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者/消费者模式

来源:互联网 发布:windows arp命令事例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07:43

转载:http://blog.csdn.net/kaiwii/article/details/6758942

在实际的软件开发过程中,经常会碰到如下场景:某个模块负责产生数据,这些数据由另一个模块来负责处理(此处的模块是广义的,可以是类、函数、线程、进程等)。产生数据的模块,就形象地称为生产者;而处理数据的模块,就称为消费者。

单单抽象出生产者和消费者,还够不上是生产者/消费者模式。该模式还需要有一个缓冲区处于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作为一个中介。生产者把数据放入缓冲区,而消费者从缓冲区取出数据。大概的结构如下图。


疑问:

这个缓冲区有什么用捏?为什么不让生产者直接调用消费者的某个函数,直接把数据传递过去?搞出这么一个缓冲区作甚?

◇解耦

假设生产者和消费者分别是两个类。如果让生产者直接调用消费者的某个方法,那么生产者对于消费者就会产生依赖(也就是耦合)。将来如果消费者的代码发生变化,可能会影响到生产者。而如果两者都依赖于某个缓冲区,两者之间不直接依赖,耦合也就相应降低了。

◇支持并发(concurrency)

生产者直接调用消费者的某个方法,还有另一个弊端。由于函数调用是同步的(或者叫阻塞的),在消费者的方法没有返回之前,生产者只好一直等在那边。万一消费者处理数据很慢,生产者就会白白糟蹋大好时光。
使用了生产者/消费者模式之后,生产者和消费者可以是两个独立的并发主体(常见并发类型有进程和线程两种,后面的帖子会讲两种并发类型下的应用)。生产者把制造出来的数据往缓冲区一丢,就可以再去生产下一个数据。基本上不用依赖消费者的处理速度。
其实当初这个模式,主要就是用来处理并发问题的。


◇支持忙闲不均

缓冲区还有另一个好处。如果制造数据的速度时快时慢,缓冲区的好处就体现出来了。当数据制造快的时候,消费者来不及处理,未处理的数据可以暂时存在缓冲区中。等生产者的制造速度慢下来,消费者再慢慢处理掉


通过上面的结 ,相信原先不太了解生产者/消费者模式的同学能够明白它是怎么一回事下。

下面,我们来说说如何确定数据单元:

另外,为了方便阅读,把本系列帖子的目录整理如下:
1、如何确定数据单元

2、队列缓冲区

3、环形缓冲区

4、双缓冲区

5、......


【1】如何确定数据单元

首先,什么是数据单元?

简单地说,每次生产者放到缓冲区的,就是一个数据单元;每次消费者从缓冲区取出的,也是一个数据单元。

数据单元的特性

分析数据单元,需要考虑如下几个方面的特性:

◇关联到业务对象

首先,数据单元必须关联到某种业务对象。在考虑该问题的时候,你必须深刻理解当前这个生产者/消费者模式所对应的业务逻辑,才能够作出合适的判断。

这一步很重要,如果选错了业务对象,会导致后续程序设计和编码实现的复杂度大为上升,增加了开发和维护成本。

◇完整性

所谓完整性,就是在传输过程中,要保证该数据单元的完整。要么整个数据单元被传递到消费者,要么完全没有传递到消费者。不允许出现部分传递的情形。

◇独立性

所谓独立性,就是各个数据单元之间没有互相依赖,某个数据单元传输失败不应该影响已经完成传输的单元;也不应该影响尚未传输的单元。

为啥会出现传输失败捏?假如生产者的生产速度在一段时间内一直超过消费者的处理速度,那就会导致缓冲区不断增长并达到上限,之后的数据单元就会被丢弃。如果数据单元相互独立,等到生产者的速度降下来之后,后续的数据单元继续处理,不会受到牵连;反之,如果数据单元之间有某种耦合,导致被丢弃的数据单元会影响到后续其它单元的处理,那就会使程序逻辑变得非常复杂。

◇颗粒度

前面提到,数据单元需要关联到某种业务对象。那么数据单元和业务对象是否要一一对应捏?很多场合确实是一一对应的。

不过,有时出于性能等因素的考虑,也可能会把N个业务对象打包成一个数据单元。那么,这个N该如何取值就是颗粒度的考虑了。颗粒度的大小是有讲究的。太大的颗粒度可能会造成某种浪费;太小的颗粒度可能会造成性能问题。颗粒度的权衡要基于多方面的因素,以及一些经验值的考量。


数据单元的话题就说到这。希望通过本帖子,大伙儿能够搞明白数据单元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下面,咱们来聊一下“基于队列的缓冲区

【2】队列缓冲区

由于不同的缓冲区类型、不同的并发场景对于具体的技术实现有较大的影响。为了深入浅出、便于大伙儿理解,咱们先来介绍最传统、最常见的方式。也就是单个生产者对应单个消费者,当中用队列(FIFO)作缓冲。

★线程方式

先来说一下并发线程中使用队列的例子,以及相关的优缺点。

◇内存分配的性能

在线程方式下,生产者和消费者各自是一个线程。生产者把数据写入队列头(以下简称push),消费者从队列尾部读出数据(以下简称pop)。当队列为空,消费者就稍息(稍事休息);当队列满(达到最大长度),生产者就稍息。整个流程并不复杂。

那么,上述过程会有什么问题捏?一个主要的问题是关于内存分配的性能开销。对于常见的队列实现:在每次push时,可能涉及到堆内存的分配;在每次pop时,可能涉及堆内存的释放。假如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很勤快,频繁地push、pop,那内存分配的开销就很可观了。对于内存分配的开销,分配堆内存(new或malloc)会有加锁的开销和用户态/核心态切换的开销。

◇同步和互斥的性能

由于两个线程共用一个队列,自然就会涉及到线程间诸如同步啊、互斥啊、死锁啊等等。同步和互斥的性能开销,在很多场合中,诸如信号量、互斥量等玩意儿的使用也是有不小的开销的(某些情况下,也可能导致用户态/核心态切换)。如果像刚才所说,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很勤快,那这些开销也不容小觑啊。

◇适用于队列的场合

由于队列是很常见的数据结构,大部分编程语言都内置了队列的支持,有些语言甚至提供了线程安全的队列。因此,开发人员可以捡现成,避免了重新发明轮子。

所以假如你的数据流量不是很大,采用队列缓冲区的好处还是很明显的:逻辑清晰、代码简单、维护方便。比较符合KISS原则。


★进程方式

跨进程的生产者/消费者模式,非常依赖于具体的进程间通讯(IPC)方式。

◇匿名管道

感觉管道是最像队列的IPC类型。生产者进程在管道的写端放入数据;消费者进程在管道的读端取出数据。整个的效果和线程中使用队列非常类似,区别在于使用管道就无需操心线程安全、内存分配等琐事(操作系统暗中都帮你搞定了)。

今天主要聊匿名管道。因为命名管道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下差异较大,。除了操作系统的问题,对于有些编程语言(比如Java)来说,命名管道是无法使用的。所以我一般不推荐使用这玩意儿。

   

【3】环形缓冲区

队列缓冲区可能存在的性能问题及解决方法:环形缓冲区。只有当存储空间的分配/释放非常频繁并且确实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你才应该考虑环形缓冲区的使用。否则的话,还是老老实实用最基本、最简单的队列缓冲区吧。还有一点需要说明一下:本文所提及的“存储空间”,不仅包括内存,还可能包括诸如硬盘之类的存储介质。

★环形缓冲区 vs 队列缓冲区

◇外部接口相似

对于使用者来讲,环形缓冲区和队列缓冲区是一样的。它也有一个写入端(用于push)和一个读出端(用于pop),也有缓冲区“满”和“空”的状态。所以,从队列缓冲区切换到环形缓冲区,对于使用者来说能比较平滑地过渡。

◇内部结构迥异

虽然两者的对外接口差不多,但是内部结构和运作机制有很大差别。队列的内部结构此处就不多啰嗦了。重点介绍一下环形缓冲区的内部结构。
大伙儿可以把环形缓冲区的读出端(以下简称R)和写入端(以下简称W)想象成是两个人在体育场跑道上追逐(R追W)。当R追上W的时候,就是缓冲区为空;当W追上R的时候(W比R多跑一圈),就是缓冲区满。为方便理解,如下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环形缓冲区所有的push和pop操作都是在一个固定的存储空间内进行。而队列缓冲区在push的时候,可能会分配存储空间用于存储新元素;在pop时,可能会释放废弃元素的存储空间。所以环形方式相比队列方式,少掉了对于缓冲区元素所用存储空间的分配、释放。这是环形缓冲区的一个主要优势。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