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HTML基础之添加图像

来源:互联网 发布:夸奖男人网络词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8 09:59

.1 添加图像——img

语法:<img src=图像文件的地址>

说明:src参数用来设置图像文件所在的路径,可以是相对路径也可以是绝对路径。

5.2 设置图像属性

5.2.1 图像高度——height

默认情况下,改变高度的同时,其宽度也会等比例进行调整

语法:<img src=图像文件的地址 height=图像的高度>

说明:高度单位是像素

5.2.2 图像宽度——width

语法:<img src=图像文件的地址 width=图像的宽度>

说明:只设置高度时,宽度会等比例变化,若同时设置且缩放比例不同时,图像可能会变形。

5.2.3 图像边框——border

默认情况下,插入的图像没有边框,通过border属性为图像添加边框。

语法:<img src=图像文件的地址 border=图像边框的宽度>

说明:border的单位是像素。

5.2.4 图像水平间距——hspace

如果不使用<br>标记或者<p>标记进行换行提示,那么添加的图像会紧跟在文字之后,而图像与文字之间的水平距离是可以通过hspace参数进行调整的。

语法:<img src=图像文件地址 hspace=水平间距>

说明:水平间距单位是像素。

5.2.5 图像垂直间距——vspace

用来调整图像与文字之间的垂直距离

语法:<img src=图像文件的地址 vspace=垂直间距>

说明:单位是像素

5.2.6 图像相对于文字基准线的对齐方式——align

图像的绝对对齐方式与相对文字的对齐方式不同,绝对对齐方式包括左对齐、右对齐和居中对齐3种,而相对文字对齐方式则是指图像与一行文字的相对位置。

语法:<img src=图像文件的地址 align=相对文字的对齐方式>

说明:align取值见表

 

5.2.7 图像的提示文字——alt

如果观看web站点的时候使用了一个非图像化的浏览器,或者为了加快浏览器速度关掉了图像显示,这时候提示文字就起作用了,当图像没有装载到浏览器上时,就会显示添加的提示文字,而下载图像之后,当鼠标停留在图像上方时也会显示出提示文字。

语法:<img src=图像文件地址 alt=提示文字的内容>

说明:提示文字可以是中文,也可以是英文

5.3 图像的超链接

一幅图像可以切分成不同的区域设置连接,这些区域称为热区,因此一幅图像也就可以设置多个链接地址。

5.3.1 设置图像的超链接

语法:<A href=链接地址 target=目标窗口的打开方式><img src=图像文件的地址></A>

5.3.2 设置图像热区链接

包含热区的图像也可以称为映射图像

语法:首先需要在图像文件中设置映射图像名,在图像的属性中使用<usemap>标记添加图像要引用的映射图像的名称如下:<img src=图像地址 usemap=映射图像名称>

然后需要定义热区图像以及热区的链接属性如下:

<map name=映射图像名称>

<area shape=热区形状 coords=热区坐标 href=链接地址>

</map>

说明:在该语法中要先定义映射图像的名称,然后再引用这个映射图象。在<area>标记中定义了热区的位置和链接,其中shape用来定义热区形状,可以取值为rect(矩形区域)circle(圆形区域)以及poly(多边形区域)coords参数用来设置区域坐标,对于不同形状来说,coords设置的方式也不同。对于矩形区域rect来说,coords包含4个参数,分别为lefttoprightbottom,也可以将这4个参数看作矩形两个对角的点坐标;对于圆形区域circle来说,coords包含3个参数,分别为center-xcenter-ytadius,也可以看作是圆形的圆心坐标(x,y)与半径的值;对于多边形区域poly设置坐标参数比较复杂,跟多边形的形状有关。Coords参数需要按照顺序(可以是顺时针,也可以是逆时针)取各个点的x,y的值。一般情况下使用可视化软件进行参数的设置。

0 0