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编的基础知识介绍

来源:互联网 发布:我的手机淘宝没有社区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8 11:58
   计算机的核心是CPU,负责各种运算,其中又包括运算器和寄存器,寄存器中也用来存储数据,但是一般较小,读写速度快,是运算器直接操作的对象;CPU之外有存储器,存储器一般指内存,分为可读写的RAM和只可读的ROM;其余各种外设比如显卡、网卡等都通过主板上的总线与CPU相连,CPU通过总线同存储器以及各种外设中的芯片(进而同外设中的存储器)进行数据通信。
   存储器按字节大小分为存储单元,例如一个字节是一个存储单元。CPU访问存储器时必须完成三件任务:1. 存储单元的地址(地址信息);2. 器件的选择,读或写的命令(控制信息);3. 读或写的数据(数据信息);因此,CPU同各种存储器之间自然而然存在三种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与数据总线。
   控制总线决定了命令的种类,数据总线决定了一次处理的数据最大位数,8位数据总线处理16位数据时要分两次进行,而16位数据总线一次就能解决问题。地址总线则决定了CPU的寻址能力,即内存的大小,比如8位的地址总线最大只有256个单元,即256字节,而32位的地址总线最多有2的32次幂bit,即4GB,这也是x86最多支持4G内存的原因。


   既然说到了4G内存的由来,那么就可以趁热打铁说说内存地址空间了,CPU认识的每个存储单元默认为1字节,因此可以定位的所有内存单元最大就是2的N次幂,N为地址总线长度,因此这个内存地址也就构成了计算机的内存地址空间,即所有可读写的存储器单元必须在这其中,否则就无法为CPU所定位检索。一般的架构是这样的:

   这里0x9ffff是655539,0xbffff是786431,0xfffff是1048575,这样认识的会更清楚些(感谢Python的计算机功能,果然方便)。主存储器地址空间即内存,如果直接操作这个地址空间内的数据,效果就是直接读写内存数据;显存地址空间指的的是显存中的RAM部分,显存的ROM以及网卡等其他外设的ROM都在最后的空间中。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