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SD卡原理图和实际封装区别的探索

来源:互联网 发布:自动秒杀软件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5/14 07:00


最近一直在做MP3的项目,今天准备画SD卡的原理图,所以找了很多资料。其中最困扰我的是,封装的引脚个数和原理图的引脚个数并不一样,所以会不知道原理图到底应该怎样接线,在CSDN上找到一篇为我解决了这个疑惑的博文,转载如下(本博文转载自彬彬有礼的专栏):


首先说几个概念:

SD卡:<=2GB

SDHC卡(SD High Capacity,大容量SD卡):4GB~32GB

SDXC卡(SD eXtended Capacity):64GB~2TB,这是2009年SD协会发布的新标准

SDIO:SD Input Output 带有输入输出设备的SD卡

 

SD技术是一个大家族,由SD协会负责设置行业标准,应用在超过 400 种品牌,涵盖数十种产品类别及超过 8,000 种机型;SD协会由Panasonic、SanDisk Corporation、Toshiba Corporation在2000年1月成立,截止到今日,SD协会约有1,300名成员使用SD技术,进行产品的设计、开发、制造、或销售。

SD技术包含SD卡、SDHC卡和SDXC卡等,这三者是按照容量大小及协议差别而区分的,每次一升级均带来容量的飞越,尤其是SD协会在CES 2009上宣布的新一代存储卡标准SDXC(SD eXtended Capacity)最大容量为2TB。SD与SDHC从体积又分为标准卡、mini卡和micro卡,其中当属micro体积最小,仅为标准卡的四分之一,约指甲大小,但能力、可靠性、速度都与标准卡相同。

标准SD卡(Secure Digital,安全数字卡)的大小仅有24mm x 32mm x 2.1mm,约相当于邮票大小,重量仅为2克,然而却可以达到最大2GB的容量;SDHC卡(SD High Capacity,大容量SD卡)容量范围扩展至从4GB至32GB,开发人员能选择指定有保证最低数据速率的三种数据写入速度,三种SDHC速度等级 (等级 2、等级 4、等级 6) 每秒分别可传输至少 2MB、4MB、6MB的数据。

 

SD卡的接口可以支持SD卡模式和SPI模式两种操作模式。主机系统可以选择其中任一模式,SD卡模式允许4线的高速数据传输;SPI模式允许简单通用的SPI通道接口,但是SPI模式相比于SD模式的劣势是丧失了高速度。

下面是两种常见的原理图接线方式:

 

 

 

 SD卡模式针脚定义

针脚

名称

类型

描述

1

CD/DAT3

I/O/PP

卡监测/数据位3

2

CMD

PP

命令/回复

3

Vss

S

4

Vcc

S

供电电压

5

CLK

I

时钟

6

Css2

S

7

DAT0

I/O/PP

数据位0

8

DAT1

I/O/PP

数据位1

9

DAT2

I/O/PP

数据位2

注: S:电源供电 I:输入 O:输出  I/O:双向 PPI/O使用推挽驱动

 SPI模式针脚定义

针脚

名称

类型

描述

1

CS

I

片选(负有效)

2

DI

I

数据输入

3

Vss

S

4

Vcc

S

供电电压

5

CLK

I

时钟

6

Vss2

S

7

DO

O

数据输出

8

RSV

--

 

9

RSV

--

 

为什么标准SD卡是九脚,而原理图中一般都是11脚或更多呢?

原因是原理图中的是SD卡座,而不是SD卡!!!

如下图解释:

一般10脚是检测卡是否插入,11脚是卡写保护的检测,再有其它引脚就是用于固定卡座的脚了 ,其实简单应用这两个脚都可以不要管的 ,这就是为什么SD卡原理图中的引脚版本不同引脚数目也不同了。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