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型设计模式

来源:互联网 发布:越南历史 知乎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6 05:30

创建型设计模式


创建型设计模式对类的创建实例化过程进行抽象,将对象的创建和对象的使用分离。
* 简单工厂模式:使用频率4星
* 工厂方法模式:使用频率5星
* 抽象工厂模式:使用频率5星
* 建造者模式:使用频率2星
* 原型模式:使用频率3星
* 单例模式:使用频率4星
[TOC]

简单工厂模式

简单工厂模式将对象创建和对象使用相分离,降低了系统耦合度。
* 优点:无需知道具体类名,只要知道参数,即可创建某个类。引入XML配置文件的话,都不用修改代码。
* 缺点:工厂类是静态方法,其承担了太多职责,由于在该工厂中有具体的业务逻辑,更改业务时也要更改该工厂的代码,故工厂类不符合开闭原则。(但产品类符合开闭原则)。
* 适用范围:工厂类负责创建的类比较少;创建类时不关心具体类名和具体创建细节。

简单工厂模式的简化:
在有些情况下工厂类可以由抽象产品角色扮演,一个抽象产品类同时也是子类的工厂,也就是说把静态工厂方法写到抽象产品类中。


工厂方法模式

简单工厂模式的不足

  • 工厂类的职责过重,包含所有产品创建细节,其与具体产品类耦合度较高
  • 添加新产品时,要修改工厂类,违背“开闭原则”

工厂方法模式的提出

在工厂方法模式中,核心的工厂类不再负责所有产品的创建,而是将具体创建工作交给子类去做。
* 优点:使得添加新产品时不用修改原有工厂,只要添加新工厂和新产品即可,很好地符合了“开闭原则”。
* 缺点:添加新工厂和新产品时,增加了类的数量,对编译、运行产生额外开销。


抽象工厂模式

需要创建多个不同产品(一系列)产品时。
* 优点:抽象工厂模式隔离了具体类的生成,使得客户并不需要知道什么被创建。由于这种隔离,更换一个具体工厂就变得相对容易。所有的具体工厂都实现了抽象工厂中定义的那些公共接口,因此只需改变具体工厂的实例,就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改变整个软件系统的行为。另外,应用抽象工厂模式可以实现高内聚低耦合的设计目的,因此抽象工厂模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增加新的具体工厂和产品族很方便,无须修改已有系统,符合“开闭原则”
* 缺点:在添加新的产品对象时,难以扩展抽象工厂来生产新种类的产品,这是因为在抽象工厂角色中规定了所有可能被创建的产品集合,要支持新种类的产品就意味着要对该接口进行扩展,而这将涉及到对抽象工厂角色及其所有子类的修改,显然会带来较大的不便。
开闭原则的倾斜性:增加新的工厂和产品族容易,增加新的产品等级结构麻烦


三种工程模式的联系和区别

产品和产品族的概念

  • 产品等级结构:产品等级结构即产品的继承结构,如一个抽象类是电视机,其子类有海尔电视机、海信电视机、TCL电视机,则抽象电视机与具体品牌的电视机之间构成了一个产品等级结构,抽象电视机是父类,而具体品牌的电视机是其子类。
  • 产品族:在抽象工厂模式中,产品族是指由同一个工厂生产的,位于不同产品等级结构中的一组产品,如海尔电器工厂生产的海尔电视机、海尔电冰箱,海尔电视机位于电视机产品等级结构中,海尔电冰箱位于电冰箱产品等级结构中。
    这里写图片描述

区别和联系

模式 针对对象 特点 简单工厂 针对同一等级结构中的产品 对于增加新的产品,则较为麻烦 工厂方法 针对同一等级结构中的产品 支持增加任意产品 抽象工厂 针对不同等级结构中一系列产品 支持增加新的产品族;对于增加新的产品,则较为麻烦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