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概述

来源:互联网 发布:制作电子杂志的软件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19:08

OSI参考模型

国际标准化组织( I S O )开发了开放式系统互联( O S I )参考模型,以促进计算机系统的开放互联。开放式互联就是可在多个厂家的环境中支持互联。很少有产品是完全的O S I
模式;相反,其基本层次框架常常满足新标准。然而, O S I参考模型为示范网络的功能结构提供了可行的机制。

O S I参考模型不是由ISO(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 a n i z a t i o n )开发的。O S I参考模型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et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I S O )开发的。

O S I模型将通信会话需要的各种进程划分成7个相对独立的功能层次,这些层次的组织是以在一个通信会话中事件发生的自然顺序为基础的。图1 - 1描述了O S I,1 ~ 3层提供了网络访问, 4 ~ 7层用于支持端端通信。

  1. 物理层
    1.    最底层称为物理层(Physical Layer),这一层负责传送比特流,它从第二层数据链路层( D D L )接收数据帧,并将帧的结构和内容串行发送即每次发送一个比特,然后这些数据流被传输给D L L重新组合成数据帧。

          O S I第一层只是一个功能模型,物理层只是一种处理过程和机制,这种过程和机制用于将信号放到传输介质上以及从介质上收到信号。它较低层的边界是连向传输介质的物理连接器,但并不包含传输介质。

    2. 因此,传输介质处于物理层之外,有时被称为OSI 参考模型的第0层。

  2. 数据链路层
    1. OSI 参考模型的第二层称为数据链路层( D L L )。与所有其他层一样,它肩负两个责任:发送和接收。它还要提供数据有效传输的端端(端到端)连接。
    2. 在发送方, D L L需负责将指令、数据等包装到帧中,帧( f r a m e )是D L L层生成的结构,它包含足够的信息,确保数据可以安全地通过本地局域网到达目的地。
    3. 为确保数据传送完整安全到达,必须要做到两点:
      • 在每个帧完整无缺地被目标节点收到时,源节点必须收到一个响应。
      • 在目标节点发出收到帧的响应之前,必须验证帧内容的完整性。
    4. D L L的另一个职责是重新组织从物理层收到的数据比特流。
  3. 网络层
    1. 网络层负责在源机器和目标机器之间建立它们所使用的路由。这一层本身没有任何错误检测和修正机制,因此,网络层必须依赖于端端之间的由D L L提供的可靠传输服务。
    2. 网络层用于本地L A N网段之上的计算机系统建立通信,网络层是可选的,它只用于当两个计算机系统处于不同的由路由器分割开的网段这种情况,或者当通信应用要求某种网络层或传输层提供的服务、特性或者能力时。
  4. 传输层
    1. 传输层提供类似于D L L所提供的服务,传输层的职责也是保证数据在端端之间完整传输,不过与D L L不同,传输层的功能是在本地L A N网段之上提供这种功能,它可以检测到路由器丢弃的包,然后自动产生一个重新传输请求。传输层的另一项重要功能就是将乱序收到的数据包重新排序
  5. 会话层
    1. O S I会话层的功能主要是用于管理两个计算机系统连接间的通信流。通信流称为会话,它决定了通信是单工还是双工。它也保证了接受一个新请求一定在另一请求完成之后。
  6. 表示层
    1. 表示层负责管理数据编码方式,不是所有计算机系统都使用相同的数据编码方式,表示层的职责就是在可能不兼容的数据编码方式,例如在A S C I I和E B C D I C之间,提供翻译。表示层可以用在浮点格式间的调整转换并提供加密解密服务。
  7. 应用层
    1. OSI 参考模型的最顶层是应用层,尽管它称为应用层,但它并不包含任何用户应用。相反,它只在那些应用和网络服务间提供接口。

TCP/IP参考模型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