Server) (客户端服务器分离)
    约束:通信只能由客户端单方面发起,表现为请求-响应的形式。
    优点:提高用户界面的便携性(操作简单)、通过简化服务器提高可伸缩性(高性能、低成本)、允许组件分别优化(可以让服务端和客户端分别进行改进和优化)

  • 无状态(Stateless)
    约束:通信的会话状态(Session State)应该全部由客户端负责维护(即从客户端的每个请求要包含服务器所需要的所有信息)
    优点:提高可见性(可以单独考虑每个请求)、提高了可靠性(更容易从局部的故障修复)提高可扩展性(降低了服务器资源使用)

  • 缓存(Cache)
    约束:响应内容可以在通信链的某处被缓存,以改善网络效率。(服务器返回信息必须被标记是否可以缓存,如果缓存,客户端可能会重用之前的信息发送请求)
    优点:减少交互次数、减少交互的平均延迟

  • 统一接口(Uniform Interface)
    约束:通信链的组件之间通过统一的接口相互通信,以提高交互的可见性。
    优点:提高交互的可见性、鼓励单独改善组件

  • 分层系统(Layered System)
    约束:通过限制组件的行为(即,每个组件只能“看到”与其交互的紧邻层),将架构分解为若干等级的层(即封装服务,引入中间层)
    优点:限制了系统的复杂性,提高可扩展性

  • 支持按需代码(Code-On-Demand 可选)
    支持通过下载并执行一些代码(例如Java Applet、Flash或者JavaScript),对客户端的功能进行扩展。(提高扩展性)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