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line

来源:互联网 发布:java 数组接收 split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6 21:41

转自:http://www.jb51.net/article/41629.htm
上一节谈了const后,下面再来谈一下inline这个关键字,之所以把inline放在这个位置,是因为inline这个关键字的引入原因和const十分相似,下面分为如下几个部分进行阐述。
C++中引入inline关键字的原因:
inline 关键字用来定义一个类的内联函数,引入它的主要原因是用它替代C中表达式形式的宏定义。
表达式形式的宏定义一例:
#define ExpressionName(Var1,Var2) (Var1+Var2)*(Var1-Var2)
1.首先谈一下在C中使用这种形式宏定义的原因,C语言是一个效率很高的语言,这种宏定义在形式及使用上像一个函数,但它使用预处理器实现,没有了参数压栈,代码生成等一系列的操作,因此,效率很高,这是它在C中被使用的一个主要原因。
2.这种宏定义在形式上类似于一个函数,但在使用它时,仅仅只是做预处理器符号表中的简单替换,因此它不能进行参数有效性的检测,也就不能享受C++编译器严格类型检查的好处,另外它的返回值也不能被强制转换为可转换的合适的类型,这样,它的使用就存在着一系列的隐患和局限性。
3.在C++中引入了类及类的访问控制,这样,如果一个操作或者说一个表达式涉及到类的保护成员或私有成员,你就不可能使用这种宏定义来实现(因为无法将this指针放在合适的位置)。
4. inline 推出的目的,也正是为了取代这种表达式形式的宏定义,它消除了它的缺点,同时又很好地继承了它的优点。
为什么inline能很好地取代表达式形式的预定义呢?
对应于上面的1-3点,阐述如下:
1. inline 定义的类的内联函数,函数的代码被放入符号表中,在使用时直接进行替换,(像宏一样展开),没有了调用的开销,效率也很高。
2.很明显,类的内联函数也是一个真正的函数,编译器在调用一个内联函数时,会首先检查它的参数的类型,保证调用正确。然后进行一系列的相关检查,就像对待任何一个真正的函数一样。这样就消除了它的隐患和局限性。
3. inline 可以作为某个类的成员函数,当然就可以在其中使用所在类的保护成员及私有成员。
在何时使用inline函数
首先,你可以使用inline函数完全取代表达式形式的宏定义。
另外要注意,内联函数一般只会用在函数内容非常简单的时候,这是因为,内联函数的代码会在任何调用它的地方展开,如果函数太复杂,代码膨胀带来的恶果很可能会大于效率的提高带来的益处。内联函数最重要的使用地方是用于类的存取函数
如何使用类的inline函数
简单提一下inline 的使用吧:
1.在类中定义这种函数

class ClassName{ ..... .... GetWidth(){return m_lPicWidth;}; // 如果在类中直接定义,可以不使用inline修饰 .... .... } 

2.在类中声明,在类外定义:

class ClassName{ ..... .... GetWidth(); // 如果在类中直接定义,可以不使用inline修饰 .... .... } inline ClassName::GetWidth(){return m_lPicWidth;}

在本文中,谈了一种特殊的函数,类的inline函数,它的源起和特点在某种说法上与const很类似,可以与const搭配起来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