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东西

来源:互联网 发布:windows组件向导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00:20

《写点东西吧》

最近读了些人物传记,包括物理学家,文学家,音乐家,互联网创始人等等。

他们有一个共同点:码字。文学家,诗人对于写作是必然的;物理学家总是在推导方程;音乐家总是尝试并记录一些音符;互联网创始人除了开会,也会写很多工作的文件邮件等等,他们在各自的职业上做不同的事情,但却都写下了很多文字。

很多时候我就在想他们都记些什么呢?为什么他们有那么多内容可写?有什么好记的呢?好奇那些天才牛人们如何做笔记的呢?写完还会看嘛?这些问题总是当我了解到他们取得的伟大成就时产生,因为我相信他们的成就和他们的文字是正相关的。

我从高中时代起就不擅长做笔记,对做笔记十分的不耐烦,该记啥不该记啥,如何记,我就是形不成自己的风格。而且总是觉得自己的笔记布局很丑,因此,干脆不记,省得记了自己看着心烦,我知道即使记了也不会翻二遍,所以记了一段时间之后,就记不动了。到了大学,开始用A4大白纸做笔记,方便了整理,但是不好收藏。更重要的是,记多了之后莫名的有种浪费时间的罪恶感,因为我实在看不出自己笔记的价值所在,没有任何的闪光点。直到如今,我还是不喜欢做笔记。

为了解决这些疑惑,我特意翻看了一些大家的手札,包括影印笔记和他人整理的成书的文字,读传记,口述了解他们的生活。最终我慢慢地发现他们写笔记是很自然的事情,感觉更像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他们只是在记录自己的思想观点,自己的体会感受或灵感,自己的研究内容思考内容,即使没有什么可写,有时也要勾几笔涂鸦乱画一下(这是少数)。他们在写的时候是在思考,成文只是对某个问题长久的思考之后的结果做输出验证,啪啪啪从脑海中“打印”一堆符号出来。

爱因斯坦的高中笔记做的十分的工整认真好看;欧拉总是创立新的符号,十分漂亮;高斯的符号写的很美;达芬奇的手稿我觉得比成品好看;数学家物理学家总是在演算一堆的方程式或微积分公式;或许是人类心算的步骤的有限性,几乎没人能像欧拉那样心算一百多步,因此思考一段推导之后还是要转移到白纸黑字上来继续下去。有些作家的原稿手迹很漂亮,有些和我一样写的很丑。作家构思好情节,添砖加瓦描写出来,口述的小说是不可能的;贝多芬的手稿有点乱——音乐家需要在谱上记录弹过的音符。

虽然他们在某些方面具有天才的能力,依然克服不了记忆不能清晰长久保存信息的缺陷。他们把脑子中已经有的结果转化出来写在纸上,在此基础上继续完成或完成后不断的修改。虽然那些修改过的文稿,显得杂乱,但是它却标示着成熟和完善,没有修改的文字不是好的文字,这就像画素描,一笔两笔不断的重复延展才达到最终的完美弧线,每一笔都是在补充和完善。

因此,思考才有可能诞生知识,书写也是另外一种思考。当思考到一定程度自然就有的内容写了,书华自溢,批判性思维等等;塑化已有的结果,不断的深入思考和开拓。

此外,记录还有一个好的副作用,帮助传播知识。创作者如何不记录,那即使有伟大的发现也会伴随死亡的那一刻而消逝殆尽。伟大的产出是对人类的贡献 。

记的TED的演讲说,我们的人生都是在不停的讲述自己的故事,按照自己的方式。从古至今,所有的故事剖去华丽的辞藻后都大同小异。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故事的载体和讲故事的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从代代口传到甲骨文,从竹简,帛再到纸张中文字和静态图片;从无线电,电视和电影的发明得以影像和声音相结合到如今以互联网多媒体以及3D虚拟技术为载体,整个人类的发展中故事的载体逐渐的向更高级演变。然而无论信息何种形式存储,它们无非是人类记忆的外化,并以大浪淘沙的法则传播开来。

随便写点内容,不是自不量力,也不是什么重大发现,只是想写写而已。以帮助自己糟糕的记忆。

PS:markdown用起来怎么这么shit!!!不支持中文的段首缩进,总是格式乱套。.MD——真的名副其实(MaDan)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