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goDB的使用

来源:互联网 发布:重庆大学网络教育官网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6 21:13

之前也接触过一下MongoDB,对他的特性大家可以自己百科下,本人没用用它开发过实际项目,学习它完全是报一种学习NoSQL的态度。
整理几篇作为学习过程的记录。

在windows下面进行学习,在官网下载安装即可。
mongoDB路径在本人电脑上是:
C:\Program Files\MongoDB\Server\3.2\bin
安装成功之后,设置一个存放 数据库数据的文件夹,我放在F盘下的mongodbstore文件夹下(自己新建的)。
1.启动mongoDB
cmd 首先cd 到bin目录下,这个目录有mongod.exe文件

mongod --dbpath=C:\Program Files\MongoDB\Server\3.2\datastore

dbpath是我们需要存放数据的目录。
这里写图片描述

2.打开另一个cmd窗口
连接test数据库
进入 bin目录
执行 mongo 进行命令的编程
db.person.insert({“name”:”jack”,”age”:20})
db.person.insert({“name”:”joe”,”age”:25})

通过find()可以找出插入的记录
“_id”: 这个字段是数据库默认给我们加的GUID,目的就是保证数据的唯一性。
这里写图片描述

update:
一种是没有增量的更新:
这里写图片描述

remove:删除操作,参数有值,则是按照条件进行删除

count函数进行统计符合条件的个数
db.user.count() 所有记录的个数
db.user.count({“age”:{$gt:20}}) 年纪大于20 的记录数

下面我们看分组函数group

db.user.group({"key":{"age":true},"initial":{"person":[]},"$reduce":function(cur,prev){    prev.person.push(cur.name);    }})

这里写图片描述
这是分组的查询情况情况,根据年龄的分组查出了 对应的姓名

不过有时我们可能有如下的要求:

 ①:想过滤掉age>25一些人员。 ②:有时person数组里面的人员太多,我想加上一个count属性标明一下。

针对上面的需求,在group里面还是很好办到的,因为group有这么两个可选参数: condition 和 finalize。

 condition:  这个就是过滤条件。 finalize:这是个函数,每一组文档执行完后,多会触发此方法,那么在每组集合里面加上count也就是它的活了。

这里写图片描述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