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设备管理与维修概述

来源:互联网 发布:java buffer flip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29 20:12

欧洲各国的分界概念越来越淡泊,各国设备管理与维修经验互相交流、借鉴,再加上每两年一次的欧洲维修团体联盟国际会议的召开,使各国在维修管理方面的差异更加缩小。法国作为西方发达国家之一,设备管理也比较先进。

1、维修机构精干

法国企业内的维修人员比较精干。例如一个1500多人的大厂,年产值达10亿法郎,设备上千台,维修人员不到90人。其中40人左右在车间负责日常维修,40人左右在维修中心,包括机修加工车间和备件库。维修中心和各车间的维修工人有明确的分工。维修中心负责排除车间解决不了的设备故障,以及新设备的安装调试、配件修理、供应等。维修中心的维修人员技术高超,既可以出图又能动手,有机电一体化及气动、液压的全面知识。车间维修工人也能够对设备进行拆装、调试、润滑、保养,并能够快速排除一般故障。

2、维修体制的多样化

法国的维修体制以预防维修为主,结合定期、状态维修。切合企业实际状况所实行的维修体制,可以把故障率和维修成本控制在较低水平。

法国企业中的重点设备实行检查管理,计算机储存着一年的检查周期表。车间一级同时编制好预防维修任务表和施工作业表。维修任务完成之后要作好记录,同时将此二表输入计算机。一般,每到周五,负责车间维修的工程师将下周的检修计划从计算机中提出来,交给维修领班,维修领班也将本周的检修记录反馈上来,及时输入计算机,实行动态管理。

法国企业在维修方式上也有一定灵活性。如利用非生产期和休假期间,对较大的设备故障或关键的、平时停不下来的瓶颈设备进行检修。不过,法国十分重视设备维护保养工作。某些工厂的设备已运行20年至40年以上,目前仍可充分利用。主要原因是企业严格保养制度的执行,保证了设备较高的设备完好状况。

法国的企业对车间操作工人承担维修任务有深刻认识。例如,一个操作工人发现设备坏了用了3min,找车间主任汇报3min,主任通知维修工4min,维修工人排除故障4min,重新启动设备1min。整个过程共15min,而维修才用了5min。如果操作工人能够自己修复设备,就可以省掉10min。所以,企业的目标是把操作工人培养成多技能的操作者。

3、法国企业中的技术改造

法国在设备现代化进程中,新设备投资和改造旧设备并重,其原则是:及时采用新技术,既要效率高,又要经济效益好;对旧设备充分利用,但维修费用不能超过使用价值。为了使企业有更新设备的能力,机床折旧年限一般规定为7年左右。

设备改造的内容包括检测设备的更新和增添,改善与设备管理相关的交通、通信、信息系统,改善包装、库存设备。法国的不少企业都利用可编程控制器,对设备检修时进行技术改造。例如塞尔诺冰箱厂自1978年开始,应用PC机改造设备,如箱体发泡生产线、真空成型机、注塑机及总装线等,占全厂主要设备的90%。改造后的电气系统稳定可靠。对机械系统故障,安装了自检显示装置,方便了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法国对设备革新十分重视,把生产中关键设备的革新、改造作为工厂技术研究机构的课题来完成。

4、法国企业中的设备备件管理

法国的一些企业设有两级备件库;一级为全厂中心备件库,储备各车间的通用备件,贵重精密备件;另一级是车间备件库,储备车间设备的专用备件、易损件及经过修复后还能使用的备件。每个车间都设有以铁网为隔墙的双层活动房,下面是维修间,上层可摆放备件,由维修组长进行管理。

法国企业的备件管理,一般是计算机化的管理。全厂备件往往只由一个人负责,中心备件库也仅由一个人保管成千上万种不同备件,仓库有自动升降取送零件装置。欧洲的订货周期是15天,所以库存保持15天的储备量即可。这可以大大减少库存量和流动资金的占有。

5、法国企业中的维修人员培训

企业为了适应现代化生产需要,对人员培训十分重视。车间操作工人有的每年脱产300h参加技术学习。学习内容多数是结合本厂实际编写的,包括初级技术知识、气动技术、液压技术、电气原理和自动化知识等。法国的维修人员待遇高过操作人员,大约高出15%。生产线的线长、操作班长多数从有经验的维修人员中选拔,因为这些人领导的班组,今后不仅可以操作,还要担负设备维修任务。

本文信息来源自设备管理新思维新模式第三版第一章,由李葆文编著,转载请注明出处。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