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中的Binder机制的简要理解

来源:互联网 发布:php支付宝接口开发步骤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7 21:13

Android中的Binder机制的简要理解

我们知道,在Android系统中,每一个应用程序都运行在独立的进程中,这也保证了当其中一个程序出现异常而不会影响另一个应用程序的正常运转。在许多情况下,我们activity都会与各种系统的service打交道,很显然,我们写的程序中activity与系统service肯定不是同一个进程,但是它们之间是怎样实现通信的呢?Binder是android中一种实现进程间通信(IPC)的方式之一。

了解Binder

1.binder用来做什么?用来实现不同进程之间的通信。

2.Binder是什么?binder属于一个驱动,工作在linux层面,运行在内核态,它的操作完成是基于一段内存。所以我们开发的程序中对binder的使用都是通过系统的调用来完成的。

3.binder是怎样实现进程通信的?我们来通过Binder的架构来了解它实现进程间通信(IPC)的过程。

Binder架构由服务端,binder驱动,客户端三个部分构成。如图所示。

Android中的Binder机制的简要理解

其中服务端,客户端处在用户空间,而binder驱动处在内核空间。

服务器端。一个Binder服务器端就是一个Binder类的对象。当创建一个Binder对象后,内部就会开启一个线程,这个线程用于接收binder驱动发送的信息,收到消息后,会执行相关的服务代码。、

Binder驱动。当服务端成功创建一个Binder对象后,Binder驱动也会相应创建一个mRemote对象,该对象的类型也是Binder类。客户就可以借助这个mRemote对象来访问远程服务。

客户端。客户端要想访问Binder的远程服务,就必须获取远程服务的Binder对象在binder驱动层对应的mRemote引用。当获取到mRemote对象的引用后,就可以调用相应Binder对象的服务了。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客户端是通过Binder驱动来调用服务端的相关服务。首先,在服务端创建一个Binder对象,然后相应在Binder驱动中创建一个Binder对象,接着客户端通过获取Binder驱动中Binder对象的引用来调用服务端的服务。在Binder机制中正是借着Binder驱动将不同进程间的组件bind(粘连)在一起,实现通信。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