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 Intel Microsoft 计算机发展史 RISC和CISC

来源:互联网 发布:微信营销游戏源码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3 04:09

计算机发展历史

一、“史前时代”

1、没有理论基础、机械“计算机”

算盘blabla

2、电气计算机


二、现代计算机

1、奠定的理论基础:图灵机&冯诺依曼存储程序理论

图灵机是一种假想机,它使人们相信了可以制造出一种机器来计算 即它界定了计算机可以处理的事情;而冯诺依曼提出的计算机存储程序理论(二进制;计算机由五大部分组成)则是现代计算机的结构。

2、晶体管 IC

晶体管可以很好地代表冯诺依曼体系中二进制的特性

IC的出现使得一块芯片上集成数以千计甚至数以亿计的晶体管成为可能。


3、真空管计算机

ENIAC: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然而不是冯诺依曼体系

EDVAC:二进制 并且是第一台冯诺依曼体系

IBM干得很出色


4、晶体管计算机

随着贝尔实验室发明了晶体管 晶体管取代了电子管 成为计算机的cell

IBM研制出第一台商用化全晶体管计算机

但是之前市场上的计算机体积都超大 价格高 很不方便 出现了DEC公司提出了小型计算机 价格相对便宜 更小型 并第一次引入电子屏幕(之前是卡片和纸带)风靡市场


5、集成电路

摩尔定律(英特尔公司董事长摩尔提出)

小型机的出现促进了PC发展 然而DEC觉得不可能会更小 错失良机 苹果等PC黄金时代


IBM Intel Microsoft

IBM将微处理器CPU这块给英特尔去做 AMD是备胎 将操作系统交给微软来做 再将他们两家的合并贴上IBM的标签 后来这两者都壮大 独立出去了


RISC和CISC

RISC:精简指令集Reduced

CISC:复杂指令集Complex

ARM是RISC架构 Intel的处理器是CISC架构

一般来说 Linux,嵌入式,Mac都是ARM处理器 而微软的操作系统采用的是Intel处理器,即CISC架构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