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的要素

来源:互联网 发布:淘宝魅族mx5屏幕总成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15:25

0. 基本概念

关于大调与小调的简要说明

  • 调式
    仔细听一首乐曲,会觉得其中有些音比较重要,而且显得比较稳定。乐曲开头与结尾都是这种比较稳定的音。而另外一些音则不太稳定,它们似乎总是要过渡到别的音上去。
    这说明:乐曲里各个音的作用是不一样的,它们相互之间处在一定的关系之中。以一个音为核心,将一些音连结在一起所形成的体系叫做调式。调式中处于中心地位的音叫做主音,其他的音都围绕着主音,或是支撑着它,或是靠向它。一个调式中最基本的音数目有多有少,最常见的是七个音。

  • 音阶

    调式中的各个音,按照音高,从主音到相距八度的主音依次排列起来(上行或下行都可以),就组成了音阶。音阶不仅仅是一些音的排列,而是体现了调式和调性,因此,它又被称作调式音阶。大调音阶简称为大音阶,小调音阶简称为小音阶。
    由于音阶是从主音到主音,因此,如果是由七个音组成的调式,完整的音阶就是八个音。

  • 调式音级

    弹过音阶的人都知道,音阶中的各个音是象阶梯那样,一级一级排列起来的,这些组成音阶的音叫作调式音级。在七个音阶里,调式音级的表示方式有两种:一是用数字表示,这个数字既不是阿拉伯数字,也不是汉字,而是罗马数字。1 - 7的罗马数字写法是I II III IV V VI VII。另一种是根据每个音级的作用,分别给它们起一个名称,如下面所示:


    这里写图片描述

  • 音高(pitch),主音高(home pitch)

    主音高,主音的音高;

    音高是构成语音的要素之一。汉语里音高变化的不同引起声调不同,有区别词义的作用,如“妈”(音高不变)、“麻”(音高上升)、“马”(音高先下降后上升)、“骂”(音高下降)。普通话中的音高变化不同,形成了普通话的四个声调。值的注意的是,音高的不同不会引起声调的变化,音高变化的不同才会引起声调的变化。

    主音是调式中的核心音。当调式中的几个音排列成音阶时,第一个音即为主音。是在音乐作品中最稳定的那个音。音乐作品往往都会结束在主音上,只有极少数音乐作品不是结束在主音音高上。

1. 声部与四部和声

器乐声部分高音、中音、次中音、低音;声乐声部分女高音、女低音、男高音、男低音。中文名 声部 外文名 Voices

Voices:声部,人声,人声可依音域分成大类:

  • 女高音(Soprano),
    • 花腔女高音(Coloratura Soprano)
  • 女中音(Mezzo-Soprano),
  • 女低音(Alto),
  • 男高音(Tenor),
    • 和抒情男高音(Lyric Tenor)
  • 男中音(Baritone)
  • 男低音(Bass)。

通俗一点讲,四部和声就是各自的声部中,按照和声进行使相互独立的各声部进行有组织的结合。在这四部和声中,它们与人声的四种声乐类型是相一致的,通常我们把最高的声部称作旋律声部。

2. 和声与和弦

和声是由不同音符的叠加或同时发音导致的音响效果,而这个音符的叠加在乐理上叫做和弦。简单说来,两个以上的音符同时发声的话,只要不是同度或八度音(12345671,右侧的 1上有点,从1到带点的1之间就隔着 8 度音),就构成一个(或几个)和弦,也就是产生了和声效果。比如:在钢琴键盘上 C 调 1 和 3 同时按下就构成了一个和弦形式;而假如将 1 3 5 三个音符同时弹下的话你会感到和声的效果更为浑厚些。

大家应该观察到了:1 和 3 的两个音符的和弦,以及1 3 5三个音符的和弦都是用纵向排列的方式表示,这也是曲谱表示方式的一个非常直观的形式,也因此区别于旋律的展示形式。在目前这个阶段可以简单的将旋律与和弦的形式这样理解:即旋律的走向是横向的,而和弦的排列是纵向的。
…..无论多少人歌唱,都可以演奏和弦,一个人歌唱当然也可以弹奏和弦,为歌曲进行伴奏。

和弦通常指同时响出三个或三个以上不同高度的音,音名的排列有 C、D、E、F、G、A 和 B 七个音其中任何一个音都可以作主音(即根音)加上其上三度音和上五度音,便构成最基本的三和弦,分述如下:

  • C :1 3 5;D :2 4 6
  • E :3 5 7;F :4 6 1
  • G :5 7 2;A :6 1 3
  • B :7 2 4

以上七和弦均由相隔三度的三个音组成,所以称为三度和弦,这七个三和弦便是一切和弦的根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