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的交易,是“谁”在做恶]大数据的买卖,交易的砝码?

来源:互联网 发布:mac 窗口顶部铺满屏幕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5/02 00:59

  一直想写一篇有关数据泄漏的文章,却迟迟动不了笔。原因确是,话题有关道德与技术。

    我想大家都经常听说这么一句话,”现在的互联网信息安全性特别重要“。

可是到今天为止,因为技术不完善发生的用户信息泄漏的时间,远不及人为。

我这么说,不知道大家同意吗?

    信息泄漏的危害,就不多说了,光一项诈骗,就伤害了多少人,多少个家庭。

    我想说,互联网这个行业,因为”人为“造成的泄漏,也是比比皆是。而这里的人为,不单单是指”人“,还包括各种企业,银行,保险等等机构。

    当前,互联网的发展迅猛,每一家公司都想要建立自己的大数据平台,分析用户。人们在享受大数据的福利的时候,殊不知这些福利的背后,是否也存在着风险。

举个例子:

    就那我们经常用的购物软件,精确的为用户推荐所需产品,难道大家不好奇吗?为什么可以推荐的如此准确。在购物中,你一次一次的搜索,这些信息都被拿来建模分析。

    在此,我们大胆的做一个假设,如果BAT三家公司,将数据合并,再加上强大的数据分析团队,将你的购物信息,聊天记录,银行卡,实名认证等信息做汇总,分析,这些数据,不难想象,会造成什么样的灾难。

    大数据很好,可是在做大数据的时候,首先要有数据采集,请问,这些数据采集,大多数,都是在统计用户的操作行为,购物搜索等等。这些数据采集,有征询过用户吗?这些采集来的数据,谁来保证它的安全?这些数据,有没有被买卖?谁也不知道?没有法律的标尺,靠道德?是不是有点脆弱。那些大学生的信息,是谁漏出去的?

举个真实的案例:

    大家,有没有接到过猎头的电话?她们知道你的姓名,所在公司部门,电话,职称等级等等,只要你肯花钱,就有人卖。

    银行,保险,各个公司之间,对用户的数据有没有进行过买卖,谁知道呢?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在换取公司间的合作中,这有没有变成砝码,又有谁知道?在数据面前,需要法律的保障,监管部门的监督。

    或许,在换取利益与合作中,大数据所充当的角色,早以变成了交换的筹码。

ps:有这么一群程序员,想做点什么,用一秒的时间去关注一下,也许你会收获很多

关注方式:

(1)打开手机微信客户端,通过“添加朋友→查找公众号→搜索‘码农搬砖’

(2)发现→扫一扫→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码农搬砖”官方微信公众账号。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