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系统知识

来源:互联网 发布:淘宝导航条黑色代码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18:58

计算机系统知识这章主要讲了三大块,基础知识、体系结构和安全性、可靠性与系统性能评测基础知识。

一、基础知识

1、计算机硬件系统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与输出设备五大部件组成。运算器、控制器等部件被集成在一起统称为中央处理单元CPU。CPU是硬件系统的核心,用于数据的加工处理,能完成各种宁算术、逻辑运算及控制功能。存储器是计算机系统中的记忆设备,分为内部存储器和外部粗初期。前者速度高、容量小,一般用于临时存放程序、数据及中间结果。而后者容量大、速度慢,可以长期保存程序和数据。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合称为外部设备,输入设备用于输入原始数据及各种命令,而输出设备则用于输出处理结果。

2、CPU

中央处理单元。


用于控制程序执行顺序,控制相应部件按指令功能要求操作,对各种操作的时间也需控制,对数据的加工处理也是CPU最根本的任务。由运算器、控制器、寄存器组和内部总线等部件组成。逻辑上分为3个模块:运算单元、控制单元、存储单元,这三部分通过内部总线连接起来。


  • 运算器:是运算器的核心。由算术逻辑单元(ALU)、累加寄存器、数据缓冲寄存器和状态条件寄存器组成,它是数据加工处理部件,用于完成计算机的各种算术和逻辑运算。它由控制器发出的控制信号来指挥的,是执行部件。
  • 控制器:是CPU指挥控制中心。用于控制整个CPU的工作,决定了计算机运行过程的自动化。它不仅要保证程序的正确执行,而且要能够处理异常事件。包括指令控制逻辑、时序控制逻辑、总线控制逻辑和中断控制逻辑等几个部分。
  • 寄存器组:是CPU暂时存放数据的地方,里面放着待处理或已经处理好的数据,CPU访问寄存器所用的时间要比访问内存的额时间段。采用寄存器可以减少CPU访问内存的次数,从而提高CPU的工作速度。

3、数据表示:原码反码补码与移码

4、校验码

提高硬件电路的可靠性和代码的校验能力(查错和纠错)。常用:奇偶校验码、海明码和循环冗余校验码。

  • 奇偶校验码:在编码中增加一位校验位来使编码中1的个数为奇数或偶数,从而使码距变为2.合法编码中的奇数位发生错误时,编码中国的1变成0,或0变成1,则该编码中1的个数的奇偶性就发生了变化,从而发现错误。
  • 海明码:它是放在2的幂次位上的,根据公式计算,如果有错误,则按照公式计算得出的十进制位即为出错的位置。它是利用奇偶性来检错和纠错的校验方法。他的构成方法是在数据位之间的确定位置上插入K个校验位,通过加大码距来实现检错和纠错。
  • 循环冗余校验码(CRC):应用于数据通信领域和磁介质存储系统中。它利用生成多项式为k个数据位产生r个校验位来编码(模2运算),编码长度为k+r。

5.指令系统

(1)操作码执行该指令要完成什么操作,地址码则是提供原始的数据。操作数的寻址方式有隐含、立即、直接、间接、寄存器和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相对、基址、变址。

(2)流水线:执行时多操作指令重叠进行操作的一种准并行处理实现技术。

流水线执行时间:Nt+(k-1)t

流水线的吞吐率=任务数/完成时间

加速比=不采用流水线的执行时间/采用流水线的执行时间

(3)影响流水线的主要因素:

  • 转移指令,前面的指令没有完成,无法确定下一条指令的地址,无条件跳转指令是不会影响流水线的。
  • 共享资源访问冲突:不同指令使用了相同的数据,或寄存器。
  • 响应中断:中断请求,流水线停止。


二、体系结构

1.存储系统

2.输入输出技术

3.总线结构

三、安全性、可靠性与系统性能评测基础知识

1.加密与认证

2.可靠性

可靠性计算涉及3中系统:串联系统、并联系统和冗余系统。

(1)串联:系统可靠性表示为R=R1*R2*...*Rn;失效率表示为λ=λ1+λ2+...+λn

(2)并联:系统可靠性为R=1-(1-R1)*(1-R2)*...*(1-Rn)

3.性能评价

常用方法:时钟频率、指令执行速度、等效指令法、数据处理速率法、核心程序法。

四、总结

这章都是计算机硬件的一些基础知识,总结一下知识不会太散。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