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moveTo、lineTo、quadTo、cubicTo、arcTo及画布clip详解

来源:互联网 发布:skype ubuntu 16.04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6 01:22

1、Why

熟悉几个画图的API。

2、moveTo

moveTo 不会进行绘制,只用于移动移动画笔。
结合以下方法进行使用。

3、lineTo

lineTo 用于进行直线绘制。

mPath.lineTo(300, 300);canvas.drawPath(mPath, mPaint);

默认从坐标(0,0)开始绘制。如图:

刚才我们不说了moveTo是用来移动画笔的吗?

mPath.moveTo(100, 100);mPath.lineTo(300, 300);canvas.drawPath(mPath, mPaint);

把画笔移动(100,100)处开始绘制,效果如图:

4、quadTo

quadTo 用于绘制圆滑曲线,即贝塞尔曲线。

mPath.quadTo(x1, y1, x2, y2) (x1,y1) 为控制点,(x2,y2)为结束点。

同样地,我们还是得需要moveTo来协助控制。

mPath.moveTo(100, 500);mPath.quadTo(300, 100, 600, 500);canvas.drawPath(mPath, mPaint);

效果如图:

5、cubicTo

cubicTo 同样是用来实现贝塞尔曲线的。

mPath.cubicTo(x1, y1, x2, y2, x3, y3) (x1,y1) 为控制点,(x2,y2)为控制点,(x3,y3) 为结束点。

那么,cubicTo 和 quadTo 有什么不一样呢?

官方是这么说的:

Same as cubicTo, but the coordinates are considered relative to the current point on this contour.

说白了,就是多了一个控制点而已。

然后,我们想绘制和上一个一样的曲线,应该怎么写呢?

mPath.moveTo(100, 500);mPath.cubicTo(100, 500, 300, 100, 600, 500);

看看效果:

一模一样!

如果我们不加 moveTo 呢?

则以(0,0)为起点,(100,500)和(300,100)为控制点绘制贝塞尔曲线:

6、arcTo

arcTo 用于绘制弧线(实际是截取圆或椭圆的一部分)。

mPath.arcTo(ovalRectF, startAngle, sweepAngle) , ovalRectF为椭圆的矩形,startAngle 为开始角度,sweepAngle为结束角度。

mRectF = new RectF(10, 10, 600, 600);mPath.arcTo(mRectF, 0, 90);canvas.drawPath(mPath, mPaint);

由于new RectF(10, 10, 600, 600)为正方形,又截取 0 ~ 90 度 ,则所得曲线为四分之一圆的弧线。

效果如图:


addArc(RectF oval, float startAngle, float sweepAngle)方法:

path.addArc方法用于绘制圆弧,这个圆弧取自RectF矩形的内接椭圆上的一部分,圆弧长度由后两个参数决定

startAngle:起始位置的角度值

sweepAngle:旋转的角度值


画布切割:

canvas.clip方法,

Android提供clipRect、clipPath和clipRegion剪切区域的API。

canvas.clipRect(30, 30, 70, 70, Region.Op.XOR);最后一个参数有多个选择分别是:

            //DIFFERENCE是第一次不同于第二次的部分显示出来
            //REPLACE是显示第二次的
            //REVERSE_DIFFERENCE 是第二次不同于第一次的部分显示
            //INTERSECT交集显示
            //UNION全部显示
            //XOR补集 就是全集的减去交集生育部分显示

canvas.clipPath(path);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